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出版。15·6万字。
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进行系统探讨的著作,它属于历史民俗学的范围。岁时节日作为民众时间观念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真正理解岁时节日的本质及其传承变异情形,本书分溯源与鸟瞰两部分对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
溯源篇中利用历史文献、考古及民族志资料,对中国传统岁时观念的起源与岁时节日的早期形态进行了辨析,着重探讨了汉魏时期岁时节日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认为汉魏以前的岁时观念除了有较强的自然属性以外,它还有着浓郁的原始宗教性质与王权政治性质;汉魏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融铸的重要时期,民众岁时观念虽然部分地传承了上古的岁时观念,但其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岁时信仰中的世俗性质增强,岁时中的政治性质逐渐转向了社会规范的性质。汉代中期以后岁时节日体系开始形成。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有如下三点表现:第一,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岁时节庆;第二,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第三,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结论是汉魏以后的岁时节日有着与上古岁时不尽一致的意义,它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调节。
鸟瞰篇对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作研究性的评述,在岁时节日民俗的事象背后寻找它们的文化理路,以说明中国岁时观念的本质特性。自春节开始,直到腊日结束,一个节日一篇文字,在具体的节俗论述中,将民间的信仰、传说、仪式、社交娱乐、饮食等习俗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使岁时节日的民俗意义得到更鲜明、更生动的体现。
全书计有20万字,图片若干幅。
目 录
溯源篇:
一、上古岁时观念初探………………………………………………………1
原始岁时观念的萌发……………………………………………………1
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性………………………………………………2
二、汉魏民众岁时观念与岁时节日体系……………………………………15
汉魏民众岁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16
汉魏岁时节日体系的出现………………………………………………24
三、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40
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民俗节庆…40
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41
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43
结论……………………………………………………………………………47
鸟瞰篇
一、春节与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48
二、“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52
三、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57
四、祭墓与踏青——清明节与中国人的家族情怀…………………………64
五、“四月八,拜菩萨”——传统节俗与佛教文化………………………68
六、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端午习俗形态分析…………………………71
七、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76
八、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79
九、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82
十、菊花酒·茱萸佩·长寿节——重阳节俗漫话…………………………87
十一、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91
十二、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95
十二、醉司命——祀灶与民间信仰…………………………………………99
十三、腊鼓鸣 春草生——腊日民俗的时间意义…………………………103
余论:古今节日的比较与思考………………………………………………107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