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前往他乡的人,其对故乡景象的记忆里往往有小学校舍。居住在当地的人虽然家里不再有学龄儿童,但人们作为当地中小学的毕业生与学校仍然保持联系。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也曾经具有地区秋季大会的性质。随着少子化、高龄化和地方人口的减少,地区中小学承担起曾经由家庭和村落担当的传承之“场”的作用,人们开始使用学校文化一词。如果说“传承”是由空间性的、横向运动的“传达”与时间性的、纵向运动的“继承”两词合成的,作为今日文化传承场的学校,则担负着代代毕业生──在校生纵向联结的重要作用。
在今日的信息化社会里,知识的传递借用电脑等各种电子工具,可以在一瞬间把信息超越地区广域地传递开去。然而,知识只是知识,它以适合该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形式,通过逐渐形成的地域性的过滤才能变为生活的智慧。民俗学曾经有过讨论,认为流行与风俗是由地区整体选择接受、经过大约三代人之后才民俗化的。我认为地方的民俗博物馆起到了这种过滤器的作用。
日本民具学会的设立宗旨在于“开展民具研究、同时注目民具本身,理解日本人生活的原点,将其作为教育国民的方法。通过推进保存、研究民具的活动,有益于日本人今后的生活改进。”(1975年)它与民间传承会设立宗旨惊人地相似。地区博物馆的馆员①有许多人是民俗学会或民具学会的会员。
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社区学校与社区博物馆携手,重新组合、形成社区传承场的中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叙述了农村地区的事例,其实在我曾经住过的东京内一个区也曾尝试建立一种综合设施,把老人福利设施和学童保育设置在小学校内,使其具有场的功能。
综合性学习涉及到的国际、信息、环境、福利教育等方面内容远不是学校教育范围可以对应的。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传承文化,传承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得到的继承。无论该地域大小与否,乡土研究乃是根本的支撑点。综合性学习应是学校与地域社会相结合的机会,乡土研究则是它必须首先考虑的课题。
八
乡土研究是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视点。乡土研究是把学校教育从绝对化转为相对化、将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即“文化传达”)通过实际体验化为生活能力、生活智慧(即文化继承)的必备条件。社区学校应与博物馆携手,形成从文化传达转换为文化继承的“场”,这是本文提出的具体建议,也是上文详细介绍米泽六中事例的目的所在。
为了促进学校教育与地域社会教育的结合,人们创立了野外文化教育学会。该学会在成立宣言里提出:“人们重新审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校外体验式学习的育人方法成为重要课题。21世纪科学文明社会的教育,将是指校内教育和校外的野外文化教育同时并存的教育形式。为培育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人性的人,野外文化教育要大力推进以野外体验学习为主的综合性学习……通过不同年龄人们的共同活动,孩子们有效地学会关心他人、增强协作精神和助他人之心、感谢他人之情,培养他们的信赖意识和连带感,提高生活能力、防卫体力、社会性以及判断力,同时使其认识到自己各种能力的程度并从中发现自己具有的独特的可能性。”可以说上述这些内容正是研究传承文化的民俗学科可以承担的。
现在,日本民俗学会拥有大约2400多名会员,其中中小学教员的确切人数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中小学教员所占比例要比民间传承会创立时低得多。教授民俗的大学教员及社区博物馆馆员会员的大量增加是原因之一。20世纪30年代汇集在民间传承会的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今天已经具备了回答该问题的基础。70年代以来一直有著述论及柳田国男的常民教育论。教育和文化传承环境发生巨变的今日,既要求人们的理念,更要求人们具体的实践行为。
21世纪的民俗学科应当在乡土、国家、世界三者的关联中推进本学科研究。社区面对的环境等问题,已经是超越国家的、在地球范围内讨论的问题,国际化一词也被频繁使用。然而无论地域的范围大小如何,乡土研究都是地域研究的出发点,乡土研究作为经世济民志向的根本所在亦没有失去它的意义。
本文原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