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
  作者: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7 | 点击数:11664
 

  过程论: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过程论,就是指汉民族形成和发展、人口由少到多滚雪球的过程。

  汉民族的人口之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河洛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开始汉民族形成的第一步。此后,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商、周在黄河流域,楚、越在长江流域相继崛起,汉民族形成雪球的滚动出现了多元的态势。春秋战国之时,汉民族形成雪球滚动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在夏、商、周、楚、越之间滚动,而且还在部分蛮、夷、戎、狄中滚动。更重要的是,在雪球的滚动中,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许多小雪球开始滚成一个大雪球,融合成了一个新民族——华夏民族。

  秦始皇雄才大略,将华夏民族这个雪球的滚动推上了统一的轨道。汉承秦制,华夏民族这个雪球在“大一统”中滚动发展为汉民族。在这个历史性的滚动中,汉民族的人口从战国盛时的2000万人左右,发展到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时的5900多万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中原汉族大批南迁,于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时,汉民族在滚动发展中,吸收了北方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乌丸、羯、氐、羌族及部分南方的少数民族。发展到唐代前期,汉民族人口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宋辽夏金元之时,汉民族这个雪球继续向前滚动,在北方吸收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南方也吸收了部分少数民族,到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汉民族人口突破l亿 ,及至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人口已达4亿以上。进入近现代以后,汉民族这个雪球,仍然不断地向前滚动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汉民族人口已逾5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1.594亿人。

  从形成到发展,汉民族历经了延绵不断的上下五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而今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凝聚论: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凝聚论,就是指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

  汉民族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以方块汉字为例,它起了极为特殊、极为重要的作用。汉字具有“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特点,它把汉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把汉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程,都完整、系统地保存在汉字文献的宝库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汉民族的历史业绩作为遗产代代相传,而汉字在汉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锤炼之下,也锻铸出了稳定、简明的民族特点。一个汉字作为一个符号,既表示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语素,还表示一个意义,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与汉语简短明确的优点相适应,与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文相比,不仅无多词之难,而且书写也简明,现在联合国6大工作语言中汉字本最薄就是一例。正因为汉字具有稳定、简明,形成方块的民族性特点,所以其在汉民族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对汉民族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内聚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凝聚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民族。汉字是汉民族灵魂和根的象征。

  从汉字这个例子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汉民族这个雪球得以凝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年9月5日

上一条: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先驱
下一条: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述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关溪莹]高校非遗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势定位与实践路径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
·[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