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研究》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
  作者:《民俗研究》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5-21 | 点击数:517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总第175期)
目 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民族地区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与文化协同
———从北川大禹信仰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凝结
宣朝庆 高绮悦 5
夷夏互根:明清以降清水江下游地区“天地君亲师”相关信仰习俗考察 李生柱 18
盟亲祖先:国家血脉与民间血脉之结合
———以韩江上游合姓祠堂的亲属实践为个案
杨宇菲 31
     
学术前沿    
反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理由 施爱东 40
创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学派的新范式:以交流诗学为例 朱刚 55
“俗人所欲”的实践民俗学推论 户晓辉 70
     
有温度的田野    
“有温度的田野”二人谈 张士闪 [日]菅丰 陆薇薇 译 陈杭勋 整理 80
     
日本民俗类艺术论的研究史
———基于vernacular艺术视野下的回顾与展望
[日]菅丰(SugaYutaka)著 邬梦茜 译 陈杭勋 校 91
Vernacular与日本民俗学
———叙述当代学术史的尝试
[日]岛村恭则(ShimamuraTakanori)著 周丹 译 104
     
民俗观察    
广州泮塘五约端午龙舟习俗传承的微观社会史考察
———都市化背景下传统节日研究的一个尝试
彭伟文 112
异质化社会中如何“文明以止”
———北京大西山的龙王之灵与陌生人社区
鞠熙 刘嘉雪 126
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祝鹏程 136
珠江三角洲乡村社坛及其存续
———基于对顺德逢简村社坛的分析
吴重庆 尹苗 148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2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1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