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陶立璠]我的民俗学之路
——怀念尊敬的钟敬文师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8 | 点击数:4040
 


  时光荏苒,尊敬的钟老仙逝已经周年了。一年来,学人相见、朋友聚会,关于老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几乎成了重要话题。万千思绪中,也曾想写一些纪念的文字,但多次动笔,都迟滞不堪,常有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遗憾没能成为钟老的直接受业弟子。因为当年我们求学时,正是钟老遭受劫难之时。那时中文系已经取消了民间文学课程,学生们自然不知道民俗学、民间文学为何物,和钟老更是无缘相识。但在八十年代自认识钟老以来,近水楼台,常常聆听钟老的教诲,其间我所受的教益绝不亚于攻读学位课程,是钟老将我带上民俗学之路,并立志为民俗学事业不懈努力,我所获得的教诲和最终走上民俗学之路,能不能算是钟老的门内之徒呢。
  回想和钟老的第一次相见、相识,是1979年冬季在我的家乡兰州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讨论会上。这次会议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民间文学界的一次誓师大会,具有重整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旗鼓的意义。钟老经常讲,兰州会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那时钟老虽已年迈古稀,但精神矍铄。无论是大会发言和在兰州大学作学术报告,所讲的内容都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那是拨乱反正的年月,学人们激情满怀。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学术方向,迈步起越,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那时老一辈的民俗学家们在为挽救“绝学”——民俗学而不懈努力,我自然也被带入其中。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在京成立,终于树立起“显学”的里程碑,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我想我在民族学院(后改为民族大学)工作多年,多少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志趣所驱,不妨一搏。整个八九十年代,我几乎成了钟老身边的常客,有很多机会向钟老当面请教。当《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编纂工作启动时,我协助马学良先生组织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分支的条目。钟老让我参加民间文学分支的编写工作,记得在讨论民间文学分支条目释文时,我们被关在大栅栏煤市街的一家旅馆里,有家不让回,逐条审读,仔细推敲。按钟老的话说,就是家里的葡萄架倒了,也不能回去。钟老身先士卒,我们只好就范,苦苦地熬了十多天,完成初稿的审定。这次审稿获益匪浅,看到钟老治学的严谨。在少数民族文学分支条目框架拟定、组稿、撰写过程中,我时时想起钟老的教诲,来不得半点懈怠。以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上马,我作为副主编协助马学良先生审定《中国谚语集成》的书稿,历时将近20年,钟老的精神也一直在鼓舞着自己。
  八十年代,钟老对中国民俗学学科的恢复和建设付出了许多心血,为重建中国民俗学队伍奔走呼号。他总觉得仅仅有中国民俗学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民俗学会,将有志之士凝聚起来。那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每年都有许多的学术会议,学术气氛十分喜人。每次会议将要结束时,钟老必然要做的功课是召集各地的学者座谈民俗学进展的情况,促进和鼓励地方民俗学会的成立,果然喜人的消息不断传来,各地的民俗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各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了民俗学社一类的组织,钟老的题词祝贺是必不可少的。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时,钟老亲临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少数民族民俗研究。还表达了要在北京师范大学招收少数民族出身的硕士和博士生,为少数民族培养研究人才的愿望,这些钟老都是付诸实践的。有一阶段,许多不顺心的事使我想跳槽离开民族大学。在八大处钟老的修养地,借陪护钟老的机会,我谈了自己的想法。钟老听了,半晌不语。中午我们一老一少到附近一家餐馆吃饺子,饭间钟老语重心长地建议我:“你还是不要轻易离开民族大学这块阵地,应该为培养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多作努力。”我不敢说钟老的话有战略意义,至少他不愿失去一块阵地,希望这块阵地上有战士坚守。好,我听老人言,就这样坚持下来。我们的一切活动钟老都给予大力支持,那时我发起组织民俗学的三校联谊活动,师大、北大、民大轮流坐庄,学者定期聚会,探讨民俗学的问题。钟老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几乎是逢会必到,谈笑间进行学术上的沟通。每次会上我都一再强调,联谊的目的是增强学术交流,加强队伍团结,不应另立山头。钟老赞成我的看法,主张大家应该做实事,少空谈。1996年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钟老莅临大会,做主体讲演。他给大会的祝贺写道:“这是东亚民俗文化研究者的一次大会师,我衷心祝愿大会得到预期的成功,为今后这方面的会议开歌好头。”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钟老担任顾问。之后在韩国、日本召开的会议,钟老都十分关心,并有贺信相赠。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细心呵护着民俗学的每一项活动。在我的民俗学道路上,钟老更是一路扶持,如今失去良师,怎能不感到怅然。
  钟老的一生是民俗学的一生,他心目中时刻思考的是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他也有很多的惆怅,很多困扰。中国民俗学会要开展工作,要创办理论阵地,常受到经费的困扰。每当谈起此事,我们总是怅然四顾,默默无言。最后以“惨谈经营”自嘲。为了筹集资金,学会曾做过许多努力,想成立“中国民俗文化基金”,启功老为基金会题了词,这个题词至今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我们还起草了筹集民俗文化资金《告社会贤达书》,那上面有钟老郑重其事的签字。钟老还兴致勃勃地南下广州筹款,在那里受到热情的接待,但提到募捐基金的事,老人却耻于开口,结果是无功而返。一代大师为基金难以折腰,也算学界美谈。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理论刊物,学者们的呼声很高,钟老更是常常牵挂在心。没有办法,钟老将此事交给我办,一再嘱咐要用中国民俗学会的名义编辑出版,我理解钟老的用心。于是联系了一家出版社,出版《中国民俗研究》。那时出书要出版补贴,出版补贴4000元。第一集顺利出版。到了第二集,学会经费拮据,与出版社商议,补贴降到3000元。我将此事告诉钟老,钟老打电话要我到他那里,他要自己出钱出版《中国民俗研究》。一个寒冷的冬日的早晨,我骑车赶到钟老家。老人从书架里抽出许多信封,信封中装着现金,但都是些零钱,100元、200元、400元……,直至凑够3000元给我。钟老说这都是他的讲演费、润笔费和外国友人的礼金。当时我是含着热泪,用颤抖的双手恭敬地接过这些钱的。这是血汗钱吗,不是,是老人对民俗学的赤诚的心。我是捧着这颗心回家的。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3000元在今天也许不是很大的数目,但在当时,钟老的生活也只是温饱而已。
  钟老是一代大师,大师总是虚怀若谷的。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使钟老永远保持年青人的心态,也是我经常去钟老府上的原因。在那里,听钟老谈话,常有如沐春风的感受。有时还讲讲笑话,开开玩笑。已故的张紫晨教授对此很有妒意,他说,学生中也只有你敢和钟老开玩笑。我这个人很顾家,家有病妻,是很自然的事。钟老以为我“惧内”,讲怕老婆的故事,把“葡萄架倒了”常挂在嘴上,奚落我。一次他向王宁教授推荐一篇文章《训诂学与文献民俗学》,作者署名是宋薇笳。王宁教授看了说,这位作者我认识,她不是陶立璠的爱人吗。这个信息传到我这里。有一次见到钟老,我问钟老,您认识一个叫宋薇笳的吗?老人想了半天说,不认识。我说,就是写《训诂学与文献民俗学》的那位,钟老哈哈大笑。因为他早就认识我爱人,只是名字对不上号而已。
  对名人谢客钟老从来都表现出不屑神情,他愿意和各种人物交往,简直是有求必应。外地有些学者来京,相见见钟老,让我联系。我总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给钟老打电话,没有一次被谢绝过。每次去钟老家中,那里总是宾客满堂,一拨退出去,再来一拨,狭小的客厅里充满欢声笑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钟老不尊重名人。有一次钟老到民族大学参加我们民俗文化中心的会议,顺便想看看谢冰心老人。冰心就住在民族大学家属院内。谢老是“尊医谢客”的,对此钟老显得很慎重,让我事先联系,得到同意后,也不敢贸然前往。中午先到我家休息睡午觉。下午三点才让我带他去拜访。两位老人是故交,同是散文大家,自然谈兴很浓。那天钟老显得很高兴,一种满足的样子,临别时还和冰心合影留念,至今那张合影照片还珍藏在我的相册里。中间是两位老人,两旁是我和董晓萍,那时晓萍还是在读博士生。自尊与尊重,是做人的美德。钟老经常讲,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自尊尊重、淡泊名利。名利是一种拖累。
  钟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安息在天国里,但我总觉得他还和我们在一起。念起往事,他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来不及回忆。钟老的诗中有“故事歌谣绕梦思”的句子,我早就将我的书斋取名为“绕梦斋”,没想到成了我民俗学道路上永久的纪念。

                                     2002年12月于 绕梦斋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2008年9月1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下一条: ·[陶立璠]回答一种责难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