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节日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丙中教授说,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缩影。既是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
向云驹认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提出的调整方案,非常具有学术眼光,符合民间自发调整的客观事实。就春节假期的调整而言,更符合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除夕放假的提案补充了春节的文化内容,把时间按照传统设定来调整,是我们保护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在世界上、在华人文化圈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清明节时,许多海外华人万里迢迢回到家乡给先祖上坟。增设这些节日为法定节假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将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影响力,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黄金周’的长假相对于传统节日来说,要少一些文化内涵。”陶立璠说。他认为,很多文化理念都是在节日文化的传承里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这些文化理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包括海外华人也是这样。很多海外华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的东西。这也说明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南京大学陈竞教授强调,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使百姓有时间参与民俗活动,无形中起了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内聚力,最能体现、承载民族精神。“每逢佳节倍思亲”,开展节庆的活动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丙安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跟建设和谐社会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对这些传统节日真正探索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的都是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世界上的多种语言中,吉祥词语最多的就是汉语。过去我们是农业文明大国,在自己的节日里求大自然赐给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都挖掘出来的话,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都有积极的意义。这些节日,每一个都有其鲜明的主题,都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大前提下民族的凝聚力、亲族的团聚力。团圆、吉祥、如意等主题,都是其最根本的理念,可以在各个节日中都充分发扬出来,我们这样一个被全世界所关注的经济大国,如果加上浓厚深刻、繁花似锦的传统节日,我们在世界上会赢得更多的力量来支持我们的改革开放,支持我们国家走向兴旺。”
传统文化保护不能仅靠节假日制度
“过去,我们的老百姓有很多都不识字,为什么民族传统几千年仍旧不断呢?”段宝林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每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很多内容。比如拜年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很多礼节,许多非常细微的地方都承载了民间传统文化。各种民间的社会活动、艺术表演如秧歌,过去都很丰富。如果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恢复,对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是非常有益的。人民群众生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里,就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养育。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爱,在节庆的过程中令人难忘。
“现在,一些年轻人被‘洋化’了,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段宝林说。
陈竞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他认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议和呼吁开展一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如果只是放假,老百姓会感到意义不大,只是普通的休息日。应当相应开展面向百姓的民俗活动,尤其是面向青少年,他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就不可能参与到传统的活动中去。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包括媒体在内,都应该大力提倡民俗文化的活动开展。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国民整体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民俗文化的普及教育,从小抓起。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包括社会,家庭都要投入到当中去,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民族文化才可以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要有一个主旋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当然,也要吸收外来的有用的那部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使青少年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不热爱到热爱,更强烈的树立起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乌丙安则对目前一些省份针对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给予了赞许。他认为,政府要提倡支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给予人力、财力积极配合;要拜访老艺人,由老艺人主动把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教给孩子们。放假的意义绝不是购物、旅游,以前的“五一”、“十一”黄金周主要还是经济因素引导。传统节日的保护关键在于文化上的引导。
陶立璠还对专家学者提出了要求。“中国的几大节日,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但其文化传承仍缺乏详细的考察,具体到中国人对这些节日的认同感如何,有哪些地区还在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过节等问题,在各个地区都需要通过专家的力量来进行考察,写出详细的考察报告,提供给政府作为决策的参考。在更好地宣传节日文化内涵方面,专家责任很重大。地域性的研究还很缺乏。谈及清明、端午这些传统节日,大家都泛泛而谈,并没有突出他们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我们在节日期间要做全面的宣传,不能让传统节日简单地变为休息日或食物节。”
此外,陶立璠还特别指出,目前商家在开发商品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内涵这一重要部分,只在食品、礼品包装上下功夫,不能把传统文化和商业运作结合起来。他认为,我们每个传统节日都需要很多道具。春节里人们需要门神、年画、春联、鞭炮等这些工具,现在还缺乏很好的开发,大家买到的都是些粗制滥造、俗不可耐的商品,很倒胃口。端午节需要艾草、剪纸等工具,也没有人注意。现在人工仿造的能力已经很高,仿造艾草应该不是问题。
“我们要保存传统节日文化中仪式文化的那部分,它们承载了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陶立璠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