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是关于灾害的民俗学研究,民俗观念在灾害的起因、预防以及救助等方面都有表现。民俗观念认为,灾害源于天神的警告或旨意,人们借助怪异现象的认识,可以预防灾害,运用咒语、咒术和祭祀礼仪可以避免灾害,宗教信仰以及纪念物等有助于在精神上将人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在现代社会的灾害研究中,民俗学可以从经验世界找出心理救助模式,从而发挥民俗学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灾害 起因 防灾 救助 民俗观念 灾害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90(2008)03-076-12
一、导言
灾害具有暴力性、突发性和破坏性。一般来说,灾害是一时性的,然而其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却是长期的。因此,由灾害受到的强烈损伤作为一种印象记忆会长期地残存在人们的脑海里。
残存的灾害记忆一有契机便会在各种场合再生。有时它会决定个人的生活样式,在集体记忆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决定社会整体的走向,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被称为今日传统的文化。
记忆的再生和传承有存在可视形体的时候,也有以潜在的、无形的形式传承的情况。灾害的记忆也是通过有形和无形这两种形象进行表现和传承的。这些在民俗中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反映出来的呢?本稿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也就是说将考察在民俗的层面上,灾害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被“记录”下来的?它是否作为一种形式被“表现”出来?此外,我还打算考察一下它们和文化遗产的关联。
从民俗学的视点来说,历史文化遗产(都市空间、建筑物等)是灾害的“记忆”作为“记录”“表现”出来的有形文化财产。另一方面,在谚语、传言、传说、口头传承、祭祀礼仪等无形的“记录”文化中,灾害的“记忆”又是如何被“表现”出来的呢?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思考。
作为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将民俗的灾害观念按时间轴分为原因论(灾因论)、预防论(防灾论)和救助论(救灾论)这三个阶段进行整理和论述。
二、原因论(灾因论)
地震、海啸、洪水、喷火、打雷、泥石流等为什么会发生?若将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来看,从科学的立场出发,人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视点分析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但是民俗学上的灾因论是把自然灾害作为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的来思考的。主要从人为的因素去探求原因。只要是人为的因素,灾害的发生就一定是可以解释的,凡事必有因果。灾害被解释为神意的表现、天的警告。在此我们把这种天给予人类社会的某种信号分成天的惩罚、恶灵作怪、妖怪作祟这三点来考察。
㈠ 天的惩罚
世界的洪水神话中几乎千篇一律地说,人世间的堕落引起神的愤怒,神以洪水的形式将人类毁灭。其后极少数生存下来的人(在亚洲有很多都是两兄妹结成夫妻)再次繁衍人类。洪水发生的原因被看作是神对堕落的人类的一种惩罚。自古以来,日本也以这种天罚论解释灾害和异常现象。为了惩罚执政者的恶政和不道德、社会的颓废、奢侈、腐败以及堕落,天让人们蒙受灾害。这种想法受到了中国儒教灾异思想的影响。在日本奈良时代、圣武天皇的子孙、藤原四子(不比等的四个儿子:武智麻吕、房前、宇合、麻吕)在737年全因为疫病(天然痘)而死亡时,也有人用这种灾异论来解释。根据天罚论的逻辑,天变地异和王权密切关联,是政治的晴雨表。从民众来看,灾害异变的发生证明了统治者的政治伦理、统治能力到了危机状态的临界点,所以可以要求政权交替。
中国在前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的董仲舒)将这种灾异说和阴阳说相结合,并且将它和五行说联系了起来(公元前1世纪时期的刘向)。也就是说到了前汉时期,中国开始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灾异。这对日本也产生了影响。
㈡ 恶灵的作祟
日本有关地震最初的记录是《日本书纪》推古天皇7年(599年)上记载的大和地震。那时全国都被命令祭祀“地震之神”。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判断,当时人们认为地震之神是存在的。由于人们不欢迎地震,所以这神一般被认为是恶神!在社会上蔓延的疫病也被认为是一种灾害,其原因就像藤原四子的例子那样用灾异思想加以解释。从历史上来看,疫病的灾因论经历了如下演变: 灾异思想(8世纪前半期)→疫神信仰(8世纪末)→御灵信仰(9世纪后半期)。用灾异思想解释疫病从8世纪末开始被认定为是一种存有恶神的疫神(疫鬼)。为此要事先在社区交界的举行防止其侵入的神事。(参照Ⅲ“预防论”的3“咒术”)。有关这种疫神信仰的最初记录是奈良时代宝龟元年(770)的“祭疫神于京师四隅、畿内十界”(8世纪末的《续日本纪》)。疫神不是特定的神灵变化而成的,而被认为是带来疾病的外来鬼神。所以在都城的四个角和畿内的10个地方的境界区域祭祀,以防侵入。如下所述,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咒术。
疫神信仰不是一种来历清晰的恶灵。可以认定的神灵死后为了吐怨气而作祟,使人们生病。这种解释在9世纪后半期出现。贞观5年(863)5月20日的记载指出:“近代以来、疫病繁发、死亡甚众。天下以为,此灾御灵之所生也”,以下所说的平安京,那时在神泉宛举行了御灵会。
御灵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指以不幸的方式死去或被作为政敌杀害的人物的怨灵。尤其是平安京刚建成不久以后,疫病流行,桓武天皇的担心是因为迁都而导致的早良亲王、橘逸势等死于非命的怨灵作怪。于是阴阳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咒术进行了镇魂仪式。
㈢ 妖怪的作祟
以地震为例,如上所述,日本有关地震的最初记录是推古天皇7年(599),当时举行了祭祀“地震之神”的活动。所以早在6世纪,人们便认为存在地震之神。
文政13年(1830)京都地震时出版的小岛涛山的《地震考》中收有伊势历之图。这是一幅类似于龙蛇的怪物咬着自己的尾巴,做着环绕日本之势的图。据说引用了宽永元年(1624)《大日本国地震之图》中环型龙蛇图的相关图谱。[1]
这是一个被认为是建久9年(1198)的古历。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说明镰仓时代就有地震是龙蛇引起的这一说法了。《增订大日本地震史料》(文部省震灾预防评论会编,1941-43年)中有“龙动”、“龙王动”和“龙神动”的说法。传说中世11世纪以后,京都发生的许多地震都是由于“龙神动”而引起的。[2]另外还有结合御灵信仰的解释。例如元历2年(1185)的京都大地震被认为是“龙王动”和平家的怨灵作祟所至。[3]
到了近世,这龙蛇渐渐地变成了鲶。文政13年(1830)7月2日,京都发生了6.4级的地震,死了270人。[4]对于这场地震,赖山阳的诗中有“大鱼背负坤轴、有神按其头,稍有疏忽则掀动”之记载。这里的大鱼就是“鲶”,而神是指“鹿岛之神”。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知道“地震是由于栖息在地下的鲶翻动而造成的”这种说法。为了防止鲶翻动,鹿岛大明神将用镇石压住鲶。这个主题的内容以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据说虽然“鲶画”在安政的江户地震中很有名,但鲶作为瓦版类登场是在这之前的文政13年,京都大地震的时期开始的。[5]在古历中有龙蛇围绕在列岛周围的画面,旁边写着“只要有镇石鹿岛之神在,就不会有地动山摇”的防止地震的诗歌。我们从这个例子中也能看出其变迁的过程。虽然文字上记载着鲶,而画的却是龙蛇。大概人们的意识是从这种两者混沌模糊的状态逐渐转移到了鲶上。由此可知,中世的龙蛇到了近世变成了鲶。[6]
鲶属于鱼类,现在也有人将它归为鳗鱼、岩鱼类。在八重山群岛和伊豆半岛有螃蟹引起地震的说法。传说在日本捕捞的鱼都会说话,它们被称作“会说话的鱼”。这种传说以信仰为背景,相信鱼会对人类自然界的灾厄予以预知和预言。
就像和地震和大雨等同时发生的山崩和泥石流的原因是“蛇离开”的这种说法一样,人们认为龙蛇一离开土地就会发生地震。据说土中的蛇想离开土地升天后成为龙。[7]从新泻到东北地区流传着被认为是大蛇化身的龙女引发了山崩并企图推翻麓之村的传说。为了感谢剧团团长为自己弹琵琶,龙女将这一计画告诉了团长。团长下山将龙女的这一计划通知了村人。村人在村庄各处打入了龙女讨厌的铁钉,使村庄得到了拯救。[8]这是一个通过水神-龙讨厌铁的特性而形成的一个预防性传承。用桩子制止住土砂流的技术以这样一种传承的形式被记忆下来。
除此以外,在各地还有由巨大的法螺贝引起山地崩落的传承。例如,在沼津市柳泽的山谷中间住着怪物,暴风雨的夜晚必定能听到它的呼喊声。有一年秋天,在激烈的雷雨中,这个怪物发出了狮子般的吼声后越出山谷在海岸中消失了。第二天一早人们寻着这一足迹看到沿川有被带子拉牵过的迹象。从古至今,人们认为住在柳泽的千岁法螺贝会引发风雨,然后消失于海洋。[9]
传说妖怪除了以龙、鲶等姿态出现,有许多时候还会以蛇、鱼、鳗鱼、螃蟹、法螺贝等水中动物的形象显现。它们作为神与人的媒介,以自然界的灵魂存在出现来警告人们。如果不听作为神的化身的这些妖怪的警告,就会受到天罚的灾害。这想必也可以解释为灾异思想展开后的天神的惩罚吧!这种警告也是一种预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8-10-8 09:2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