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作者:[美]翁(Ong,Walter,J.)   译者:何道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4 | 点击数:15830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丛书名: 未名社科·媒介环境学译丛  

作  者:(美)翁(Ong,Walter,J.) 著,何道宽 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字  数: 240000
版  次: 1
页  数: 173
印刷时间: 2008/08/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1141625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

    沃尔特·翁教授的著作探索我们的息维过程以及'人格和社会结构率最深刻的变化。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这些变化均是口语、文字和印刷术产生的结果。他将分析投射到大众电子媒介时代……本书积淀的深厚影响光彩夺目。读过这本书之后,你理解的文学将不再是原来的文学,你也不会再是原来的你。
 

——罗伯特·吉丁斯(Robert Giddings).《论坛报》(Tribune)

    在这个论题上,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著作。本书文笔流畅、言筒意赅.它使复杂的思想不再复杂.这是人人能懂、人人受益的书……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仍然是关于这个课题的标准入门书。

——《精选》(Choice)

    本书文笔优美、文字灵动……对于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圣经》研究,它显然都隐含着重要的命题……我相信,这是沃尔特·翁教授迄今出版的最精彩的书。

——托马斯·法雷尔(Thomas J.Farrell),《变流与碰撞》(Cross Currents)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中期传播学大发展以来,世界各地的传播学研究风起云涌,蔚为壮观。进入新世纪之后,在新媒介、新媒体、新传播形式迅猛发展、快速更新的推动之下,传播学大有发展成为显学的势头。
    长期以来,国内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是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所谓经验学派是以实证主义为信条、技术统计为手段、效果研究为焦点、服务体制为导向的美国主流学派。所谓批判学派则以德国法兰克福的新马克思主义、法国和英国的文化批评以及欧美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为代表。
    新千年以来,各国传播学界拓宽视野,开始瞩目以马歇尔·麦克卢汉为代表的第三学派。
    20世纪末,北美的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整合为媒介环境学派,组建了媒介环境学会,开始问鼎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
    近年来,中国传播学界思考传播学的危机、范式内容和学派分梳,检讨北美主流经验主义学派的不足,注意批判学派从欧洲向北美的扩散,认真研究正在崛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
    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对国内学界和读者并不陌生,其中一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除麦克卢汉之外,哈罗德·伊尼斯、尼尔·波斯曼、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詹姆斯·凯利等人的代表作都已经在国内翻译出版,研究他们的文章也日渐丰富。 


作者简介
    沃尔特·翁(Walter J. 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 Method, and the Decay of 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 Presence of the Word,1967)、《13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本书为我们研究和保护史诗、口头传统和无形的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译者简介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译作近30部,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模仿律》、《莱文森精粹》、《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等。长期在学术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论文,要者有《比较文化之我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式》、《试论中国人的隐私》、《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论非言语交际》、《比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处流》、《媒介即是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天书能读: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体和深度阅读:从纸媒体阅读到超文本阅读》、《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媒介环境学辨析──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三代学人的薪火传承──媒介环境学评论之四》、《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评析》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CFN 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洛德:《故事的歌手》
下一条: ·[琼斯]“万岁圣·西蒙”:洛杉矶一年一度的中美洲节日
   相关链接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
·[高健]无文字的“起源”神话与“无文字主义”·[任甜甜]浅议《元曲选》中蒙古语词所体现的物质民俗及其贡献
·[巴莫曲布嫫]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 “两个中文本” 的分析·[黄鈜]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关于《文学术语词典》 ·[何道宽]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
·[杰克·古迪]口头传统中的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