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社会文化与生活建构着不同的时间框架,当我们在讨论时间指涉性和规定性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时间如何内在化,人们如何成为时间主体,通过最为切近的日常生活体验与社会交往,逐渐皈向某种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空间、人际交往、身体等文化要素的合谋下加固了对于某种时间的切身感受,并不断将时间再现于自己的实际生活。本文通过对分别代表地方性时间、全球普适时间的赶集与宗教聚会两种乡村社会活动的分析,试图探讨人们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认与再现不同的时间指向。
[关键词]:时间 赶集 聚会 日常生活
时间对于人类最本源的意义莫过于标注生、死的首尾两端。对新生的雀跃与死亡的恐惧,成就着形态各异的宗教。在二者之间的生日、节日、纪念日各点连缀而成较为重大的仪式与社会活动。点之间的面是几乎没有亮色的日常生活与时间,是无数重复孪生的岁月,乡村日常生活尤显单调简单,时间在质上的重要性呈现逐步散焦的过程。设若换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最平常的岁月支撑着各个亮点,构成人类生活的最大多数的时间。人们在感受到缀网劳蛛式的单一与繁重时,又需要借助共同契定的社会时间,游刃于社会与个人之间。既然如此,日常生活时间如何轨制人们最平实的生活,使他们安然地合其节奏?个人又是怎样将自己置入时间这种公共的承受模式(a common frame of commitment)[1](p11)?
涂尔干最先提出“社会时间”(social time)的概念[2](p10)。他认为,人类社会里的时间来自于社会生活,是社会性的、非人格性的。不同的社会结构将蕴含不同的社会时间。一种历法表示集体活动的节奏,同时也具有保证它的规律性的作用,即社会时间表示一个群体的共有时间,这一时间范畴又反过来规范着社会生活。延此方向,人类学、社会学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多侧重社会文化中时间与人类群体的关系。格尔茨认为“人类的思想终极是社会的”,他更为关注当地人对于人、时间、及集体行为或活动的感觉如何连结 [3](p424-483)。这些基本文化分类概念的不同连结方式,又会影响文化持有者对世界的思考与认识方式,格尔茨在这里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进一步理解时间的项度。盖尔(A.Gell)将时间分成两个普遍性的系列: a系列是属于现象学的层次,是人们主观所意识到的时间的流动性经验;b系列则属于由空洞而均质的钟点时间以及历法所构成的抽象时间,其再现有其普遍性与多样性 [4](p508)。他的区辩不只是要说明两种普遍性分类的普遍基础,而是着眼于这两种不同时间分类的连接,强调人们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对时间的体验,不再囿于涂尔干以来视时间为社会文化建构的传统。同时,盖尔指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经验虽是现象学的时间,在本体论上的基础却为所有人类共有,差别只是各文化对于时间经验的再现方式不同而已。在时间的延伸中,人类再现着自然的真实时间,形成各异的律动与参照点。盖尔让我们关注一种活着的形式,即人如何生活、应对真实情境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说,不但要有文化建构的时间是什么的整体性的描述,也要有个体的人经验体会时间的描述。
在国内对时间观念进行的民俗学、人类学考察中,由黄应贵主编的《时间、历史与记忆》[5]收录了台湾学者对东埔社布农人、排湾族等群体的研究。通过对实践、生命、节日等不同角度的分析,着重强调了社会文化的脉络里时间与人的关系。大陆学者对时间项度的研究多关注节日及相关的文化,著述颇丰,如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3),高丙中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周兴的《中国:时间观念与时间制度多样化的国度》等,分别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的当代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时间观念及其节日制度[6]。在民俗学与人类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日常生活时间,尤其是乡村日常生活时间的探讨一直比较少见,这是构成本文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肯定社会文化建构不同时间体系的理论前提下,笔者认为当我们在讨论时间指涉性和规定性的同时,还应该如盖尔所主张的关注时间如何内在化,人们如何成为时间主体,既受钟点时间与历法的约束与框定,又通过最为切近的日常生活体验逐渐皈向某种时间。内在化需要通过对具体社会活动的参与来达成,而参与本身是在与他人的社会生活中共同互动发生的,时间内在化的同时也就是对该时间体认的外推及人,或称外化,这两个方向同时发生,完成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循环,进一步强化社会时间的日常仪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空间、人际交往、身体等文化要素的合谋下加固对于某种时间的切身感受,并不断将时间再现于自己的实际生活。本文在对苏北依宿村个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生活中赶集和宗教聚会两种社会群体生活的分析,试图探讨人们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认与再现不同的时间指向。这种时间指向往往将不同的人群吸附成具有相互关联的地方性社会系统或宗教性群体,进而凝聚成表现在人际、空间与生活实践上的共享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