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马昌仪]山海经古图与中国以图叙事传统
  作者:马昌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8 | 点击数:73790
 
 
  山海经图与远古的图画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图有文的经典,也有人说,《山海经》是先有图、后有文的一部奇书。所惜的是,山海经的古图,在历史的烟尘中佚亡不存了。但曾经存在过的山海经古图,以及与《山海经》同时代的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
 
据文献记载,最早提到《山海经》有图的,是东晋学者、训诂学家郭璞(公元276324年)。他在为《山海经》所作的注释和《山海经图赞》(317323年间)[1]中,把他所见到的山海经图称作“畏兽画”。他提到山海经图——“畏兽画”的地方有多处:
 
《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郭注:“亦在畏兽画中,似猕猴投掷也。”
 
《西次四经》:“有兽焉,其名曰〇,是食虎豹,可以御兵。”郭注:“〇亦在畏兽画中,养之辟兵刃也。”
 
《北山经》:“有兽焉,名曰孟槐,可以御凶。”郭注:“辟凶邪气也。亦在畏兽画中。”郭璞《图赞》曰:“孟槐似〇,其豪则赤。列象畏兽,凶邪是辟。”
 
《大荒北经》:“有神衔蛇操蛇,名曰彊良。”郭注:“亦在畏兽画中。”郭璞《图赞》曰:“仡仡强梁,虎头四蹄。妖厉是御,唯鬼咀〇。衔蛇奋猛,畏兽之奇。”
 
此外,在郭璞注文与《图赞》中,还出现“图”、“画”、“像”等文字,指的也是“畏兽画”。如《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〇〇。”郭璞注:“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今江南山中多有。说者不了此物,名禺作牛字,图亦作牛形,或作猴,皆失之也。”《北次二经》:“有兽焉,名曰狍鸮,是食人。”郭注:“为物贪〇,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其《图赞》曰:“图形妙鼎,是谓不若。”《海外南经》郭氏为羽民国作注:“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海外南经》郭氏为〇头国作注:“画亦似仙人也。”郭氏为厌火国作注:“言能吐火,画似猕猴而黑色也。”《海外南经》郭氏为离朱作注:“今图作赤鸟。”《海内北经》郭氏为冰夷作注:“画四面各乘灵(云)车,驾二龙。”[2]
 
郭璞所说的“畏兽”指的是那些有辟邪禳灾威力的神与兽。在此,我们不妨借用神话学家饶宗颐对畏兽与畏兽画的界说:
 
 
畏兽谓威(猛)之兽,可以辟除邪魅,祓去不祥……古人图画畏兽,正所以祓除邪魅……《山海经》之为书,多胪列神物。古代畏兽画,赖以保存者几希![3]
 
 
“畏兽画”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辟凶邪、御妖厉、辟兵刃的功能,因而带有巫图的性质。古代的畏兽画,赖《山海经》得以保存。
 
晋代另一位曾为《山海经》作《图赞》的是前凉王张骏(公元307346年)。据研究者提供的材料,张氏《图赞》约成书于咸康年间(公元335342年),晚于郭氏《图赞》。今存标明张氏《图赞》者仅两条。[4]
 
晋代还有一位明确记载《山海经》有图,而且名之为山海图者,就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公元365372427)。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的第一首写下了传之千古的名篇:“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流观山海图”的诗句不知激励了多少代人,为这山海图苦苦追寻。
 
然而,郭璞、张骏、陶渊明所见过的畏兽画、山海图早已亡佚,不复存在了。但图画山川奇异之物,在我国是有悠久传统的。除了已经亡佚的山海经古图外,20世纪出土的文物中,也不乏这类题材的图画,如:远古的岩画、青铜器上的纹饰、帛画缯书上的怪神畏兽,无不以图画的方式为我们记载了人类原始图画时代的壮观景象,而古代的畏兽画也出现在这些上古的画面中。在这里,我们从考古文物中,选取一些与《山海经》同时代的战国早期漆器上的漆画、战国中期青铜器上的针刻画等等上古图画,加以介绍和比较,或许可以把我们带进祖先的图画世界,领略一下古老的图画时代的风采,并和古代的畏兽作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邓启耀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老百姓的图像史记
下一条: ·[郭熙志]纪录片: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样拍
   相关链接
·[徐溪泽]曾侯乙墓漆棺纹饰类属辨析·[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
·[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
·[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刘雪瑽]浅论江户民间的《和制山海经》
·[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
·[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