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锡诚]钟馗论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6 | 点击数:33224
 


  钟馗信仰的民俗化

  宋代是傩仪发生大转变的时代。宋代以后,钟馗信仰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其特点是,逐渐向着世俗化和民俗化方向发展。在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中那个曾经与孔子、武王这两个文武二神并列作为统领捉杀诸鬼之神的钟馗,逐渐转变为辟邪驱祟的道具和象征,融入例行的送旧迎新的年节民俗事项之中。这种转变,从实质上说来,意味着钟馗信仰的神圣性逐渐减弱或消失,世俗性逐渐加强。

  这种转变以北宋都城汴京宫中岁除所行的傩仪为开始。《宋史》不再记载傩礼,但我们可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看到其大概:“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郡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在宋廷上演的百戏中,出现了钟馗戏:“又爆竹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鞾简,如钟馗像者,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在近岁节的十二月里市面上所印卖的吉祥物品中,也有钟馗画:“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20] 汴京宫中举行的大傩,比之唐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方相氏、十二兽、亻辰(^)子等角色,已销声匿迹,自不待言,参加驱邪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等角色,也都是由教坊人来扮演的,变成了岁除举行的只有象征作用的民俗活动。

  前面说过,吴越之地,在五代十国时就已流传着钟馗捉鬼的信仰和除夕之夜驱傩的习俗。至宋室南迁后,汴京宫中的驱傩惯例照样保留下来,禁中驱傩埋祟的队列中也照例还有装钟馗者。从前朝廷官员“挂钟馗”的风俗,此时也流入了民间。吴自牧《梦梁录》:除夕之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著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21] 周密《武林旧事》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据《乾淳岁时纪》记载,六甲、六丁、六神等神将,是由女童装扮的。宋代宫钟在岁除之际虽仍举行大傩仪,但这种傩仪不再是国家的 “典礼”,而变成了“直以戏视之”的民俗活动,古意荡然无存了;而钟馗也从统领鬼杀鬼诸神的地位,变成了与将军、判官、门神、桃符、灶神等在同一等级的辟邪象征角色,只作为人们祈求吉祥福祉心理的抚慰者。

  据清乾隆《钦定续通志.礼略》:“辽金元明俱无傩礼。”[22] 宋代一朝,傩作为礼的旧制,就逐渐式微。元朝的统治者系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民俗习惯与前朝有所不同,因此废除除夜行大傩的旧礼也是必然的。因此,作为大傩主角之一的钟馗,除了像萨都剌关于钟馗画的诗这类文人兴感资料外,可征的民俗资料并不多。明代大臣邱濬曾上奏“请斟酌汉唐之制,俾内臣依古制为索室逐疫之法”。未被采纳,也未实行。虽然明代宫中不再举行冬傩,但由中原而汴京而后又传至江南的钟馗信仰民俗,在民间却依然盛行。据明万历十五年刻本《绍兴府志》:“(腊月)二十四……自是,人家各拂尘,换桃符、门神、春胜、春帖,悬祖先像,并贴钟馗图。”[23] 北京宫中岁除之日,门旁照样置桃符板、将军炭,照样贴门神,室内照样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24]

  到了清代,钟馗还出现在吴中一带的年节驱邪祈福民俗活动中,当地还流传着以钟馗为主角的“跳钟馗”和传说。这种“跳钟馗”活动,显系古代岁除驱傩活动的遗绪。清代学者顾禄《清嘉录》(出版于1830年)载:“丐者衣坏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残须破帽旧衣裳,万两黄金进士香,宝剑新磨堪逐鬼,居然护国有忠良。”[25] 作者引用宋以来的民俗志资料说,当地的跳钟馗,始于月朔,而止于腊月二十四日,而到作者生活的时代,此俗已有变化,止于除夕。吴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年节民俗活动资料中,似乎已经再没有钟馗出场了。

  清代钟馗信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晋代以来就与年节相联系、相沿流传了一千多年的钟馗信仰,自此转移和附着到了端午节的民俗生活中。最早见于记载的一份资料是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6年)的杭州《钱塘县志》:“(五月)五日为天中节。门贴五色镂纸,堂设天师、钟馗像,梁悬符录,盆养葵、榴花、蒲、艾叶,丹碧可观。”[26]《清嘉录》载:“五月,吴地人家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李福《钟馗图诗》云:‘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麽技,免使人间鬼画符。’又卢毓嵩有诗云:‘榴花吐焰菖蒲碧,画图一幅生虚白。绿袍乌帽吉莫靴,知是终南山里客。眼如点漆发如虬,唇如腥红髯如戟。看澈人间索索徒,不食烟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间,处处端阳驱厉疫。呜呼世上罔两不胜计,灵光一睹难逃匿。仗君百千亿万身,却鬼直教褫鬼魄。’”顾禄在历述古来钟馗信仰之后,特别指出:“五日堂中悬钟馗画像,谓旧俗所未有。”[27]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作为清代都城的北京,“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28]《民社北平指南》云:“……于是日(端午)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避邪。”[29] 是何原因促成了钟馗信仰的这种转移,学者们一般都以五月是“毒月”的民间观念来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有意思的是,一个世纪前,俄国收藏家B.M.阿列克谢耶夫曾在北京买到一幅慈禧太后收藏的钟馗木版画。“木版画上的钟馗身穿文官服,正在斩杀欲犯民宅的小鬼。一只蝙蝠从天而降,意味着‘驱鬼纳福’或‘降吉纳福’。画的顶部有题铭,乃为慈禧太后所加。这幅御画上,还题了日期:1888年(按:光绪十四年)2月19日。类似的画,在北京并不少见。这位贵夫人喜欢把描绘着象征图案的画,馈赠给她最喜欢的人,因为这种最为流行的象征,在她看来是最珍重的了。根据这块版印制的画幅,我再也没有见过。也许这幅画的原版根本就不存在了,任何仿作也不能不遭到禁止。”[30] 这幅题为<镇煞>的木版画的题铭是:“镇宅神判下天宫,手拿宝剑代七星,拿住妖魔无其数,斩沙(杀)多少怪物精,有人请到他家去,万事平安福禄增。”在题铭的旁边,还写着常见的符录“敕令”和上下相连的五个“雷”字以及两个表示“雷”的意象符号。“神判”就是钟馗。据题铭来看,此画的作用在于镇宅。显然,作者把道教的“五雷符”与钟馗联系起来,意在加强钟馗镇邪驱祟的能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山岳的文化模版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
·[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蔡小丽]商业化语境下钟馗信仰民俗的发展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
·[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洪哲泓]真神与凡夫·[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