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说唱世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
  作者:杨芳 文/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28 | 点击数:5503
 

  记者 杨芳 文/摄

  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有一个“话说”,藏族老人土登坚参的故事也不例外。

  话说第一次听到格萨尔王的故事时,土登还是个13岁的小喇嘛。在布达拉宫附近的一座佛堂内,他看见身穿华丽袍服的艺人,盘腿坐在绘有格萨尔形象的唐卡前,戴一顶插满羽毛的八角帽,挂一条各色石头串成的项链,缓缓开始说唱:“啊啦塔啦塔啦热……”“塔啦”是说唱《格萨尔王》史诗的唱调。

  当年的这个少年没有想到,多年后自己也会这样缓缓开始说唱这部史诗,只是地点大不相同:从青藏高原,直到北京的国际展览馆,甚至遥远的英国王宫。

  一想到这里,74岁的土登笑了,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他用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说:“把《格萨尔王》说唱艺术,搬上舞台,我是第一个。”

  此前,这部流传近千年的史诗,大多在街头巷尾或村寨牧场传唱。传说,说唱艺人往往无师自通,有些在梦中由神传授,有些则是大病一场之后突然开口,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而土登却是自学成才。早在剃度修行时,他就因为眉清目秀被选入寺庙的藏戏队。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后,他还俗进入拉萨市民族艺术团。本来,“折嘎”是他最为擅长的表演。这种西藏最古老的曲目,主要在藏历新年凌晨祝福吉祥时表演。但随着艺术团演出的扩大,土登开始考虑改良格萨尔说唱。

  “在拉萨,年轻人一听到‘下面是《格萨尔王》说唱表演’,就到外面抽烟,”土登边摇头边比划,“你说传统艺术不改良怎么行?”

  不过光是改编剧本就让人头疼。这个讲述天神之子格萨尔下凡降妖伏魔的故事,经过历代神授艺人的传唱加工,已达120多部,共计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格萨尔王》的各种说唱版本都不尽相同,无论是音调还是唱词。

  土登只好向多位吟游艺人学习。仅仅一段开篇唱腔,他便走访了5位老师,从录制的诵经念咒中选用两个乐句,再伴以做佛事用的“赤布”和“扎玛茹”曲调,才谱出自己满意的徐缓感觉。

  而服饰制造更费心思。史诗中有一段对霍岭之战的描述最为精彩,其中大量篇幅描述格萨尔王佩戴的帽子。这顶非凡的帽子具有包容四大洲、一座桥、一个湖和62座山的夸张样式,35种珍宝装饰和16种飞禽翎子做成的装饰物。这一段长达892行的诗篇,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说唱。

  “这并不仅仅是一顶帽子。”土登强调说。由于汉语不大流利,他拿出一份自己撰写的文稿,上面用红笔画出这样一句:“它凝聚着我们古代藏族先民们的智慧光辉,体现着青藏高原世代民间说唱艺人的艺术才华。”

  不过以前的说唱艺人只是“插根孔雀毛凑合”,但土登决定按照唱词制作出一模一样的帽子来。刺绣的莲花、装饰的玛瑙都还好办,但16种羽毛让土登着实犯难。在上世纪80年代的拉萨,“很多鸟连见都没见过”。比如象征“获得成就”的鹦鹉毛,当时拉萨只有一家寺庙养了一对鹦鹉,土登就去找那里的喇嘛,捡来几根羽毛。还有代表“瞭望展翅飞翔”的雄鹰翎,是托人从主持天葬的现场找来的。仙鹤翎子是罗布林卡动物园的老工人赠送的,而布谷鸟的羽毛是到乡下演出时偶然发现的,猫头鹰毛则是小商贩从尼泊尔进口的。

  花了三四年时间,土登才把这些羽毛凑齐,以此做成的帽子成为他说唱《格萨尔王》时重要的道具。1987年,它在伦敦伊丽莎白皇宫首次亮相。当时,土登应英国广播公司的邀请参加“国际宫廷音乐艺术节”。

  “大概400人的礼堂里坐满了人,我返场了4次。”土登回忆道。由于将《格萨尔王》搬上现代文艺舞台所作出的成绩,他被文化部授予“发掘《格萨尔》史诗优异成绩奖”,还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土登与生俱来的命运:身为石匠的后代,他6岁就被送到功德林寺剃度,只是为了免除劳役。“土登坚参”是活佛为他选取的法名,希望他成为“虔诚崇佛、饶益众生”的高僧。

  但这位昔日的僧人却走上了说唱道路。一个月前,土登的说唱艺术在北京国际展览馆亮相。来来往往的游人大多看个热闹,一位穿着皮草大衣的女人小声嘀咕:“哎哟,念经呢!”不远处,天津快板、山西民歌的音箱开得响亮。

  土登不得不停下来喝口酥油茶,有些扫兴地说:“这里太吵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7-12-08 08:1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谁来维护传承人的尊严
下一条: ·那仁满都拉: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传承人
   相关链接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杨秀]手艺人个体的时代应变·[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黄亚欣]宣卷艺人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与江南宣卷传承的自生性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