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祝”如今已经成为宜兴、宁波乃至全国对《梁山伯和祝英台》口头传承遗产的大写、缩写和特称,它已经是这项特定的口头遗产的代码符号。其中,江苏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保护群体,以当地流传的丰富口传遗产、翔实的史料线索和城乡社区人文景观遗迹的印证,测查和认定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地区传承1600余年的综合活动轨迹和特点。初步查清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拥有的实实在在的家底,评估了它在文化史、艺术史、社会生活史以至思想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鉴别,不难认定“梁祝”口头遗产代表着人类社会永恒意义的一种崇尚自由的文明。它的美丽动人的中国民众对爱情的审美理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既是中国民众口传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时也可供全人类各族群体的成员分享,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梁祝口头遗产在中国早已经构成了一个很大的传说文化圈,在这个圈中,梁祝口头遗产的分布状况是极其不平衡的,在大部分地区,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梁祝口头传承都带有借入或移入的性质。在那些地区,几乎没有把梁祝故事的基本母题直接落实到地方风物和文化遗址上进行本土化的传承历史过程。从田野作业调查的方法论出发,可以认定这些地区绝大多数属于梁祝口头遗产传播的边缘地带,这里的梁祝口头遗产显然是在梁祝口头遗产传承的中心地带辐射影响下形成的。按照民间文化圈测查的数量标准衡量,某种文化事象越是辐射传播分布的地点多,就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在其中心地带的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越强,同时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的多种文化元素在其中心地带密集存在,并在质量标准上会显示该文化事象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充分的文化内涵。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抢救发掘证明,这里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梁祝口头传承的中心地带之一。
绝大多数中心地带传承的口头传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传说的人物、事件与当地历史、地理的紧密粘附性。口头传说与本地历史、地理的粘附性,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传说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传说印证的“可信性”。提供印证的“可信性”特征是传说远比其它样式的口传故事在民俗生活中居于优势的首要特征。这种印证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指历史档案与信史资料,指的是口传民俗艺术的可信依据。讲本地传说的人,通常在讲述传说同时,总是辅之以实地、实物的展示与解说,或找出可信的证据促使人们像相信历史一样相信其口头传说的真实性。宜兴梁祝口头传承就具备这种特点。宜兴梁祝传说早在古代就和魏晋南北朝历史粘附在一起,传说的主人公在传承中总是以女主人公祝英台为中心,所以,当地遗留下来许多关联着祝英台的地方风物遗迹。例如祝英台故宅地址、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V、英台井、英台陵墓以及故事中十八相送沿途的景物遗存;此外,还有梁家庄、马家庄遗址的指认传说佐证等等,都是传说粘附于地方风物的“可信”印证。所有这些印证,都有久远的口头传承历史,并不是任何现代人的人为生造。这一点是梁祝口头遗产集中传承认定的重要依据。在认定“梁祝”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承形式时,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所有与梁祝传说密切相关的景物遗存“可信物”,对于口头遗产这宗最基本的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需要用文献资料考证史实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相反,它的价值正在于梁祝口头遗产发展成为较为典型的梁祝文化,在宜兴这块文化中心地带使梁祝文化活动形态得到了充分表现。这种令人“可信”的“似是而非”的梁祝文化表现形式,正是梁祝口头遗产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史料的辨伪求真考证,都会有损于这宗口头遗产在精神层面的生命力从而弱化了它珍贵的口头传说艺术魅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从事文化考古的文物研究界,有的学者却很重视把梁山伯、祝英台作为历史人物来认定,于是导致对祝英台故宅、祝英台陵墓、祝英台井、梁家庄遗址和马家庄遗址进行文物考古、文化遗址的认定,动用的是认定物质遗产的基本手段。对于保护梁祝口头传说这宗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种文物发掘和遗址认定及其史料考证是徒劳的无意义的和完全不必要的。另有一些旅游开发热的文化人,也极力主张保护“梁祝”文化,但是他们认为必须把祝英台故宅遗址、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V、英台井、英台陵墓以及故事中十八相送沿途的景物、梁家庄、马家庄遗址等等传说佐证都兴建起来,作为旅游景点设置,供游人观赏。在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文化遗产分类认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作为口头文学遗产的“梁祝”,在它的非物质文化的属性里,并不需要求证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否在某个历史阶段当地实有其人其事,重要的在于这个口头传说中的两个主人公及其故事传承是否具备人类文明的代表性和重大艺术价值,是否值得我们对它加以认真的保护。重要的在于史料笔记中的各种记载都是梁祝口头遗产传承流变的最好线索和证据。文物考古发掘也好,旅游景点开发也好,和“梁祝”口头遗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决不是一回事,相反,这样做的结果只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小的损害。
和以上的事例相似相近的例证还有不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各种思潮和观念严重干扰,再一方面还有经济建设的利益驱动,都使文化保护工作的正常进展遭遇尴尬。为此,加强遗产认定的管理,加强科学认定的专业培训,严格审定把关,刻不容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化发展论坛 2007-4-6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