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朝戈金]蒙古人的猎兔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7 | 点击数:5492
 

    蒙古人的狩猎活动,有极悠久的历史。他们的祖先就曾在北亚的山林地带,度过了漫长的狩猎生涯。后来虽然长期以畜牧业为主,但狩猎活动一直是牧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原因大略有二:一是狩猎是畜牧业的副业,可因之补充食物,利用皮毛,或以之交换其他用品;二是大型狩猎活动,从来就被认为是最好的军事训练。不仅是蒙古人,整个北亚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这个传统。什么事情都一样,磨练得久了,技艺就高超,分工也便细致。有多人参与的围猎,也有单枪匹马的独行侠。打猎的装备更是五花八门。至于方式,使鹰嗾犬,支网下套,无所不用其极。猎手也分三六九等。有经验的猎人,备有得心应手的坐骑,精心保养的快枪,经见过世面的猎犬。这些人自视甚高,一般不去对付野兔黄鼠之类,丢不起那个人。而羊倌牛倌就没那么神气,搂草打兔子,捎带着有点收获,也就心满意足。至于女人们在夏营盘的雨夜里,放枪赶走目光炯炯的饿狼,那已经不能算在打猎之内,纯粹是自卫了。

    说起狩猎,人们往往想到捕捉、射杀虎豹熊罴。其实,最见功夫的,反到是捕捉那些常见的,也相对易于得手的小动物。蒙古人的猎兔,就属此列。

    猎兔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个中大有门道。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大多数地方,到处都可以见到这小动物忙忙叨叨的身影。冬天的清晨打开蒙古包的门,每每可以看见野兔在干牛羊粪码起的粪垛子旁蹦蹦跳跳。野兔体态轻盈,奔跑如飞,对付它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蒙古人使鹰猎兔的历史是很有些年头的,根据欧洲旅行家的记载,蒙古人驯养有大量的猎鹰。白海青是蒙古人最珍爱的一种鹰,据说是谒见成吉思汗的上等礼品。放鹰逐兔的场面应当十分精彩,可惜现在已不大见得到了。

    另一法是使犬。若家里养着一匹细犬,就等于农村大婶养了一群生蛋的鸡。公社的合作社是收购野兔的,七十年代中期的价格是一只一元二角,相当于牧民劳作一日的报酬。野兔灵巧机警,笨头笨脑的看家狗不容易追得上。但对于细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往往从发现到抓住,用不了三几分钟。有经验的狗,还会设法将兔子驱赶到草木稀疏的山坡上去,不让它钻进洞里。上坡时狗们通常都不下手,只是紧追不舍。而一转到下坡,兔子因后腿长前腿短,跑得猛了就翻跟头,这时正是下嘴的最佳时机。被咬住的兔子,这时会发出一声脆叫。兔子还是旷野上鹞鹰食谱中的一道家常菜。这猛禽的利爪攫住兔子的一刹那,你也会听到这么一声。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这我没有亲身体验,但兔子会发出临终之鸣叫,还是在猎兔时长的见识。在锡盟的南部,细犬不多。拥有的人家,也没想到繁衍了来挣钱。繁殖狗来创收,还是近年在城市里闹得凉凉热热的事儿。

    还有一法,更简单省事。入秋之后,用细铁丝截成适当长度,一端挽成略大于兔子身径的圆圈儿,另一端找一束草根系好。这个机关设在何处就全看经验了。兔子出入极有规律,但是草原上动物的路径纵横交错,兔径往往与其他动物的蹄径混淆一处,不是高手是找不到的。何况下过百十个套子后,你也常常记不得都是在什么地方了。在连当地人都会偶尔迷路的起伏徐缓的漫漫原野上,最不易找到标志物,更别说从草深叶密处找寻个把铁丝圈了。若不能准确地记住下套的地方,不没法及时取走猎物,就会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美餐。所以这看似容易的一着,其实也需要经年的磨练才行。

    在内蒙古的东部,还有一种猎兔方法,是用叫做“布鲁”的器物,布鲁也用来猎获稍大的动物。使用时有“扣打”和“投打”两种。扣打是指器物不离手,投打则很好理解,是投掷出布鲁击中猎物。布鲁有几种形制,但彼此间大体相同,是木制的,稍弯,顶端镶嵌金属箍或坠。要眼力、劲道和技巧俱佳。高手常在兔子跃起的一刹那将其击毙。非多年操练,不能得其要领。

    用枪是晚近的事情。文革期间,只要出身没什么问题的中青年,在牧区都是基干民兵。当时的内蒙古是“反修前哨”,知青宿舍里也多有枪。用枪打兔子,有点娱乐或体育的味道,又刺激又上瘾。因为枪法不佳,猎获物惨不忍睹,人家不收的,只好用来犒劳狗们。牧民们则专找大雪后的黎明,骑了骆驼去打兔子。微微晨曦中雪地上的兔径甚是分明,兔子见了骆驼往往也不避走,可以从容令骆驼跪下,将枪架在前驼峰上,细细瞄准后再开火,个中高手百不失一。为枪声所惊的骆驼,待到抽前腿支后腿,站立起来之后,也就平静下来了。这是令其跪卧的缘由。这样半天下来,收获就十分可观。雪后还是猎狐的绝佳时机。出猎前的细犬要冻它半宿,出发时就会一蹦一窜的。见着猎物,一声呼哨,只见一线雪尘划过去,追的和被追的转眼之间都会消失在视野之外。好的猎犬,并不穷追不舍,而是左包右抄,经常是看似从半路里杀出来,于狐狸措手不及时擒获它。若是你有不止一只犬,它们之间会默契得令人惊讶,你马鞍的皮梢绳上,就会系上成串的猎物。训练有素的犬从来不会咬破狐皮,待到剥净才能见到那有着美丽皮毛的灵物,已被咬断了颈骨。这是题外话了。

    兔毛很柔软,但易脱毛,故较少制成皮衣手套之类。兔肉虽美味,但牧人们是不大屑于煮食那么瘦小的动物的。在稍大点的地方,如旗县的餐馆里,就可以见到卤制的野兔肉,在一片烟草和皮革的气味中,就着白干来上一碟子,颇是种享乐。于今回想起来,仍是余味无穷呵。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2005-03-17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杨] 中国的山魈和巴西的林神
下一条: ·[黄涛]村落里的乳名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