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陶立璠]《中国民俗大系》序言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24653
 

  《中国民俗大系》在编辑内容和体例上,曾提出过一些可供各地执笔者参考的编辑体例、原则和要求。如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记叙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事象;编写内容要严格筛选,保留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入志资料要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民族团结;所使用的资料要真实、准确、可靠;引文要反复核实并标明出处;各卷主要反映本地区本民族的现代民俗文化传统,对历代地方志和文献古籍中的民俗资料,只是在记述民俗源流时,适当引用,不宜过多等。至于各卷的编写体例,原则上不作硬性规定,形式和内容也不要求划一。这样可使各地作者有主动性,保证《中国民俗大系》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疆界已十分广阔。为了全面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大系》要求各卷在介绍本地区民俗历史概貌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主要记述如下项目:

  1. 各省(区)市的民俗文化发展概述。

  2 生产民俗。包括各地主要的生产方式;作物的种类和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种类和制作;农时节气和生产谚语;农事节日和禁忌等。

  3 村落民俗。包括村落的历史沿革;村落组织与结构;村落的公共设施;村落的作用;村落的信仰与禁忌等。

  4 家族民俗。包括家族构成;家族与亲族;家族与宗族;亲属称谓;家规、家法;家神、家祭等。

  5 居住民俗。包括各地民居的样式、类型及历史沿革;日常生活中居住习惯;住宅的建筑仪式;住宅的信仰和禁忌等。

  6 饮食民俗。包括各地粮食、蔬菜的种类;各种主食和副食的制作和食用;各地名优特色食品及其制作;饮料的采集制作及饮用礼节;有关饮食的信仰和禁忌等。

  7 服饰民俗。各地服饰民俗的特点和历史沿革;服饰的用料和制作;服饰的样式和功用;装饰与功用;服饰的信仰和禁忌等。

  8 岁时节日民俗。包括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各地重大的民间节日;节日活动的组织和规模;节日祭祀与信仰;节日传说等。

  9 人生礼仪民俗。包括各种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仪礼。关于人生仪礼的信仰与禁忌等。

  10 民间社团组织民俗。包括民间社团组织的形式种类和特点;民间社团组织的形式和发展;民间社团的信仰与禁忌等。

  11 民间信仰民俗。包括巫术与禁忌;民间宗教;信仰;民间信仰诸神;其他俗信等。

  12 民间艺术及其民俗。包括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游艺与竞技等。

  以上是《中国民俗大系》编写的要目,供各省卷撰稿时参考。这些要目不是对撰稿人的限制与约束。在具体撰写过程中,各省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对细目进行增加或删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泰安民俗文化概览》序
下一条: ·[陶立璠]犬与犬文化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