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章(canto,蒙古语b?l?g):一般指长诗的一个章节或段落。这一术语原指游吟诗人的叙事长诗中一次可以吟唱完毕的一个部分。在史诗集群中,诗章是在形式和结构上相对独立,在内容上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故事的单元。
歌与歌手(song and singer): “歌”有广义和狭义的用法。它通常指歌唱行为或歌唱艺术。也指歌曲或诗歌。作为文学术语,“歌”与抒情诗有紧密关系。在诗学中,“歌”又以极为多样的方式与音乐发生关联,因而有很宽泛的涵义。“口头程式理论”的秉持者,在“歌”的名目下,囊括了史诗、民谣、抒情诗等多种有韵律和旋律的、可能有乐器伴奏的语言艺术样式。另一个相关联的术语“歌手”,则意指这些艺术样式的表演者。
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一般概念上的“传统”指世代流传的信仰、习俗、格言和技艺的集合。谚语、民谣、民间文学和各种迷信观念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也自有它们的传统。某个固定观念也可称为“传统观念”。文学中的传统成分意味着从过去承继下来的东西而并非作者自己的创造。从另外的意义上讲,传统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学程式整体的继承。在该论文中所用“传统”,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对译为“传承”或“传承文化”。在具体的语境中,它有时又指表演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不仅是指一位歌手在一次表演中的所有内容,或者是他的所有表演的内容,而且还包括那些没有叙述出来的由歌手和听众共享的知识。例如当歌手运用了一个程式的时候,该程式所隐含的意义往往多于我们从词典中所能得到的涵义。即使这仅是某个英雄的名字,或他的特性形容词,也会唤起特定听众对英雄的业绩、他的家庭、或是关于他的其他方面情况和特征的回忆,所有这些附加的涵义也包括在传统之中。另外,传统有时也指某个特定的研究范围,例如“卫拉特史诗传统”即是。
文本(text):任何释义或分析的对象都是文本。在英语和法语中,此广义“文本”常被称为“讲述”(discourse)。在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中,“文本”往往被认为是显形的、书面的,而“讲述”是声音的、口头的,故也有将其译为“话语”的。在多数符号学家那里,文本是任何具有一定释义潜在可能的符号链,不管是否由语言符号组成。因此,一个仪式、一段舞蹈、一个表情、一首诗,都是一个文本。而狭义的传统的text的意义,如一个作家的著作,一份文件等,则被称为“作品”(corpus)。上述文本是被表述面上的文本(utterative text)。因为任何分析对象都是文本,文本产生过程也可视为文本。在这个含义上,文本包括表述/被表述两个层面。而按口头程式理论的概念界定,文本是“表演中的创作”(composition in performance),这里是在口头诗学的形态学意义上理解“文本”的。
语境(context):广义的语境包含诸多因素,如历史、地理、民族、宗教信仰、语言以及社会状况等。由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内容、结构和形态的形成与变化,因而它们也成为解决传承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关联。田野意义上的“语境”是指特定时间的“社会关系丛”,至少包括以下六个要素:人作为主体的特殊性;时间点;地域点;过程;文化特质;意义生成与赋予。
语域(register):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variety),它与社会或区域方言(dialect)相对:在一个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里,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等社会因素也存在语言的变体,这就叫做“社会方言”(sociolect);而同一个言语社区里的每一个人说话也不一样,这种个人变体叫做“个人方言”(idolect),而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语言也不同,这种言语变体就叫做“语域”(register),有时也叫做“风格”(style)。语域可以区分得更细,如根据题材(话语范围,即field of discourse)可区分为渔业行话,赌博行话等;根据传递中介(话语模式 ,即mode of discourse)可区分为印刷材料、书信体、录音带上的信息等;根据正式的程度(话语方式,即manner of discourse)可区分为正式体、随意体、亲密体,等等。语域的变体规则十分复杂,现在往往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模式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说明语言变体对语言风格的影响及其体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和模式。在社会语言学中,将这类语言变体联系各种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而在现代语言学里,则把这类语言变体看成是一个系统。史诗这种古老样式所用的语言,往往有异于人们日常用语,因而具有史诗的语域。
口承性(orality):“口承性”在有些场合也用做“口头性”,它是与“书面性”相对的概念。通常指与口头传播信息技术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和规律。例如口头表述的基本特征是并置而非递进,聚合而非离析,充斥“冗赘”或者“复言”,以及保守性和传统化等等。
本文性(textuality):使“文本”成其为“文本”(而不单单是“句子的集合”)的要素――这就是“本文性”。其结构要素大体上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粘着性“(cohesion),“突出性”(prominece)以及“整体结构”(macrostructure)。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译为“文本互联”,“文本间性”,指文本间的互涉关系。也就是说,一切文学文本都必然是一种“互涉文本”(intertext);任何一个文本的存在根据都是以另一个文本为依存的存在。因此,重要的是文本之间的关系依靠批评活动而产生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