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陶立璠先生古稀华诞学术座谈会”在京举办
  作者:“陶立璠先生古稀华诞学术座谈会”筹备小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31 | 点击数:4865
 

    2007年3月30日下午4时许,“陶立璠先生古稀华诞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举办,60多位民俗学专家、学者,还有陶老师的学生参加座谈会。                         

    陶立璠先生从教40年,活跃在中国民俗学舞台。他不仅从事民俗学教学、研究,培养民俗学人才,而且是一位民俗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二十世纪80年代初,他与同仁发起成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担任副秘书长,开创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之后,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理事长,曾主持大型讲习班,培养急需的民俗学人才,1996年成功地策划召开了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倡议成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担任会长和名誉会长,为亚洲民俗学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做出巨大贡献:1998年创办《中国民俗网》井担任主持人至今;他曾用10年的时间,组织国内民俗学专家编纂、出版了31卷本的《中国民俗大系》,致力于中国民俗志的建设。还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任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副王编,为此坚持工作20余年。现继续从事民俗学研究生教学工作,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为祝贺陶立璠先生古稀华诞和从事民族教育40年,我们发起举办此次学术座谈会,以表示对先生生日的祝贺!      

                                                       “陶立璠先生古稀华诞学术座谈会”筹备小组

                                                                                   2007年3月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站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迎奥运 《格萨尔千幅唐卡》首展在即
下一条: ·奥运村文化热点:中国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陶立璠]风俗志、风俗史与中国特色民俗学的构建·[陶立璠]耄耋之年忆丙兄
·[陶立璠]《民俗学》修订版后记·[陶立璠]中国的成人礼与生命价值观
·[陶立璠]端午节在“匠心对话,非遗投资”高峰论坛上的讲话·[陶立璠]“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宝卷研究 ——以《鹦哥宝卷》为例
·[陶立璠]冯骥才“四驾马车”与文化遗产保护·[陶立璠]概说隋唐五代时期风俗文化
·[陶立璠]宋代笔记小说对民俗学的贡献·[陶立璠]比较民俗学的话题
·[陶立璠]“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宝卷研究·[陶立璠]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陶立璠]保护古堡文化遗存,展现一带一路风采·[陶立璠]一代人的光阴
·[陶立璠]民俗摄影的跨学科检讨·[陶立璠]猴年话猴
·[陶立璠]“非遗”抢救性记录与田野作业·[陶立璠]“梁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