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民俗学术语钩沉: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
  作者:琼斯 (Michael Owen Jones)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30095
 

  【附 录】

  访谈中朝戈金向琼斯教授问及的关键概念还有“社会习俗”(folkways),但当时琼斯教授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考虑到这一术语关系到访谈的问题意识及其连续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通过“电子访谈”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这里转述几次往来的电子邮件文本,以衔接上述术语问题的讨论。

  (2005年3月6日下午1:57)你好! 迈克:我们正在完成上次访谈的翻译。朝戈金当时问到的几个重要术语有一个被我们一不小心就“俭省”了,就是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创用的“社会习俗”(folkways) [4]一词,你当时没作进一步的阐释,我在想是不是因为美国民俗学界已经不怎么用这个已经“过时”的术语了,对吧?但是,不论怎样,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它从当下的学术话语中“消失”了?换句话说,相对于“民俗”或“民众生活”,你能对这一术语的使用作出简短的说明吗?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有点喜欢这个词,大概是因为其中的构词包含了“-ways”(方式)吧。顺便,我还想多问你一个问题:英文中的“民俗学”(folkloristics)一词是怎么来的?在你和乔治斯教授的专著中,我注意到你们提及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的一篇文章《民俗学》,发表在1985年的《美国民俗学刊》(JAF)第98期上。也许要从词源上进行追踪也是困难的?卡沙沙(诺苏彝语,是谢谢的意思)。曲布嫫 

  (2005年3月7日凌晨2:50)总爱刨根问底的曲布嫫:先说说“社会习俗”一词。1960 年代中后期,我也认为“社会习俗”是一个有意思并有适用性的术语,当时我还在上研究生。是的,它与萨姆纳在1906 年出版的《社会习俗》有关。这个术语在民俗学研究中从来也不是“民俗”的一种替代词,因为在萨姆纳的书面世之前,“民俗”一词已经稳稳当当地使用了60 年。萨姆纳的那本书,有个副标题,叫作“习惯、礼俗、风俗、德范和道德的社会学意义之研究”。1846年,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在他关于“民─俗”的例证目录中就列有“方式和风俗”,但是他也纳入了口头知识,而萨姆纳没有。所以说“社会习俗”仅意味着习惯的行为,因此它在范畴上比“民俗”更有局限性。“民俗”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口承知识与习俗两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从19世纪早期直到196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民俗学者始终专注于叙事和歌谣的研究,很少涉及风俗与实物;如此一来,“民俗”在口头行为的意义上成为民俗研究者的学术重心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是唐·约德在1960年代初期从瑞典语迻译并引进“民众生活”这一术语的原因之一;他在寻找一个比“社会习俗”或“民俗”更为宽泛的概念,一个可以同时包容口头传承、风俗和物质民俗的概念。

  在1960 年代 (当时民俗学这一学科刚刚在美国学术界有了真正的发展),尽管许多民俗研究者已经知道萨姆纳1906年的那本书及其基本概念,但我想“社会习俗”从未在民俗学研究中成为一个通行的术语,因为“民俗”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正如我前面讲到的那样,在研究范畴上涉及到的对象更为广泛 (从一开始它就包括了口头行为和习惯行为的案例分析),一个半世纪以来,民俗研究者的工作重心一直是收集并分析口头传统而非风俗,加之1950年代以前,“社会习俗”这个术语一直与“农民社会”相联系,直至受到美国民俗学者(以多尔逊为领军人物)的质疑,他们开始对“现代民俗”、“城市民俗”甚至包括高校学生和教师这样的“人群”及其知识进行调查研究,以至在1960 年代早期,约德提出“民众生活”这一术语以含括口头传统和风俗(因此也包括“社会习俗”),尤其要提到的是,同时也将实物的制作和使用(又称之为“物质文化”或“物质行为”)也囊入其中。

  要言之,“社会习俗”的概念在范畴上比“民俗”或“民俗生活”要狭窄许多,加之它直指“农民社会”就更有局限性。也许一些民俗研究者会偶尔地或顺便地使用这一术语,但是在今天的美国民俗学研究领域已不太可能会得到广泛应用。

  至于“民俗学”(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我想能在某处查到相关的出处。在我记忆中大概是西蒙· 布朗纳(Simon Bronner) 发现它在19 世纪就已经被使用了,我会在在一两天内查出并给你回复。可以肯定的是,19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术语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出现与“民俗”一词已经被用于主题研究及学科建制上有关。有几位民俗学者争辩说,“民俗”这一术语会造成某些困扰,尽管其他学者指出“史学”(History)这一学科的专用语就与“历史”(history)的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但看上去没有几个历史学家会为因用词问题而困扰。某些民俗学者在提及民俗的研究领域时,仍然在用“民俗”(Folklore)这一词汇。其他学者则用“民俗学”(folkloristics) 或“民俗研究”(folklore studies),或许其范畴较之于“民众生活”(folklife)或“民俗生活研究”(folklife research)而言,还是窄了一些。迈克  

  (2005年3月7日早上7:43) 阿尕,你总是想知道一切!我已给西蒙发函去询问你的问题,他正在查证自己的相关笔记。他还说阿兰·邓迪斯在美国民俗学会2004年的年会上提到这个术语的引用比他自己(指西蒙)知道的还要早。但阿兰当时关于此事的评述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或许他所说的就在他1999年主编的《国际民俗学》一书中,但我一下找不到这本书。正如你注意到的那样,布朗纳在《美国民俗研究:一部知识史》一书中的第122页上提及(德国学者) 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写于1929年的一篇文章,认为“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kskunde)表明“不同术语的同时使用针对的是当时横跨整个欧洲的民俗及其研究。”1960年代及其稍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民俗学者已然在使用“民俗学”一词,但我怀疑他们那时是否已经知道卡加洛夫和他的文章。1985年,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在《美国民俗学刊》发表了一篇讨论“民俗学”的短文。我还记得罗杰·威尔兹(Roger Welsch)对这一术语的使用提出了批评。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也写了一篇文章叫作《论“民俗学”的终结》,我认为他是在与“语言学”(linguistics)一词作比较。从词源上进行追索可能是有趣的一项工作,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学科正在出现发展势头的1960年代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之前,美国是否出现过任何关于使用“民俗学”这一术语的讨论?因为那段时间对民俗学被公认为一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此将民俗学的研究主题从其资料建档和文本分析中区分并使之彰显出来。迈克 

  (2005年3月8日夜12:09) 曲布嫫:有关“民俗学”一词,西蒙 J. 布朗纳(Simon J. Bronner)确实有话要说:“我在我的文件中查找了有关‘folkloristics’的信息。在《美国民俗学研究:一部知识史》(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一书中我有如下考虑:在1970年代关于“科学的”和“学科的”转向的讨论中,这一术语是对话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这一术语并不是那时才创用的。虽然有许多论文包括布鲁斯·杰克逊(Bruce Jackson)的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上的那篇文章,将发明归功于邓迪斯。关于来源,我参考了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发表于1929年的《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kskunde)。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术语学的角度考察了9个国家 (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和希腊)的“民俗”概念及其使用,正如你能想到的那样,他发现千差万别。于是,他转向1884年英国《民俗》杂志上关于民俗的科学研究 (Wissenschaft der Folklore) 这一意义深远的‘论战’,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认为将‘民俗学之于人类学’(Folkloristik als Anthropologie)连接起来而不是利用‘民俗’来作为后者的研究和主题应归功于西德尼·哈特兰(E. Sidney Hartland)。卡加洛夫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民俗学’(folkloristik) 是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可以包括和吸收民族心理学(ethnopsychology / volkerpsychologie)、民众生活 (folklife / volkskunde)、语言学(linguistics / sprachwissenschaft)、美学和艺术史(aesthetics and art history /kunsttheorie und Kunstgeschichte)、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turkunde)、社会学(Sociology)和文化史(cultural history)的内容。我没有哈特兰发表在《民俗》杂志上的论文原文,所以不能查证他是否真正地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istics)这一术语,但是如果去找那篇文章应该会有相关信息。芭芭拉·基尔森布拉特-基姆布拉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也宣称研究(犹太)依地语的民俗学者使用了这个术语。但是我认为,那应当是在卡加洛夫之后,可以参见她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上的论文及其注释,论文题目是《民俗学:一个特征显著的犹太依地语术语》(Kirshenblatt-Gimblett 1985)。就如我先前提到的那样,邓迪斯在2004年美国民俗学会的年会讲话中偶尔提到了19世纪使用的‘民俗学’一词,而且你(指琼斯教授)可以向他询问引证的出处。卡加洛夫在结束他的那篇文章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图解,用以阐明‘民俗学’(Folkloristik)在上述相关学科的研究中所处的中心地位,并且预言它将成为将来‘科学’的研究主项:‘在我看来,民俗学的立场在以下图示的帮助下得以鲜明的表述……’(Im allgeminen lasst sich die Stellung der Folkloristik, wie mir scheint, mit Hilfe folgenden Schemas anschaulich darstellen, Kagarow 1929:77)。”迈克转发 

  (2005 年3月 8 日早上 1:09)曲布嫫:你提到的西蒙就是宾夕伐尼亚州立大学的西蒙 J. 布朗纳,他们学校在哈里斯堡,不是宾夕伐尼亚大学。你可以直接引述他给我回复的电子函件,比如用脚注说明引自西蒙 J. 布朗纳与迈克尔·欧文·琼斯之间的个人通信即可,注明时间是2005年3月7日。

  以下的参考目录是《美国民俗学刊》(JAF)发表的关于“民俗学”(folkloristics)讨论的几篇文章(Jackson 1985, Kirshenblatt-Gimblett 1985, Ben-Amos 1985, Jackson 1986)……。我今天会去学校,届时我就能找到邓迪斯主编的《国际民俗学》一书,我会帮你查证他是否提到了这一术语的来源。

  最后,关于罗杰·威尔兹(Roger Welsch)的观点,我想在给你上封邮件中我可能没弄清楚。我原来认为他对“民俗学”这一术语的使用持反对意见,但是现在我认为他那篇文章更像是在界定“民俗”或其研究领域。参见他发表在《美国民俗学刊》(JAF)的《一则关于定义的笔记》(Welsch 1968) ,还有理查德·鲍曼对这篇文章作出的回应(Bauman 1969),以及威尔兹给鲍曼的再回应(Welsch 1969)。迈克 

  (2005年3月 8 日早上7:53) 曲布嫫:关于“民俗学的(民俗学)”(folkloristic[s])还有更多的信息:从阿兰·邓迪斯主编的《国际民俗学:民俗奠基人的经典文献》(Dundes 1999)一书中,可以找到他对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03‑1885) 的《民-俗》(Folk-lore)作出的相关评述,其中有这样一个注解(在第10页上):

  “这里留有一个难点,即‘民俗’(folklore)一词既被用于参证主题或资料,又被用于这种资料的形式研究。由于这个原因,严肃的学者越来越倾向于保留‘民俗’(folklore)一词并用于资料,同时针对资料的研究而使用‘民俗学’(folkloristics)一词。例如,1889年12月7日,美国民俗者查尔斯·利兰(Charles G. Leland 1824-1903)在致匈牙利民俗学会成立的贺词中说到的‘民俗学’(Die Folkloristik)当作为历史上最富深远意义的发展,参见《致学会贺词辑选》(Aus dem Bergrussungsschrieben an die Gesellschaft)[曲布:u字母上应该有一个元音变音符号,当我的电子邮件程序不让我输入这个符号],文章载于《匈牙利民族学会会刊》(Ethnologische Mittleilungen aus Ungarn) (1890-1892)总第2期第1卷, 第2-3页;同时参见欧根·卡加洛夫(Eugen Kagarow)的《民俗学与民俗》(Folkloristik und Volvskunde),载于1929年的《西里西亚协会民俗通讯》(Mitteilungen der Schlesischen Gesellschaft fur Volkskunde) [注意:这里的fur同样应该有一元音变音符号在u字母上] 第30期,第70-79页。”迈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上一条: ·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
下一条: ·[公丕祥访谈]民俗习惯连结乡土中国与法治中国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雅婷]歌唱革命:东北书店出版物中的革命动员民歌研究·[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