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金(课题主持人,研究员,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族群记忆与本土知识关乎人类的文化创造力及其承续
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的建设过程中,定向搜求各民族的口头传统资源一直是课题的中心工作。“口头传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后者则特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艺术。世界上许多文化在进化过程中,依赖于人类记忆,通过口头方式使其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得以世代相传。随着书写和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的出现,口头传统以物质形式得到了记录。不过,口头传统在今天的文化传播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活力,神话、史诗、谱牒、仪式、风俗、表演技艺等也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口头传承。从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所依存的文化空间而言,各民族的口头传统是一种活形态的文化财富,是一旦损失就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其间蕴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宝贵文化基因,也是今后整个世界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这正是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这一重大课题的基本动因。
就口头传统资源的深拓和口头诗学的研究而言,“资料库”的建设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其一,促进人们对于人类知识结构和评价体系的反思,矫正学界的传统偏见。一个社会的文化,可以大略地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往往和书写传统、统治阶级意志、精英阶层等等联系在一起。而下层文化,则通常是指民间口头的、居于非统治地位的、普通民众保有和传承的文化。那种只专注于上层文化而对下层文化置若罔闻的做法,不是客观的和科学的态度。口承和书写是人类传承知识的两种主要途径。人类凭借口头语言传承知识的历史远远比书写文化的历史久远。然而,重文字记录而轻口头传承,这已经成了学术界的一种“惯制”。殊不知早期经典中有相当部分就直接来自口头传统。在人类知识的宝库中,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构成了谱系或过渡的关系,即使在高度文字化的文明中,口头传统也依然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书面经典与口头经典比肩,两者同等重要。该资料库的定向资料搜集,通过积累口头传统中那些同样伟大的活形态“经典”,对于矫正人们认识上的某些偏见,作用巨大。
其二,促进中国人文学术的本土化。中国现代人文学术总体上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学界的本土化意识日益增强,回归本土学术传统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本土学术传统并不仅仅生长自那些卷帙浩繁的文献和典籍中。本土传统的血脉,存在于书写传统中,也存在于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口头传统当中,存在于当下的民俗生活当中。民间口头传统作为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经验、智慧和教化的结晶,它所折射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底色;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因此,我们对中国人文学术传统的追寻和描摹,离不开对口头传统的关注。口头传统的研究,也就指向了学术本土化的方向。
其三,推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口头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口头传统被列为亟需保护的几项人类重要遗产的首位。国际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相对于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紧迫,因为它们更加脆弱,更加濒危,关注和投入的力度也最为薄弱。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为人类保存文化基因,为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如史诗、藏戏、壮族的歌圩、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好来宝、彝族的克智口头论辩等等,都具有独特的口头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以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和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为了使“资料库”继续得以推进和逐步优化,我所已经将后续工作纳入了“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年内将启动二期建设工程。其长远的建设目标是: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抢救和保护各民族口头传统及其传承人为重点方向,以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跨媒体音影图文档案库”为全数字化工作平台,以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地理信息系统(GIS)”为长线目标,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遗产抢救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中国民族文学研究事业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6-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