【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艺术民俗学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什么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

[张士闪]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
  作者:张士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5 | 点击数:25024
 
二、年画形式结构之流变与所处民俗社会的对应关系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年画的民俗功能之所以发挥得如此充分,既与其鲜明的商品属性有关,又与其内具的精神产品特质及艺术属性有关。事实上,传统的年画艺人无论在对原有样张的复制与已有题材的拓展方面,还是在构思新的艺术形象、创制新年画的时候,都与时代社会中某种特定的民俗心态有关。
如四川绵竹的门神画,从前称“喜画”,供人们用来祝年、祈福,美化生活环境,尤多用于装饰门户。根据绵竹年画艺人的习称,门神分“大毛”、“二毛”、“三毛”三种规格,实际使用论门户大小而定。大毛用来贴大门,二毛贴堂屋门、二门或商店的铺门,三毛多用于寝室、厨房及仓屋门。门神本为守门护宅之神,然而我们却发现,绵竹民间艺人所塑造的门神形象五花八门,历史人物、武士、美人、儿童、金鱼、猫、鲜花硕果等等,不一而足。细查其因就会发现,随着历史社会的逐渐发展,门神驱凶护院的功能已渐渐退后,装饰门楣、增添情趣、衬托喜庆的功能渐渐“反客为主”占据了上风,门神画中除“真神”(其中也包括一些历史人物、剽悍武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泛神性思维不断地将他们提升为神)外,将端庄秀丽的美人、憨态喜人的的儿童以及名号吉祥的金鱼、护宅的猫儿、令人赏心悦目的时令花果等张贴于门户之上,朝夕给人以美感,也便成为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
绵竹年画中“填水脚”这一新的艺术流派的产生,与年画业中的一个独特习俗有关。过去绵竹年画的专业艺人,大多受顾于各个作坊,每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后上工,每每要忙到大年三十之夜。除夕之夜,他们在为作坊老板做完终年活计以后,趁收拾画案子的片刻功夫,利用残余纸头和洗颜料碗的清水色,急急忙忙印制出几对门神,赶往夜市上去出售挣一点外快。那年头就有一些劳累奔波到年三十夜的穷苦人,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挣到的一点血汗钱,专门等到这时候买一对便宜的“填水脚”门神回家过年。这类门神画虽印制仓促,却另具一种韵味。因为每位艺人在一年之内往往要完成一万五至二万份精、粗规格不等的门神年画,他们在这高强度的艺术劳动中,早已练就了一手过硬绝活。此时看似聊聊数笔随意挥洒,实则成竹在胸一气呵成,其粗犷泼辣、洗练传神的艺术风格由此形成。“填水脚”年画也由此当之无愧地成为民间年画中的艺术珍品。[6]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地年画大都讲究构图饱满、画面匀称、用色红火、寓意直露,人物造型多采用夸张变形,画中的题词与“加花”亦并非可有可无。杨家埠老艺人喜欢说:“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这个“无正经”实则正是不拘成规、唯艺术美是从之意。有段画诀就说得更为直接:“年画待要好,头大身子小;不要一个眼,十分八分才凑巧。”是说人物画若要得人喜爱,须要适当地对作为人的主体部位的头部做些比例上的夸张,使其突出、显眼;主要人物的形象要画成正面或是展示正面的八分以上,不要出现人物只有一只眼的状况。在杨家埠门神画《秦琼敬德》中,明显地将人物的头部加大、身躯加宽,使之挤占了整个画面,从而使画面中的人物更显得威风凛凛;《金玉满堂》中,一个胖娃娃的脸几乎占了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正常比例,却更显丰润可爱、憨态喜人;表现日常劳动场景的《男十忙》中,上下两层共十二个人物,虽然其劳动姿势各不相同,但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全都是“正脸”或“八分脸”。形成上述艺术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老百姓买一张年画,往往要从年头看到年尾,画得越多越耐看,人们感觉买得值。民间画师必须在咫尺画幅里尽量多地载入更多的形象及寓意,这使得他们只有选择这种画面饱满、寓意直露的方式。二是木版年画全是手工印制,画板上若留存较大的空间,开印时就容易塌纸,使得画面污浊不清,“满”、“匀”遂成为年画工艺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此,杨家埠年画艺人们尽量将画面“装”满,即使在人物画中人物之间一些很难添加的空间,也要添加一些吉祥图案。如在《包公上任》中填上了一些“元宝”、“铜钱”,使得整个画面在庄重素朴之中又显得富丽堂潢;《五路进财》加上了一个“圆窗”,窗口中有两个女子逗娃娃的图案,在大开财源的环境中又营造出一种贤妻美妾贵子娇女俱全、温馨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三与木版年画的主要受众即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俗观念与艺术期待视域有关。过去,广大民众日常生活艰辛,不如意事甚多,经不起一点波折,对于风调雨顺、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国泰民安等“最高理想”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期待与一厢情愿的痴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地以种种禁忌维护着这一幻梦,当然也期望在身边的艺术中谋求与延续着这种“完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士闪:行走在田野
下一条: ·[张士闪]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1]
   相关链接
·[王海娜]佛山木版年画中的神衣及其民俗事象研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徐晨蕾 李晓东]历史、集散与发展: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特征研究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孙冬宁]画中有戏
·[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究·[张兆林]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李新昌]凤翔木版年画《西游记》的艺术风格探析
·[陈英丽]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调查与非遗保护反思·[张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项目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
·[程宜]佛山木版年画作坊和店铺研究·[刘巽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庆民俗?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孙芳]“花”开两朵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刘火]《天工开物》里的人文精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