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人类学影片目录
(1957-2002年 共68部)
1
黎 族
1957年拍摄,1958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6本;录像带45分10秒,VHS 和BETACAM-SP。
顾问:沈瑶华;导演、摄影:冯谨;解说词:沈瑶华;解说:万涤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承拍,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协助拍摄。
海南岛五指山腹心地区山高林密。50年代,居住在这里的黎族仍沿习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社会中保留着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合亩制"。每个"合亩"由几个或十几个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内部实行土地统一管理共同耕作,收获按户平均分配。他们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
2
凉山彝族
1957年拍摄, 1958年完成。 35毫米黑白胶片, 6本; 录像带52分38秒, VHS和BETACAM-SP。
顾问:张伟才;编剧: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导演、摄影:柴森 ;解说:万涤
清。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承拍,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协助拍摄。
凉山地区山岭起伏、沟壑深邃,这里是全国彝族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在他们的社会中较完整地保留着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家支制度。他们的社会中存在着界线分明的四个等级,最低等级的奴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经营方式粗放。50年代民主改革使彝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世代受尽欺压的奴隶们得到解放,政府发放了大批农具、粮食和衣物,调解了历代积下的冤家纠纷,办起了学校。片中还介绍了当地彝族的宗教活动、婚丧习俗等。
3
佤 族
1957年拍摄,1958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4本;录像带24分44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谭碧波;编剧: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导演、摄影:郑治国、杨光海;解说:许国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承拍,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协助拍摄。
巍峨的云南西盟山区座落着翠竹环绕的佤族山寨。古老的寨门、严密的刺墙壕沟是佤族村寨间仇杀械斗留下的遗迹,地缘性的村寨是西盟佤族的社会组织。50年代前夕,西盟佤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过渡的阶段,生产方式十分原始,生产力极为低下。村寨的最高权力属于村寨男子全民大会。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剽牛"仪式和原始群婚制度的缩影"串姑娘"习俗仍在流行。随着历史的变革佤族人民接受了现代文明,西盟山修了佤族历史上第一座水库。
4
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
1957年拍摄,1959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5本;录像带29分34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乌云达央;编剧: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温克组;导演:张大凤;摄影:杨光远、王继英;解说:许国干。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承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署协助拍摄。
额尔古纳河畔白雪茫茫的森林里,生活着勇敢的鄂温克人,他们世代过着游猎生活,在无际的原始森林里追逐着野兽的足迹。他们驯养驯鹿,把它做为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以营养丰富的驯鹿奶为饮料。社会组织是被称为"乌力楞"的家庭公社,集体生产、平均分配是神圣的原则。他们信奉火神,烧茶做饭后从不把火种息灭。他们一年有三次以猎物换生活用品的市场交易,在交易中珍贵的猎物被奸商用一合火柴或一袋黑面换走。传染病和部落间的仇杀使鄂温克民族处于灭亡边缘。 但是,勇敢善良的鄂温克族又获得了新生…。
5
苦 聪 人
1959年拍摄,1960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4本;录像带38分48秒,VHS和BETACAM-SP。
编剧: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导演、摄影:杨光海;解说:张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拍,云南省民委、中共云南省金平县委员会协助拍摄。
云南省金平县哀牢山原始森林深处的芭蕉、竹叶屋中居住着苦聪人。苦聪人的社会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的阶段,在家族男性长辈的带领下,刀耕火种、采集、狩猎,过着不断迁徒漂泊的生活。他们崇拜祖先,无论看看迁徙去哪里都要背着祖先牌,到了新住地首先拜祖先。他们以占卜预测吉凶、诊断疾病。生活用品则是由男子们到森林外面哈尼人居住的地方去交换,用兽皮、干兽肉、背箩换来铁锅、小弯刀、盐巴。苦聪人的生活终于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原始密林中走了出来,过上了定居的新生活。
6
独 龙 族
1960年拍摄,1961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6本;录像带56分种50秒,VHS和BETACAM-SP。
编剧: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导演、摄影:杨光海;解说:李唐。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拍摄,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拍,云南省民委、中共云南省金平县委员会协助拍摄。
生活在云南省贡山县高山峡谷间的独龙族,一般都居住在河畔台地长长的草房里。独龙族社会属于父系氏族解体时期的家族公社阶段。一个家庭公社,通常有几个公共住房,房内住三、四代家庭成员,一个家族自成一个村寨。他们烧荒地,用弯曲的树枝挖地种玉米。收获的玉米、谷物按公社的规距分配。采集植物的果实和块根也是食物的主要来源。男子们不但在森林中设绳套、陷井、地弩行猎,还善长编竹器。滑溜索是独龙人过河的办法,天梯是上悬崖的工具。节日的祈祷仪式由巫师主持,巫师还给病人驱鬼看病。后来,独龙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生病可以请医生;独龙河上架起了藤篾桥;独龙河两岸开垦了水稻田…。
7
西藏的农奴制度
1960年拍摄,1961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7本;录像带62分14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张向明;编剧:黄宗江;导演:康玉洁;摄影:张世宏、袁尧柱;解说:王连元。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拍,中共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西藏军区协助拍摄。
概括地反映了西藏社会民主改革前的封建农奴制度。介绍了这种制度下西藏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教合一制度。表现了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生活水平上的天壤之别。
8
景 颇 族
1960年拍摄,1962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6本;录像带54分51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杨苏;编剧: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导演、摄影:陈和毅;解说词:邱霞飞、李培江;解说:汪启鹏。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拍摄,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承拍,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员会协助拍摄。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县的景颇族社会中仍保留有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他们用"号地"的方法占用土地,只要在无人用的土地上,将树砍上一刀并加上几根草,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用"闷水"这种神判的方式裁决纠分;以祭鬼的方法治病、送葬;以原始宗教仪式"木脑脑"举行庆典活动。影片还反映了景颇族的生产方式、等级制度、血族复仇、家庭婚姻以及50年代后社会进步的情况。
9
新疆夏合勒克乡的农奴制
1960年拍摄,1962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6本;录像带50分37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侯方若;编剧: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侯方若、刘伯鉴、刘志霄;导演:王更一;摄影:哈里克江。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拍摄,新疆电影制片厂承拍。
主要反映新疆墨玉县夏合勒克乡维吾尔族的封建农奴制。50年代前夕,在维吾尔族庄园里,土地被农奴主占有。他们将大部分土地自营,由农奴为其无偿劳动;少部分土地租给农奴,农奴租种亩地就要出一个全劳动力常年为农奴主服劳役,从此他就失去人身自由。农奴主贪图享受,不关心生产,农奴又无力改善农具,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劳动工具是坎土镘、木犁。这里的手工业还没有同农业分离,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主要靠自己制作,一些掌握较复杂技术的手艺人也很少出卖产品,而是出卖手艺,代人织四匹土布可得到一匹布的原料做为报酬。片中还介绍了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内容。
10
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
1960年拍摄,1962年完成。35毫米黑白胶片,12本;录像带112分58秒,VHS和BETACAM-SP。
顾问:谭碧波、曹成章、刀永明;导演:张清;摄制:杨俊雄、李云阶;解说:徐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委托摄制,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拍,中共思茅地方委员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协助拍摄。
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丛林中的菩提树、槟榔树、椰子林、香蕉园掩映着佛寺、佛塔和傣家茅屋。在封建领主制度下,田地分为"家族田"、"寨公田"、"私田"。统治阶级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按不同的来源也被区分为两大等级。他们笃信小乘佛教,每个男子7至20岁都要到佛寺当和尚,接受宗教教育。每个村寨还有各自崇拜的寨神。每逢傣历年节,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他们的行政权力机关--议事庭,是由原始民主形式的部落议事会发展而来的,议事庭议事运用傣文法典。片中还介绍了他们的生产经营、婚姻、丧葬等情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网站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