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洛德:《故事的歌手》
  作者:[美] 洛德 (Albert B. Lord)   译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9 | 点击数:12260
 

故事的歌手

“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著
尹虎彬  译,姜德顺 审译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7101037380
·条码:978710103738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丛书名: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
·外文书名:The Singer of Tales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民间文学专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一种,是“帕里-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诗学理论的《圣经》。该书的主旨是揭示和证明口头诗歌是一种创作和表演相互结合的过程,它凝结了洛德教授在古希腊文学和南斯拉夫口传史诗领域长达25年的探索和许多重大发现。洛德与他的老师帕里在前南斯拉夫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方法,被学术界广泛采用;他的有关口头史诗的创作、传递、深化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帕里和洛德创立的口头诗歌的学说是20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理论和方法论,是民俗学领域继人类学派、芬兰历史地理学派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帕里-洛德的学说影响了口头文学和古典文学研究,为相关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 Lord),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文学教育家,南斯拉夫史诗和“口头文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帕里-洛德口头理论”的创立者之一。1959年起任哈佛大学“帕里口头文学特藏”名誉监理人。主要著述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民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英雄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初步》,《故事的歌手》,《保加利亚语初步》,《保加利亚文学读本》,《史诗歌手与口头传统》。其中《故事的歌手》充分代表了洛德的学术思想和独特贡献,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产生深远影响。



目录


总序
再版序方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导论
第2章 歌手:表演与训练
第3章 程式
第4章 主题
第5章 一般意义的歌与具体的歌
第6章 书写与口头传统
第二部分 应用
第7章 荷马
第8章《奥德塞》
第9章《伊利亚特》
第10章 中世纪史诗答记
附录
注释缩略语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编辑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哈夫洛克]口承─书写等式:一个现代心智的程式
下一条: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相关链接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温小兴 程锐]红色故事的景观化:路径与逻辑
·[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林玲]神性与伦理:虞舜孝感动天故事的经典化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