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宗迪]俳优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者:刘宗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10-05 | 点击数:7148
 

  导读:困扰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一直就是,在中国,面对强大的专制机器,作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可能?孟子豪迈地说:“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士果能乎?

  《红楼梦》是部大书,大书中有个小人物刘姥姥,小人物被写进大书,因此就有了大道理。

  刘姥姥不简单。一介村妇,胸无点墨,满口村言,却能在门户森严的贾府中三进三出,且被邀为大观园的座上宾,没有点看家本领是办不到的。

  刘姥姥的本领实在很象古代的俳优。东方朔、枚皋们以一介布衣、身无尺寸之功,置身于巍巍帝座之下,周旋于衮衮诸公之中,社会地位的巨大反差所导致的精神压力,全靠厚颜的自嘲和机智的滑稽才能化解。刘姥姥在贾府中的处境与此类似,故其处身之道也就不谋而合。象东方朔们一样,刘姥姥也很会讲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很会制造悬念,她胡诌的那个雪地里的女孩子的故事,直让个怜花惜玉的贾宝玉牵肠挂肚,寝食不安,充分表现了民间的叙事本领。刘姥姥不仅会编故事,而且很善于逢场作戏,《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一回书中,风姐儿原本要出姥姥的丑,结果却让姥姥占尽风流,她乖乖地钻进大观园姊妹们设计的圈套,又都风趣、妥贴地将之一一化解,把整个宴会渲染得载笑载欢,可以说,《红楼梦》写了贾府无数的宴席,唯有这一场是热情洋溢,而这全凭姥姥的插诨打科,至于贾府的金枝玉叶们,在此只有跟着起哄的份儿。刘姥姥浑身上下都是欢乐的细胞,给暗淡沉闷的大观园带进了乡野的笑声,笑声中洋溢着生活的热情。这种谈笑风生以化解窘境、插诨打科以烘染气氛的能力也正是东方朔们的看家本领。在宫廷宴饮中,俳优往往是灵魂人物,助兴起哄、传觞行令是俳优们的拿手好戏,他们既被弄,又弄人,既被笑,又笑人,把一场宴饮勾兑得既团结紧张,又轻松活泼,把君臣的算计官场的倾轧掩盖于一团和气之中,皆大欢喜。

  但是,刘姥姥在大观园中决非仅仅是嬉皮笑脸的小丑,正如俳优们在朝廷上不光是胁肩媚笑的弄臣。俳优往往是济济多士中唯一的觉醒者,是在一片奉承声中面对天子龙威唯一能够说并敢于说“不”的人,──所以敢于说“不”,当然是因为他那一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阳奉阴违、绵里藏针的滑稽本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而俳优们却总有办法先把老虎哄睡了再去摸老虎的屁股捋老虎的胡须;所以能够说“不”,却是由于俳优们相对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性、相对于精英文化的民间性──东方朔们都是民间知识分子,他们或许很想改头换面成为济济多士中的一员,但却永远无法洗却身上的村野气而脱胎换骨,──正是其民间的眼光能见人所不能见,民间的话语能道人所不能道,他们嗅惯了村野中清新的气息,因而就能敏感地觉察到弥漫于主流文化中那股腐败气,主流知识分子却因久处其中,非但不觉其臭,反觉其馨如兰。汉赋就是俳优精神的写照,汉赋的“劝百讽一”,正是一种俳优策略,“劝百”是为“讽一”作铺垫,凑热闹是泼冷水的引子,这种欲擒故纵之术,既是俳优的祖传秘技,实在也是出于人之常情的生活常识,人都是生就的顺风耳。汉赋极力铺张皇家的气派、帝都的豪奢和异域的风情,正是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光景,布衣儒生乍进上京,见了什么都新鲜,都一惊一诧、叹为观止,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就把凡是能够想到的辞藻全搬出来派上用场。

  汉赋历来被视为贵族文学,实在是误解,汉赋不如说是民间写给贵族看的文学作品,排场是贵族的,而眼光却是民间的,更何况,汉赋肆其华丽庞杂的言辞所极力渲泄的丰沛的想象力、旺盛的生命欲望与严正的主流文化精神恰恰背道而驰。──实际上,赋这种文体,正是靠俳优文人们才在西汉时代首次引进主流文化的,它原本是一种民间文体,光这一点,就足以让汉代俳优们在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试想,如果抹去汉赋,泱泱大汉的精神世界还剩下什么?

  刘姥姥对于大观园,也是一个外来者,对于贾府的封建教化,她也是一个边缘人。虽然不能说刘姥姥是封建主流文化的批判者,这样说有任意拔高之嫌,恐怕姥姥担待不起,但不可否认,曹雪芹让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看似游戏文字,实是意味深长,曹公大笔一挥在红楼的精致画面中扫过的这粗糙而遒劲的一笔,与那些精雕细凿、娇生惯养的什么宝们、玉们、钗们和凤们相比,恰如一块横空飞来的山野之石,毛里毛糙,却结结实实,有棱有角,当那些宝们、玉们都已灰飞烟灭,只有这块石头万古长存,贾府的一缕香火竟得靠姥姥来守护。

  但曹雪芹塑造刘姥姥,却决非仅仅想给王熙凤托孤,这着意点染的粗浑却明亮的一笔,与整个铺金缡彩的画面格格不入,正反衬出贾府这深深庭园的幽暗、沉闷,从而唤醒了读者的批判眼光,正如散漫粗砺的民间历史总是跟正统历史调皮捣蛋一样。贾宝玉和刘姥姥,一为精英,一为平民,一为源于正统力量内部的叛逆,一为来自民间乡野的异端,两者一文一野,一内一外,形成两股里应外合的力道,动摇着贾府的存在依据,两股力量最终是否汇合,当在下回分解,但八十回后再无下回。刘姥姥讲的故事给贾宝玉留下一个悬念,曹雪芹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这悬念让人一直梦萦魂牵。

  实在地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悬念,这个悬念早已由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埋下了伏笔。《史记》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传神写照,《史记》后的正史,却再也没有专门为俳优们专辟园地树碑立传的了,检遍皇皇史册,再也难觅俳优们诡谲的身影。并不是俳优从此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并不是俳优从此都堕落为侏儒弄臣而不足称道,实际上,俳优一直与中国封建历史相始终,他们在瓦舍勾栏热热闹闹地表演着的同时,也在政治舞台上轰轰烈烈地活动着,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欢天喜地、惊天动地的历史活剧。只是从《史记》以后,正统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威合谋垄断了叙述历史的权力,在正统知识分子眼中,俳优们是不入流的令类,因此剥夺了他们进入历史的资格,从此,只有在野史小说还能找到俳优历史的蛛丝马迹。历史造就了历史的偏见,历史的偏见又反过来影响了历史,直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仍对俳优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缺乏同情的理解,从而使俳优仍如荒野孤魂,独自游荡在历史的边缘,俳优的历史命运仍悬而未决。

  实际上,连曹雪芹对刘姥姥也留了一手:刘姥姥虽满腹“锦绣”,出口成章,很“有些见识”(曹雪芹语),叙事能力一点儿也不比熟读万卷书的文人低,但曹雪芹却只能让她以一幅滑稽的面目出现,刘姥姥这一角色,固然表明曹雪芹超出同辈的民间情怀,但同时也表明他仍未脱文人的矜持,这种矜持掩盖了刘姥姥这一人物身上深沉的玄机,以至大部分读者仅仅将刘姥姥当成了一个“噱头”,正如历史上的俳优仅仅被视为小丑。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刘宗迪]思想史、文化史与民间文化
下一条: ·[刘宗迪]人类学:科学性及其障眼法
   相关链接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廖欣梅]制造、远足与生命:蒂姆·英戈尔德对“物”的思考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命运·[钱寅]时间`空间`命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举办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非遗保护体系·[祝鹏程]史实、传闻与历史书写
·[安德明]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宋俊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非遗保护
·[张晶]以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雪]《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性命运与女性形象
·[杨津涛]圣诞节在中国的百年命运浮沉·洪长泰:《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
·关注民间文学命运变迁:听众消失更致命·民间文学的当代命运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张冠梓]现代社会中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命运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