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转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原出处,《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3. 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转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新视野》2005年第5期。
4. 刘德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民俗学”——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5. 刘德龙,《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教材——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理论界》2005年第1期。
6. 赖大仁,《论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7. 李霞,《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8. 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0. 王剑锋,《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土著传统》,《云南师范大学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 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中译本,刘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作者简介]吉国秀(1971- ),女,辽宁清原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邮编:110034。
[①] 哈里斯《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中译本,叶舒宪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第65页。
[②] 乌丙安《生态民俗链与北方民间信仰》,《民俗研究》1994年第1期。
[③]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④] 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10期。
[⑤] 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译本,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第273页。
[⑥] 拉弗勒斯《亲密知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3年第3期。
[⑦] 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⑨] 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49页。
[⑩] 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82页。
[11] 转引自,秦海《新政治经济学译丛》总序,施里特《习俗与经济》,中译本,秦海等译,长春出版社,2005。原出处,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平新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本文为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武汉会议参会论文,后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6期)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6-6-21 10:22 )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