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业民俗一般出现在我国的北方牧区和其他农牧并存地区。放牧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气候及饲料资源等自然条件,故牧业习俗尤其重视的协调这些因素和人的关系。
一、这些习俗提示着游牧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
二、牧业禁忌、祭祀习俗既体现了牧民对超自然力的敬畏,同时也具有产生经济效益的实际功能。例如在嘉定的农家,在十月一日造米贻,戴在牛角上,答谢牛的劳苦;浙江人养牛,冬月严密关闭畜栏,铺上槁草,以免牲畜受冻。在晴和天气还要迁出耕牛晒太阳……据说在十月一日这一天,牛临水自照,若建交上没有糕,就要哭泣。
三、畜牧生产过程的习俗,这是牧民长期再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智慧的积累,例如自古就有“寸草铡三刀 没料也上膘”谚语。
牧业民谚:
一寸切三刀 没料也上膘
一猪肥三田 一年顶两年
一猪肥三田 一季顶三年
七十二行 不如养猪喂羊
人怕饿春 牛怕饿冬
人怕空肚酒 畜怕空肚水
人不得外财不富 马不吃夜草不肥
人作乱是钱作乱 牲口作乱是料作乱
刀快要加钢 马壮要料强
三分喂养 七分使
三刮三扫 顶住上料
三虎出一豹 九狗出一葵
三月羊瘦断肠 六月羊跳过墙
三月牛犊四月马 五月驴驹不敢打
寸草铡三刀 没料也上膘
马瘦毛长
马不欺母
马老牙黄 驴老牙长
天阴下雨长工歇 放羊小子造下孽
不怕百日用 就怕一日劳
文章来源:CFSNet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