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陶立璠]序《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9564
 

  当然,历史永远会记住刷新它崭新一页的人。知三活跃在民俗学界,社会给了他最大的认同和许多的荣誉。他现在是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国际诗词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平凉地区文联委员,平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崆峒诗词学会副会长,西部民俗文化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静宁县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静宁县政协第五届常委。受聘于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神州民俗》杂志社聘请为西北联络处主任兼特邀记者,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至今,他还主持着静宁县文联工作和平凉市民协工作。把这些职务罗列出来,毫无炫耀的意思,只是说明他的辛勤工作所得到的社会硕果。

  他的业绩的确十分突出。对于地方文化工作者来说,他是全才。他发表作品、展演民俗、播映新闻、摄像摄影、诗词论文、民间文学、文艺广播、电视专题片有千余件作品问世 ,其中有3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地级奖。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嘉奖表彰。曾获优秀编辑、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5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静宁卷"获甘肃省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的《黄土塬谣》歌词,由平凉电视台摄制成MTV音乐电视片,获全国第三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银奖。编导的广播文艺《葫芦河畔歌悠悠》获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二等奖,组织一等奖。2003年9月在《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武警》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的第三次"新世纪之声"《共和国颂歌》征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新世纪优秀人才"。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事迹编入《中国群众文化人物录》、《中国文艺家专集》(4)、《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录》、《中国文化人物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上卷)、《世界名人》(3)、《国魂》、《政协委员风采录》(甘肃卷)等书籍。

  《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以下简称《散论》)的另一位作者王莲喜女士,也是我认识的一位六盘山地区的很有成就的民俗文化人,她是国际亚细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关陇民俗研究会副理事长,宁夏隆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隆德县文化馆副研究员,也参与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 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级课题《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课题组工作。她孩童时受家乡民间文化环境的熏陶,酷爱着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和乡土文艺。80年代始,就开始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一段难忘的记忆
下一条: ·[陶立璠]《汉江缘·序》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目录·“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
·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