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魁立:民俗学伴我行
  作者:陈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23 | 点击数:4370
 

刘魁立近影

  我如约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等了一会儿,就见一位腰杆笔直,穿着黑色西装,打着条纹领带,戴着金边眼镜的人走过来,气质儒雅。走近了,我认出他就是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急忙迎上前去。“哦,你好你好!快请进吧。”刘教授说话中气十足。要不是那一头的白发,我决不会相信他已经七十有二了。 

  半路出家:迷恋民间文学

  但凡接触过民俗学的人,对刘魁立这个名字就不会陌生。他的长文《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曾引发一场关于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大讨论;他策划主编的《原始文化名著译丛》填补了国内没有欧洲民间文化基本理论著作的空白;他组织策划的《中国民间文化丛书》一版、再版,广受业内外好评。学生眼中的刘魁立,是一个极好的老师,谦虚和善,讲起课来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生动幽默。但谁能想到,今天这个学术造诣如此深的人,却是半路出家。

  “我在国内读的是外语,毕业留校后是外语语法教员。学校派我去苏联学习时,本来也是让我读语言教学法的,衣服都按硕士生的标准发下来了。可是我考虑到自己的程度,最后还是主动要求转为本科生。我还清楚地记得,因为这样一来,
留学时间就变长了,衣服不够穿,只好自己又去买了一身。”谈起那段50多年前的往事,刘魁立兴致盎然。

  刚进莫斯科大学,刘魁立就深深爱上两门课,一门是古希腊

罗马文学,另一门就是俄罗斯民间文学。并且出于对民间文学的迷恋,他二年级时的学年论文写的就是有关民间故事的。“我还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故事家安娜·尼古拉也夫娜·科洛里科娃的中国儿子呢!”刘魁立显得很骄傲。于是顺理成章,“读研究生时我就选择了民俗学作为我的主攻方向。” 

  深入田间:寻访民俗文化

  “在苏联读书的时候我就利用假期参加民俗考察团。先前没有留学生参加过考察团,因此在出差办手续的时候还添了不少麻烦。”刘魁立笑着说。从罗涅州安那区的老托以达村到临近芬兰边境的卡累利亚地区,这个勤奋的中国学生一直不畏艰辛地追寻着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

  “有一次,我们下乡搞调查,一路上都下着大雪。车子没走几步就在一个小坡上熄火了。我们几个男生下来推车,好不容易让车子重新发动了,可谁知它竟突然向后倒起来,我被撞倒在地。所幸我的身体是在两个车轱辘之间,并没有被车轱辘压着。车子还是不停地后退,我就紧紧地贴在轮子上,跟着它走,这才算捡回了一条命。”刘魁立边说还边用手比划着讲述那段惊险的经历。

  留学归国后的刘魁立,寻访民间文化的脚步更是不曾停息。他多次到黑龙江各地对满族、朝鲜族、回族、赫哲族进行民间文学的调查和搜集工作。他还深入观察和了解生活在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区的许许多多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历史。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能用的只有笔和纸。一次,我们借到一台美国二三十年代制造的录音机,机器有几十斤重。扛到乡下,电压又不稳,录音机走走停停,几乎无法工作。于是我们又专门借了一个稳压器,这个铁疙瘩比录音机还重。我和一位年岁比我大的先生用一根长木杆抬着这两个宝贝,身上还背着行李,就这样一村一村的采访、调查。”

  一次次历经艰辛,刘魁立说,是对民俗学的热爱和作为一名民俗学家的责任感一直支撑着他。 

  退而不休:为国家多做实事

  “每当看到各个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时,我都异常兴奋。好像又在我面前打开了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宝库!他们是我的同胞,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把世世代代流传的文化遗产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一系列的头衔,注定刘魁立是个格外忙碌的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故事研究我还在继续做;有时也去中国艺术研究院讲几堂课;因为是文化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有事也会找我。”

  “没有退休的打算吗?”我问。

  “其实十几年前我就退休了。只是一直闲不下来,这样也挺好的,能为国家多做些事,我很高兴。”

  【刘魁立小传】

  刘魁立,1934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2-18 第02版)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12月18日08:13

上一条: ·[安德明]“诗人钟敬文”
下一条: ·[杨亮才]民间文学之子贾芝
   相关链接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刘魁立文集》(八卷本)新书发布会 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刘魁立]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 20周年·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刘魁立]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命运
·刘魁立 等:非遗老手艺,如何化为脱贫新动力·[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机遇
·刘魁立:行走田野 问俗追风·[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刘魁立]民俗学的一座丰碑·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刘魁立:在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焦学振]民间叙事的生命树
·[刘魁立]非遗保护,还须多些“契约精神”·[王尧 刘魁立]生命树·林中路
·[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