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作者:朱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ISBN:9787507766264
作者简介:
朱刚,男,白族,1980年出生于云南大理,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少数民族服饰保护传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咨委;历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洛德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研究领域包括民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口头传统、民族学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实践: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独著)、《柯尔克孜族——新疆乌恰县库拉日克村吾依组调查》(合著)及《西方神话学读本》(合译)等。
内容提要:
非遗从一个新概念逐渐演变为民众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话题,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的探索过程。欲更好地理解非遗这一来自国际文化政策领域的意义指涉,就必须以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概念框架和术语体系为出发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厘清国际非遗保护的话语系统、历史脉络和实施机制。故2003年《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应当成为非遗保护这一跨学科实践的行动指引,进而通过推动各学科围绕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开展学科间对话,在各利益攸关方之间形成协同增效的多元行动方网络和伙伴关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换作出贡献。该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非遗教学中的指导性方法——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和循证方法(evidence-based approach)为凭,主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的演进轨迹、重要概念及发展趋势展开了系统性的探索。该书的重要特点在于其以《公约》和《操作指南》为依托所搭建的概念体系,辅之以历时维度的事件史参证和互涉证据提供,最终形成以保护为其开展系统研究的出发点,遵循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的话语体系,力图阐明国际法之于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影响、作用及意义。相关创见主要反映了中国民俗学会非遗工作团队(CFS4ICH)十年来的集体努力,作者作为该团队的辩论代表全程参与了2015-2017年间审查机构(Evaluation Body)的工作会议,并经教科文组织认证成为其全球能力建设战略中的一名《公约》培训师。因此,相关研究也具有了一种“亲历现场”的代入感,其中一些细节的考证呈现为证据链环时,更有了一种“来自内部”的视角优势。这对于既有的国内非遗研究格局而言应当是一种有益的话语实践。
目 录
序
第一章 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1
第二章 文化空间:从时空维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25
第三章 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9
第四章 事件考述:以《建议案》和《“代表作”计划》为中心67
第五章 历史钩沉:从马拉喀什会议到《“代表作”计划》的演进线索89
第六章 政策考察:以审查机构为中心的回顾、分析105
第七章 重要动向:由越南富寿省唱春项目名录转移引发的思考135
第八章 反思求变:以2003年《公约》名录机制全球反思专家会为中心的考察155
第九章 最新进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名录列入机制改革趋势的考察185
第十章 批判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批判遗产研究211
参考文献241
后记265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