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作者:程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8-27 | 点击数:19071
 

  四、基于社区:能力建设和多元行动方的联合

  非遗为人们提供了持续感和认同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非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需要多元行动方共同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增加对非遗的理解和保护经验的积累。另外,紧急情况对非遗保护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基于社区的需求确认是所有保护行动的核心原则。《公约》的出台,使得原本附属于物质遗产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独立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作为文化主体的“社区、群体和个人”也被赋予了认定其非遗价值的权力。从赋权社区的基调出发,可以认为“社区、群体和个人”是《公约》的基石。没有社区对其非遗的表达和传承,也就没有保护的对象可言。非遗的“活态性”决定其保护必须要关注到整体的传承系统,这也意味着保护行动的主体指向了“创造、传承和延续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和个人”。只有在社区最大限度的参与下,被视为他们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得到过程性的活用和保护。

  《公约》对“保护”的定义为:“确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振兴。”以上九个保护环节构成了非遗保护的动态性过程。在《公约》提供的保护工作框架内,加入对紧急情况的考虑,要先从确认、立档和研究方面入手,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并在实践中与其他保护环节联动。

  一项对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中非遗项目申报材料的分析表明,很少有缔约国关注自然灾害对非遗的影响。对于那些最容易受到自然危害的缔约国来说,这种限制更为严重。2016年,世界风险指数通过将一个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程度与脆弱性进行指数化来计算风险,结果显示在自然灾害风险最大的20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没有任何名录项目,8个国家只有一个名录项目。日本和越南拥有的遗产项目数量排在所有缔约国的前列。然而在他们的30个遗产项目中,却没有提及与自然灾害有关的威胁或保障措施。与这一事实对应的是,急需保护项目申报表的第2节中,要求缔约国确定和描述“对项目持续传承的威胁”,在代表作项目申报表的第3节中,要求缔约国概述“保护措施”。然而,这两份表格以及相关的说明材料都没有特别要求或提示考虑自然灾害的过去、现在或潜在影响。

  在今后的清单编制工作中增加对此类项目的关注,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相关非遗项目的可见度,提高社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能让此类非遗项目在紧急情况下成为地方复原力的来源。

  社区在进行清单编制时,就应着手对非遗项目在紧急情况中的风险和存续力的相关数据进行建档。对于单个非遗项目来说,可以通过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灾难传记”(ICH-disaster biography)来记录它的存续力风险和可活用方式。这类传记需要类似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对项目展开长期的跟踪记录,并结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进程。这种建档方式的前提是认识到非遗的活态性,并把社区世代传承和传播非遗涉及的过程视为保护的重点。如此才能为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和活用提供更多详实的历史资料。

  目前,缔约国、社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缺乏明确和实际的指导,以使他们能在灾害语境下采取预测、记录、跟踪和保护非遗所需的措施。虽然《原则和模式》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总体上的行动方向,但是我们仍缺乏具体操作的经验。2010年发布的《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资源手册》(以下简称《世界遗产手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作模型。按照“知识共享的伙伴立场”,缔约国可以制定一本“非遗手册”,以共享紧急情况中保护和活用非遗的经验。在以《世界遗产手册》为范本的同时,这本“非遗手册”需要体现遗产的有形和无形部分的差别,例如非遗的活态性和过程性保护,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复杂背景下非遗的脆弱性,以便让保护行动更有针对性。

  行文至此,本文已经通过循证研究的方式梳理了教科文组织在紧急情况下是如何开展非遗保护的国际行动,以及形成了哪些政策性成果。从对非遗双重属性的认识,到确定基于社区的需求确认,再到《原则和模式》的制定,无不可以看出这一点。“活态遗产经验与新冠疫情”平台的案例让我们再次认识到紧急情况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非遗保护在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的文化政策推进,最终都要以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日常实践为基石。社区的能力建设功在日常,需要多元行动方的共同参与,其中也自然少不了学术界的参与。有些民俗学者已经身体力行地展示了,有必要在非遗保护研究中寻找学理和文化实践的对话与有机结合,“以自觉的方式履行学科公共职能”。对于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来说,灾害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和口头传统等相关的研究都可以、也都有必要转化为社区能力建设的强大资源。对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来说,只有居安思危,才能转危为机,本文所做的探索只是一个小的尝试。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下一条: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