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尚杰]时间概念的历史与被叙述的时间
  作者:尚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8 | 点击数:18468
 
 
与奥古斯丁相反,亚里士多德坚持运动对于时间的优先地位,利科把亚氏的时间观归属为宇宙学传统。根据这种传统,时间不是运动本身,而是运动着的某种东西。[11]亚氏把我们引导到奥古斯丁所忽视了的时间概念的另一方面,即自然、世界、宇宙。这三个词在亚氏那里是同义词,就象在奥古斯丁那里,心灵、精神、意识是同义词一样。与这两种时间观相对应的,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一个根据世界,另一个根据精神,分别描述世界的时间与心灵的时间。这两者之间相互遮蔽着,可以让它们相互包含吗?
在《物理学》中,亚氏强调,每一次变化,都是某种东西的变化。换句话说,时间处处在一切事物中都是相等的,变化可以快也可以慢,时间并不包含速度,尽管速度包含了时间。总之,,尽管可以在运动中说时间,但是时间是可以脱离变化或运动的某种(客观的)东西[12],而奥古斯丁强调时间只是在精神的膨胀(有点类似于运动)中测量的。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试图用一种不变的(即与事物运动的速度无关)空间关系解释时间,位置的前与后,大与小。换句话说,如果时间与运动是对应的,那也是与前后(秩序)、大小问题对应。现在,可以把亚氏的观点重新梳理:时间是某种运动的东西,那么,是什么在运动呢?就是运动中的前与后。前与后是次序关系,属于大与小的问题,这种次序关系在被心灵体会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世界之中了。[13]亚氏这里强调的不是认识规定察觉,而是为运动(或时间)所特有的前与后在(时间或)次序上的占先性。最后,亚氏通过数量关系实现前与后之间的关系。时间,根据前与后,是运动的数量。[14]。他说重要的不在于时间是一种被数出来的数,而是可数的。在说到时间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可数的运动涉及时间了。[15]
严重的问题,在于回答没有心灵,是否还有时间。为了察觉、辨别、比较、计算时间,难道不需要心灵或知性吗?亚氏承认主观性对时间的参与,但他同时说:这并不能妨碍时间是作为基质(substrat)存在的,同样运动也可以没有心灵的参与而存在……前与后是处于运动之中。就前与后是可计算的而言,正是前与后构成了时间。[16]换句话说,去掉时间中人的因素,时间自有别的维度。[17]时间不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时间是一种笼罩我们周围支配我们的强大力量,它滋生并腐朽万物。
什么是亚氏所谓时间的可计算性呢?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是由一个又一个时间间隔、片断、瞬间组成的。利科分析了亚氏的瞬间instant)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之间的区别:奥古斯丁强调时间在运动中的连续性,即时间总是现在在场leprésent),是在场现在的某种变化形式,所以时间形态的万变不离其宗(现在)。但是,亚氏的瞬间则强调时间运动中的不连续性,分开看时间是可计算的,也就是说,瞬间或时间的裂痕可以在任意一点上,任何一个瞬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非一定要由现在'这个权威来阐释才取得合法身份。换句话说,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尊严。瞬间或在场可以是任意一个时刻。结果,从亚氏的视角看,是运动的方向性把两个瞬间区别(前与后)开来,并导致结果的不同:A事件先于B事件,B事件在A事件之后。但是,同样可以肯定A事件过去了而B事件还没有来。也就是说,瞬间可以并不在场;可是,站在奥古斯丁的立场上,只有连接到现在在场过去将来才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正是以现在为准绳,才可以说过去位于前面而将来位于后面。这就等于说,在奥古斯丁那里,事物的持续性关系是从外部强加给过去、现在、将来的。利科说:这就是至少在康德以前时间问题上的最大疑难,即在场与瞬间的两重性问题。[18]
亚氏甚至这样说:由瞬间所决定的状态是时间的本质。?[19]正是瞬间的效果宣告了的结束和的开始,能被测量的和可以记数的正是两个瞬间之间的间隙。瞬间这个概念表达了连续过程中潜伏着断裂。到底怎么把亚氏的瞬间与奥古斯丁的在场(或现在)区别开来呢?它可能是不在场的在场”——用利科的话说,是把在场降临联系在一起。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时间是由于瞬间而持续并分离开来呢?亚氏的回答是,只是简单的前与后之间的关系,这使瞬间起着时断时连的双重作用,连续性总是被无限的分割所打断。时间是以某种方式与相适应的东西,而不是一条线。当然,亚氏并不排斥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术语,但他在这三个术语中只看到一种瞬间(前一个与后一个瞬间)的规定,他说:时间到处同时都是一样的,但是前与后是不一样的:当变化出现时,到处也是一样的,但逝去和要来是不一样的。[20]对亚氏来说,现在(或在场),就是已经找好了位置的瞬间,在日常语言中还有一些与之相邻的术语:刚才、马上、突然。显然,他注意瞬间,是因为他更看重时间开始与结束(彼与此)的界限。那么,任一瞬间与已有了位置的瞬间有什么差别呢?后者是,而前者总是某种别的东西(彼)
利科认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之间的过渡是不可思议的。要想从亚氏在场的瞬间过渡到奥古斯丁对记忆的过去与期待的将来具有特权地位的在场,不得不借助于(精神的)跳跃(或者突变),只有借助于这种突变,我们才能从一种时间立场过渡到另外一种时间立场,这两种立场之间是相互遮蔽的。[21]
利科关心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客观的持续性与奥古斯丁内在的时间意识之间有调停的可能性吗?利科试图用叙事的诗学解决这个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国学网·学灯 2008年第3期

上一条: ·[周星]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艺术
下一条: ·[张丰乾]“听”的哲学(修订版)
   相关链接
·[祝秀丽]从集体和声到独自吟唱:韵语中蛇郎妻的诗化人生·[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文江]传说研究的三种范式·[刘婷]从辽境香炉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镜像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
·[冯莉]论埃内斯托·德·马蒂诺的民俗观·[段微]中式恐怖游戏中的民间叙述模式解析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陈冠豪]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垛”组合现象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