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袁学俊]向耿村要什么:冀中民间文化生态
——兼及民间文学研究方法
  作者:袁学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10-09 | 点击数:13953
 



  五、形而上的思索产生于普查过程中――有所收获。

  经济要有基础,经济本身就是社会的基础。文化研究也要有基础,普查搜集就是基础。在对耿村反复普查中,一些规律性的理性的观念便渐渐产生出来,形成了我和普查人员的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大部分表述在我的《耿村民间文学论稿》、《民间文艺论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等书中,也在一些调查报告和会议发言中。耿村给了我们许多文化的发现和观念的更新,让我们找到了一些民间文化发展规律性的东西,看到了民间文学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中国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走向繁荣的时候,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口头文学和丰富的民间文化,甚至会有像耿村这样160多人的故事讲述群体和居落性口头文化生态的存在。耿村一般又不一般。说它一般是因为它是冀中大地上平常的村落,说它不一般是因为它形成了一个口头文学的湖泊和集散地。
  (二)在本质上,民间文学是古代农业文明的记忆,也是时代生活的文化描绘。它是长河流水的、不绝如缕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虽然它不会像以前那样繁盛,但它也难以消亡。新的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仍在产生中。尽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新世纪还会有新的民间文学,有百姓对客观世界的新理解、新表述。群众的口是不可能被什么东西封住的。到民间去,应是我们长久的,必需的。
  (三)不少原始的母题,比如许多神话、传说等还在口头繁演中。它是群众中原有的,也有后续的,不断加工的,宗教化的,地方化的,这都是当代民间化的。比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故事,还在耿村等地有所流传。同时,群众受到书报、影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影响,便造成了新一轮的青少年中的再传播,形成民间文学的再生态。
  (四)应当承认民间故事家的个人创作。民间故事本来一般是无作者的口头创作,但它一定有原初的讲述人。第一个讲述者的创作,在耿村见到多例,不承认是不客观的。
  (五)民间故事家之间存在着故事的交流。既然耿村是一个故事的湖泊,是一个口头文学的集散地,就必然存在着无形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这里的文化现象就会消失。
  (六)普查,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普查搜集与个人搜集二者都是存在的,其搜集的成果都是珍贵的。我们在集体性搜集整理中发挥了集思广益的优势,同时又是个人分头行动,从而发挥了个人和集体两个积极性、两个优势。这样做,节省时间和财力,便于保证作品的科学性。普查情结,不是极“左”或落后的代名词。如果说当年林兰搞的商品性故事不太可靠,我们记录整理的耿村故事却普遍可靠。如果说研究家最聪明、最深刻,也要看到单纯的研究家最容易被骗。
  (七)耿村的资料和所得出的一些结论,虽然不能说完全客观正确,但它已经进入教授的讲义、大学的课堂,进入许多学术著作中。这使我看到了搜集整理的实际意义。据我所知,钟老、贾老、姜彬、段宝林、乌丙安、刘守华、巫瑞书、江帆和台湾金荣华等先生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着耿村资料,研究着耿村文化现象。德国出版的《东方文学》中,曾经收入了靳正新、孙胜台等人的故事。样书就在我的资料柜中。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中使用着耿村资料。有关耿村的信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和省市级报刊都先后发过许多有关文章和报道,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各台都反复进行过耿村文化现象和普查活动的画面播映。大批美国人三次集体到耿村观光旅游,对耿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里已经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明亮的窗口。耿村,带动了三套集成的普查,带动了民间文学研究,也带动了国际性文化旅游。第十次耿村普查正在顺利进行,将来还会有一次次的普查考察。我们要继续努力,把它搞成国际性民间文化旅游村。

  从读施先生的文章,使我想到了自己从事过的耿村实践,想到了理论发展的根脉在于基层实践。我很感谢施先生的多方启迪。

  此外我常常想,“田野作业”这个名称恰当吗?所谓田野作业,大概是从专家视角出发,离开城市走到农村去进行考察。其实,城市民俗、社区新风貌也需要大家去考察。所谓田野,实际是村庄,是农户,是人在的地方,真正在田间地头却不太多。应当从人出发,从人居出发,不必偏于田间,突出野外。田野是属于村庄的,还是突出人文味道的村庄为好。所以不如把“田野作业”改为“村社作业”。这样突出了乡村里社,也兼及城市社区性民俗考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农村人口在减少,城市人口在剧增,我们应当关注、考察、建立城市民俗学,加强城市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视点:走进天桥民俗会社
下一条: ·[袁学俊]“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发掘始末
   相关链接
·[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李贵生]宝卷传承的活化石
·[李丙传 梁家胜]非遗视域下中国农民画文化实践的多民族性出口·[高晓芳]流域文化生态视域下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实践路向探赜
·[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宇曦 何潇 俞冰]共富与共生·[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郝佩林]地缘·社群·秩序:近代徽州地方戏与山居江南人文生态
·[楚惬 张子程]“云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朱冠楠]涉农非遗的民俗生态位辨析·[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岩本通弥]“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思考·共建数字生态,探索产业创新|腾讯互娱数字生态伙伴大会圆满落幕
·[王倩倩]边疆生态景观与乡村旅游·[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胡茜茜 武靖佳]文化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白莉 王晟聪]高淳地区民间信仰的生态结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