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樱(课题主持人,研究员):
坚持深入牧区获取《玛纳斯》第一手资料
《玛纳斯》是我国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它在柯尔克孜民众中口耳相传已近千年。口头史诗的传承,离不开演唱史诗的歌手,离不开听众,离不开史诗生成、发展的文化土壤。上世纪60年代,对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进行普查时,发现了80多位演唱《玛纳斯》的歌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位大师级的歌手———阿合奇县的居素普·玛玛依与乌恰县的艾什玛特·买买特。遗憾的是,演唱大师艾什玛特·买买特于上世纪60年代就去世了。目前,87岁的居素普·玛玛依是世界上唯一健在的、能够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23万行)的史诗演唱大师,他被誉为“活着的荷马”。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立项之初,其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注重活态的口头传统文学,以现代化手段,搜集鲜活的第一手影像与各种文字与实物资料。
由于我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后,即奔赴设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阿图什的《玛纳斯》工作组,参加史诗《玛纳斯》的翻译。加之,我上世纪80年代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后,又被委派承担过史诗《玛纳斯》研究项目,经常到新疆进行田野调查。“资料库”立项后,我自然又要承担起搜集《玛纳斯》及柯尔克孜史诗资料的任务。这些年来,我与柯尔克孜族年轻学者(阿地里·朱玛吐尔地,吐汗·依萨克,曼拜特)先后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3年深入新疆边远的牧区,对《玛纳斯》与柯尔克孜史诗传承进行田野调查,访问了许多民间艺人,并为其中30多位史诗歌手建立了档案,录制了100多小时的录像,录音400多个小时。
柯尔克孜牧民居住在山里,深入牧区,交通不便。例如,2004年我们来到坐落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阿克陶县布伦口乡与木吉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柯克亚尔柯尔克孜民族乡。这里人烟稀少,沿途不是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就是高耸的雪山。许多地方不通公交车,我们就租坐老乡的摩托车。我们还搭乘过送草的车,高大的修路铲车。由于路况不好,租乘的私人二手旧车发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田野调查是艰险的。我们所访问的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海拔4400米,坐落在慕什塔格雪山脚下。辛苦的赶路,紧张的采访,空气稀薄,高原反映引起了呕吐。为到塔什库尔干去访问史诗歌手,采录资料,我们必须要翻越海拔4800米的雪山。据说,有人翻越雪山时,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
当我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中有关史诗《玛纳斯》及柯尔克孜史诗相关的资料库藏已相当丰富:有上世纪60年代《玛纳斯》普查的记录手稿、部分翻译手稿;1982年《玛纳斯》歌手演唱会的录音档案;1991年《玛纳斯》在京举行展览会、研讨会以及中央领导接见歌手的照片及录像;著名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历年来接受采访的录像与录音带;中外《玛纳斯》各种文字、各种版本的出版物及研究成果;有关柯尔克孜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多次赴新疆牧区采录归档的大量音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田野调查报告等。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目前“资料库”库藏的《玛纳斯》及柯尔克孜史诗口头资料与文本资料,其数量在国内最多。由于我们在田野作业及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比较注重科学性与学术规范,注重史诗演唱的语境,因此库藏的资料学术价值也比较高。那些多年来在边远山区采录的口头史诗《玛纳斯》及柯尔克孜史诗的音像资料,其中有些歌手在我们采录后的第二年便去世了,资料的珍贵性不言而喻。我们相信,这些资料的价值必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彰显。我从1965年踏入《玛纳斯》殿堂,至今40多年了。看到《玛纳斯》的资料如此丰富,得到科学的保护,感到十分欣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现代媒体的发达,对于口头传承的《玛纳斯》来说,无疑是一种猛烈地冲击。柯尔克孜族青年一代娱乐活动与信息接受的多元化,使他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史诗听众在减少,歌手年迈体弱,这些因素致使《玛纳斯》的传承产生危机。因此,提倡研究者深入柯尔克孜牧区,获取《玛纳斯》第一手资料,具有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可喜的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最近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6-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