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民俗学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它的发展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中国民俗学8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十分艰难曲折的路程。
早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即1918年,在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沈兼士等人的主持下,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开始进行中国近世歌谣的征集和选刊。1920年,北京大学又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在《歌谣》周刊《发刊词》中,已表明了当时创办这一刊物的宗旨是搜集近世歌谣。它的目的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并指出“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当时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周刊以及该校的风俗调查会、方言调查会所从事的学术活动,揭开了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新的一页,标志着中国民俗学运动的开始。
1925年以后,当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时,广州中山大学继北京大学之后,形成新的民俗学活动的中心。1927年冬(或1928年春)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和这一学会出版的《民俗》周刊以及一大批民俗丛书的出版,显示了这方面的实绩。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活动和功绩,要比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壮观得多,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前所未有的。当时调查方法和研究方向已涉及到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另外,在中国现代民俗学队伍的养成和民俗资料的积累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如此,还是应该看到,中国现代民俗学从一开始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显得先天不足。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版的一些民俗学著作,如方纪生的《民俗学概论》和林惠祥的《民俗学》著作,在引进欧洲民俗学理论,特别是英国民俗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博尔尼(C.S.Burne)女士的民俗学理论被这些著作做了详尽的引述。当时在引进这些民俗学理论时,中国的民俗学刚刚起步,民俗学的田野考察还是一片空白。民俗资料的积累除文献之外,远远不能支持它的理论体系。所以当时出版的民俗学著作很难在理论上和中国民俗的实际相结合,立论的苍白是不可避免和可以理解的。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中国民俗学所取得的资料和成绩,主要依赖于当时发展起来的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当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对中国少数民族的考察,是用人类学、民族学的方法进行的。凌纯声先生对松花江下游赫哲族和湘西苗族的考察及其考察报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等,内容的严密和考察方法的细致,都是前所未有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