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叶舒宪]“地方性知识”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10-09 | 点击数:14396
 


  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史上,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之间的方法之争贯穿始终。二者分别围绕着人类文化的“同”与“异”之两极而展开交锋,各不相让,在不同的历史周期里此起彼伏,各领风骚。普遍主义者认为人类学的宗旨是发现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构或普遍规律,如进化论者给出文化演进的阶段模型。历史特殊主义者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主张做具体细微的田野个案考察,相对轻视和避免宏大的理论建构。

  六十年代,结构主义的出现使人类学中的普遍主义再度复兴,并且影响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论取向。人好像仅仅是社会或心理结构之载体,别无其他。人类学者中越来越多的人拒绝接受这种结构的主宰,试图寻求研究文化与社会的新途径。六十至七十年代分别兴起于英美的象征人类学与阐释人类学便可看作对结构人类学的回应。二者均受到以狄尔泰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影响。强调社会科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达到普遍化的结论,而应去发现个人和族群的独有精神品性。所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受涂尔干社会学影响,侧重于从仪式的象征解释中去把握特定社会秩序的再生产;而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吉尔兹则受韦伯社会学的影响,要将文化视为一张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于是,文化的研究“不是寻求规律的经验科学”,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吉尔兹于一九七三年给自己的一部人类学论文集定名为《文化的阐释》,是意味深长的。于是乎,人类学者的工作可以不再具有动物学家或地质学家那种实验室的性质,而倒像文学批评家那样专注于文本分析和意义诠释了。这一转向的重要标志是文化文本(culture as text)概念的流行,不光是象征性明显的仪式、典礼等活动可以作为文本来解析,就连人类的一般行为也可以作为意义的载体来解释。有人说吉尔兹的学术目标是建立他自己的“文化的符号学理论”(semiotic theort of culture),也许并不为过。只是要注意,吉尔兹的文化符号学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根本不同,正因为他主要面对的是“地方性知识”,而不是可以通约为某种“语法”的普遍规则。

  如果文化文本如同文学文本那样具有可解读的召唤性质,那么我们从文本中寻找出来的意义也就不会是千篇一律和固定不变的,而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由此种意义构成知识当然也不会具备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吉尔兹非常明智地采用一个定语来界分它,叫“地方性”(local)知识。

  我们早已熟知“知识神圣”、“知识就是力量”一类说法,但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识有很大局限,那就是从课堂上学来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具有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功能,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其最基本最简明的存在形式就是百科全书、词典和各种教科书。吉尔兹本人青年时代的教育背景也是以学习这种学科知识为主的。但是当他以人类学者的身份在爪哇、巴厘岛和摩洛哥等地做过田野作业之后,便逐渐认识到在西方式的知识体系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从未走上过课本和词典的本土文化知识,如巴厘人按出生的长幼序数而被命名为“头生的”、“二生的”、“三生的”、“四生的”四种,过了老四又开始新的循环,第五个孩子也叫“头生的”,第六个则叫“二生的”,在一母所生的同胞中,叫“二生的”那个人也许是“头生的”老五或老九的大哥。这种循环式的称谓序列并不能真正反映同胞之中的长幼之序,却体现着一种往复无穷的生命观念,它不可翻译,却是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故称之为“地方性知识”。

  相应的,爱斯基摩人有关“雪”的几十种区分词汇,上古汉语中为各种家养动物的阉割所起的专名,如羊曰羯,狗曰猗,鸡曰阉,人曰宫,猫曰净等,皆可视为特定文化中所有的“地方性知识”。美国人类学家康克林在菲律宾的哈努诺族进行调研的学位论文《哈努诺文化和植物世界的关系》揭示出:当地语言中用于描述植物各种部位和特性的语汇多达一百五十种,而植物分类的单位有一千八百种之多,比西方现代植物学的分类还多五百项。由此可知,世上罕为人知的极少数人使用的语言可能在把握现实的某个方面比自以为优越的西方文明的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丰富和深刻。“地方性知识”不但完全有理由与所谓的普遍性知识平起平坐,而且对于人类认识的潜力而言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人类学的诞生出于西方人对原始文化的认识需要,这门学科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未曾料到的转向,即一方面地球上未经认识的原始社会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什么新发现的余地了;另一方面已发现的原始文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远非西方的知识系统和概念术语所能把握。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借助于对文化他者的认识反过来观照西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终于意识到过去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知识系统原来也是人为“建构”出来的,从价值上看与形形色色的“地方性知识”同样,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不过被传统认可(误认)成了惟一标准的和普遍性的。用吉尔兹的话说,知识形态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是人类学给现代社会科学带来的进步。虽然“一般性理论”仍在我们中有其信众,但其实质已逐渐空泛,这种企望已渐被视为虚妄(《地方性知识》,中译本,第2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叶舒宪]文明 / 野蛮
下一条: ·主位(emic)、客位(etic)
   相关链接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克利福德·格尔茨]通往一种关于现代思维的民族志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李牧]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邱国珍]区域民俗与地方性知识——《外婆门口是饶河》序
·[潘盛之]本土研究与“异文化”视野·[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