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评论:《生态民俗学》的理论探索意义与学科建设意义
那么,民俗学可能为和可以为当代的环境问题做出什么贡献?民俗学的作为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来自于民俗学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即对有关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的描述与诠释;二是民俗学者的研究方向及其关切的主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民俗学》顾及到这两个方面,即在梳理相关地方性知识的同时,相对系统地阐述了民俗学者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其理论探索意义以及学科建设意义尤为明显。
《生态民俗学》围绕民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行文中不乏创见。例如,在谈到民间信仰与禁忌的问题时,作者提出民间信仰之所以“背负近乎可笑”的形式保存下来,就是因为它与当代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问题紧密相关。民间信仰与禁忌中包含有民众对地方物种持续存在与永续利用的观念,这些观念内化为历代民众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并以习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保持和维护了生态平衡,因此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和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⑨]。作者从生态角度来理解民间信仰与禁忌的作用,并积极找寻其现实意义,这些努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此外,文中还一再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说明人与自然共生那种生态意识的重要性,这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作者认为,民俗价值观与人类的生存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找寻民俗价值观只有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答案[⑩]。对于重新思考民俗的定位,这些研究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通过民俗学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作者还表达了另外一层含义,即希望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让民俗学走出目前的学科发展困境。在现实中,民俗学研究往往停留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上。在为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决策时,几乎听不到来自民俗学的声音,其后果是使自己淹没于其他学科的话语中。面对现实问题没有介入能力和反应能力,便使得民俗学在学科地位中处于劣势。因此,民俗学在完善理论建树的同时,必须兼顾实践应用,这对于民俗学的发展以及学科地位的提升尤为重要。民俗学越是倾向于从现实问题中获得知识,就越能凸现出学科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而当下的生态问题恰好是民俗学进入现实问题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因此《生态民俗学》体现出作者对民俗学向何处去的深入思考。挪用作者的语言,这部著作是“缘发于‘田野’的一种学术冲动,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刺激下的一种学术自觉”,同时它也表达了“一个民俗学者的使命感与学术良心”。的确如作者所陈述的那样,对于生态环境这一当下问题,民俗学者如何能够袖手旁观?
当然,《生态民俗学》中有一个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思考。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民俗学与生态民俗研究有着一定的区别,读者或许更希望在著作中看到有关学科的构想和框架。作者在后记中坦然提到这一点,“将生态民俗做成一门学科,远非是这本书能够涵盖与承担的。此书的完成效果也不及我当初的构想。”不管怎样,希望该部著作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其中。
布坎南“始终坚信,在学术界发生的事情,对思想观念的发展和传播,以及最后对这些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1]。我也坚信,民俗学的目标不在于积累知识,或者是发展一门社会科学,而在于使其自身成为目前与未来持续对话的一部分。我更坚信,民俗学知识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有所不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6-6-21 10:22 )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