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是民族文化没有争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似乎是服装文化史、民俗学和民族学/文化人类学领域的基本见解,同时,也是一般社会公众的常识性认知。但中国民族学对于“民族服装”或服饰文化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国内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上,相比较而言,对于汉族的“民族服装”,对于中国各地方丰富的“民俗服饰”,进而对于“中国人”(国民)的“民族服饰”问题却较少涉及
[2]。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有关“民族服装”问题的若干重要的社会文化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民俗服装与民族服装:象征性与意识形态
分别对应于汉语文中“民俗”与“民族”概念的用例,本文拟提出“民俗服装”与“民族服装”这样两个概念[3]。所谓“民俗服装”,主要是指在中国各个地方的乡土地域社会中,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和民俗文化传统均密切相关的民间服装。中国各地的民俗服装,大体上都是在相对封闭和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半农半牧社会等背景下形成的。从棉花(实际上还应包括葛、麻、蚕丝等)的种植、采摘,到纺纱、织布(粗布、土布、老布等),再到印染(蜡染、扎染等)、裁缝(女工),民俗服装乃是“男耕女织”之社会分工结构的产物。民俗服装以手工缝制为主要特点[4],就此而论,它和纺织工厂大批量制造的成衣绝然不同。民俗服装具有颇为稳定的超越世代的传承性,其款式、纹样和裁缝手工艺或技法等,往往可长期保持不变或较少变化,就此而论,它又和现代都市社会里变化多端的时装有明显的区别。下面拟以陕西地区的情形为例,对民俗服装再作大致的说明[5]。
陕西男子的春秋季服装,主要有用土布、白市布和浅蓝色条格布等制成的衬衫与便服。衬衫为圆领,领高1寸左右,对襟,连袖或接袖,袖长过前襟,垂手处有紧袖口、开袖口和半截袖几种款式。便服款式略同衬衫,尺寸稍大,布料多为斜纹布、毛呢和哔叽等,其实也就是稍微简易的“中山服”,或称“四个兜”。陕南、陕北山区则有大襟长衫,套在贴身衬衫之上,长度遮住臀部直至膝上,腰间可系带;大裳,类似古代“深衣”,民间称“大氅”,均正开长襟;带腰裤,俗称“大裆裤”,颇受农民欢迎。此外,民间还多穿开腰式裤,亦即所谓西裤,俗称“插手裤”。男子夏季服装,主要有背心,俗称“汗夹”;正开襟的衫子;带袖汗夹以及单薄凉爽的夏用裤子等。男子冬季服装,主要有中式棉袄,对襟,紧领口,一般再外罩护衫。除此之外,还有棉背心、棉大衣、棉裤等。
陕西妇女的春秋季服装,上衣多为红布衫、月白衫、葱白的确良衫、花格呢衫等。贴身穿的称为内衬、衬衫,外面穿的称罩衫。衫子均圆领,正开襟。陕北中老年妇女喜欢穿着一种圆领大襟衫子。裤子有单、夹之分,除中式传统的带腰裤,还有直筒西式女裤。妇女的夏季服装,主要有花格布衫子或夏布衫子,经济条件好的则穿尼龙、涤丝或丝绸面料的衫子等。老年妇女多为深色夹衫,农村至今依然有妇女穿传统的斜大襟衫子。妇女一般不穿裙装,而多为夏布或市布裤子。妇女冬季服装,主要有中式传统的大襟棉袄、西式女棉袄,此外,女性还多穿毛衣、羊毛衫等。棉裤与秋季裤子的样式基本相同,也有少部分人穿中式直筒棉裤(带腰)。乡下妇女亵衣,多为红色肚兜。
从以上简述来看,陕西地区的服装民俗除了已经受到中山装、列宁装和西式衣裤的一些影响之外,确实保存着很多地方性传承的特征,诸如圆领对襟的衬衫、棉衣和棉裤、大裆裤、大襟长衫、肚兜等。它们作为民俗服装的重要特点,便是和当地的气候、风土及传统习惯密切相关联,往往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穿着习俗。例如,以关中地区来说,顺口溜有“旧衣罩在新衣外”(保护新衣,不露富)、“穿厚棉裤敞开怀”(春秋季节,适应早、中、晚温差的方法)、“大裆裤子没裤带”(挽系)、“棉裤棉袄光里外”(以前的农民较少穿衬衣和内裤)、“四季一身黑穿戴”(衣服色调较为单一)、“短衣套在长衣外”(马甲与坎肩)、“反穿皮袄毛朝外”(耐脏、保暖)、“衣服上下没口袋”(旧时的对襟褂子和大裆裤均无口袋,钱物一般在贴身的肚兜或头顶帕帕里夹带)、“裹兜老少四季戴”(又叫“肚兜”、“麻头”,功能有暖胃、防止着凉、遮羞、护身符和贴身夹带东西等)、“皮袄不穿披起来”(夸示)[6]等等。此外,还有“二八月,乱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很多谚语,它们都充分地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和起居常识,是其民俗生活文化的重要侧面之一。例如,“男女帕帕头上戴”一句,是说关中农民喜欢头顶一块黑色或白色手帕(方言称“帕帕”),陕北农民的形象也是身着对襟夹袄,头顶白羊肚毛巾。这主要是因为黄土地带灰尘较大,手帕可以挡风、遮尘、擦汗,顶或戴在头上很是方便。
中国幅员辽阔,类似陕西这样具有地域性的民俗服装,其实还可举出很多实例。像客家人的服装,老年妇女多穿青布宽大衣衫,上衣为大襟、右扣;中年妇女则喜欢穿碎花偏素、上下同色,尺寸略紧的衣衫以便于劳作[7]。闽台一带由于四季如春,以薄袄轻衣即可过冬,故较少棉袄、棉裤;一般士女均着便于劳作的“衫裤”,男衫对襟,女衫为侧开襟,即所谓“大面襟衫”;男女裤子均为宽肥的大裆裤,裤头多接白布[8]。贵州的汉人支系屯堡人的妇女装束,多为青色或蓝色大襟长袍,腰缠布或丝质长腰带,并在衣襟、袖口等处镶以花边[9]。福建惠安女的装束,民间则向有“封建头(头巾遮挡)、解放脚(基本上打赤脚)、经济衫(上衣短窄、甚至露出肚脐)、浪费裤(裤子肥大、宽松)”等形象的说法。可见,汉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民系的服饰,在多少具有一些共性特点的同时,也每每有所差异,不少地区均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诸如客家人的凤冠、福寿帽(童帽)和木屐,四川的缠头白帕与女性围腰,陕西、山西和山东的肚兜、虎头帽,上海的兜头手巾、老布作裙(围裙)与叠裤[10],还有“红裙”、“披风”[11]等,江苏吴江妇女的襡裙、穿腰以及“拼接”、“滚边”等缝纫技法[12],山东渔民补丁密布的“风衣”和旨在保护孩子安康的“百家衣”[13]等等,不胜枚举。
本文所讨论的“民族服装”,主要是指在多民族的族际社会中,能够作为民族识别或归属之标识的服装。在中国,此概念还常被用来特指少数民族的服装[14]。上述对于民俗服装的若干分析,大都也能适用于此处所谓的民族服装,例如说,民族服装也与其具体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和文化历史的传统密切相关等。但是,民俗服装一般多不具有族际标识的功能。由于陕西地区较少其他民族分布,因此,通常也就不用特别强调它其实也就是陕西汉族的服装,而只有当它与其他民族(如回族)形成对比或将其与西式服装文化进行比较时,它才会显现出其作为汉族服装或作为中式服装的属性,也才有可能发挥出某种程度的族际标识和认同的功能。当我们把它和其他地区的民俗服装进行比较时,一般我们会说它们分别反映了汉人服饰民俗的地域多样性特点。
显然,在民俗服装和民族服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和不可逾越的鸿沟。“民族”往往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其内部常有支系、次级集团(例如,地域集团、方言集团或某些血缘支脉等)或更为基层的族群,而其服饰民俗也每每会有所不同。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服饰也有可能作为次级民族集团的认同标识。这方面的例子,或许以贵州苗族的服装文化最具有典型性[1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8-10-7 21:21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