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周超]日本法律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周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3 | 点击数:16889
 

 

结语

 

    通过对《文化财保护法》的历次修订和扩充,日本文化遗产(文化财)概念的内涵也逐渐变得丰富和复杂起来,除了物质或文物的意义,它还涵盖着艺能、工艺技术等“技能”(绝活)、传统的节庆祭典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以及经过悠久的历史进程而存留至今的人文景观、传统民俗和生活文化等很多内容。其对“民俗文化遗产”的设定,不仅使日本法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有了很大拓展,还极大地影响到全社会的“文化观”。

在大多数情形下,“民俗文化遗产”原本都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它们大都是在不同的地域社会里产生和传承的,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在对“民俗文化遗产”的认定、选定和保护中,能够反映当地生产、生活之整体面貌的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和体系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诸如成组的房屋,成套的工具、农具和生活用具等,颇为完整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文化体系,也因此有可能得到必要的保护。应该说,此种做法是有助于促进普通民众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理解的。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日本政府通过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实际上是始终致力于把原本富于地域性的“民俗文化遗产”一概界说成为日本民族的“国民文化”,而其文化遗产行政工作,也基本上是在“国民国家”的意识形态指导之下展开的。由此可知,日本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在其国家的“文化立国”战略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廖明君、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关于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可参考周星、周超“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保护制度”,《文化遗产》2007年创刊号。

[2]中村賢二郎著『わかりやすい文化財保護制度の解説』第100106頁、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20079月。

[3]王军著《日本的文化财保护》98,文物出版社,19973月。

[4]根木昭、和田勝彦編著『文化財政策概論―文化遺産保護の新たな展開に向けて―』、第6671頁、東海大学出版会、20029月。

[5]关于日本民俗学对“民俗”的分类,可参考何彬“日本民俗学学术史及研究法述略”,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第196-228页,商务印书馆,20063月。

[6]文化庁編『我が国の文化と文化行政』第413-422頁、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19888月。

[7]文化庁『我が国の文化行政 平成17年度』第58頁、20056

[8]文化庁『我が国の文化行政 平成18年度』第42頁、200611月。

[9]文化庁監修『新しい文化立国の創造をめざして―文化庁30年史-』第330335頁、第360370頁、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19993月。

[10]周星“垃圾、还是国宝?这是一个问题——以日本福岛县只见町的民具保存与活用运动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东吴大学,200761-4日,北京。

[11]文化庁監修『新しい文化立国の創造を目指して―文化庁30年史-』、第393-396頁、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19993月。

[12]高桑守史“人口过疏与民俗变异”(刘文译),王汝澜等编译《域外民俗学鉴要》第109-11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3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原载《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本文责编:叶涛】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
下一条: ·[乌丙安]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