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徐艺乙:《寻常的艺术》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6 | 点击数:5251
 

 

寻常的艺术

作者:徐艺乙  


基本信息

·出版社:山东书报出版社
·页码:125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807131195
·条码:9787807131199
·版次:2005-0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造型不同、材质各异的器具默默地发挥着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平凡的器具与中国传统的造物文化一脉相承,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这些平凡的器具,有的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则进人博物馆,或是被爱好者收藏,虽然仍在发挥作用,却已是另外的方式了。无论是作为收藏品,或是被视为陈设品,这些过去的生活用品和器具,均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有了距离,只能作为供人们观赏的陈列物或艺术品。

    古人说“格物致用”,是说造物是有目的的行为。的确,人们造物,最初是为了生存,而后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器物发展的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


编辑推荐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造型不同、材质各异的器具默默地发挥着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平凡的器具与中国传统的造物文化一脉相承,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这些平凡的器具,有的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则进人博物馆,或是被爱好者收藏,虽然仍在发挥作用,却已是另外的方式了。无论是作为收藏品,或是被视为陈设品,这些过去的生活用品和器具,均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有了距离,只能作为供人们观赏的陈列物或艺术品。

    古人说“格物致用”,是说造物是有目的的行为。的确,人们造物,最初是为了生存,而后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器物发展的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

--------------------------------------------------------------------------------

目录

寻常的艺术
 酥油花
 石雕三勿图
 南京绒花
 糖品
 鱼路龙门石雕
烟和烟具
佩饰
木版年画
 夹江年画
 门神画
 六合同春
面相与脸谱
 微型肖像画
民间吉祥物
 喜报春先
 事事同心纹刺绣香坠
 泥塑彩绘兔子王
 凤翔彩塑挂件
国外的风筝
 南通的板鹞风筝
民间剪纸
青铜文化三题
 南京博物院的几件青铜器藏品
后记

 

  文章来源:卓越网·图书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徐艺乙:《中国民俗文物概论》
下一条: ·杜尚侠:《重阳节》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