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作者:李楠 陈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8-23 | 点击数:3817
 

   摘  要:中国戏曲产生、发展于民间,与这种民间性相伴而生的是戏曲的民俗性特征。民俗是人们活的生存状态,传统节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流行着演员演出应节戏、观众观看应节戏这样的独特庆祝方式。应节戏除了具有戏曲艺术的特性和民俗意义外,还包含着更广泛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节日;应节戏;戏曲文化学

  一、戏曲“遭遇”传统节日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这其中就包括各式各样的“洋节”被越来越多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所推崇。由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遭受不被重视的境遇,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与发展。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当中最典型的杰出代表,它将中国传统的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等的表演程式与艺术特征的优点集于一身,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民众最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娱乐方式,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民俗密不可分,每一个节日有其相应的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而戏曲演员唱应节戏、戏曲观众看应节戏,亦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过节唱戏的传统,是外来文化带来的“洋节”所不具备的,也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更是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不可抹杀、不可取代、不可淡忘的核心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引进来的外来节日,在概念上有一明显的本质差别,即中国的传统节日统统以农历即阴历为计算时间,而外来的各种节日,都以公历即阳历为计算时间。戏曲的应节戏自然是与前者同步。
  “应节戏”作为戏曲文化学中的一个特定概念,不知从何时叫起,但却始终流传于戏曲界当中。它指的是每逢节日,剧团特意演出与当下时令相匹配、相对应的剧目作为庆祝方式,特别是在传统的佳节期间,上演与之相关的吉祥戏、神话戏和新编历史戏。
  从观众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节日期间所上演的应节戏,大多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内心深处最朴素的美好愿望,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基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国自古以来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为其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尽管戏中所体现的各种美好思想,是戏曲创作者一厢情愿、可遇而不可求的,甚至也是戏曲观众自我满足、自欺欺人的,但这些毕竟寄托着炎黄子孙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盼和愿景。这种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无所谓好坏与对错,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节气时令,也随着农耕社会转变成工业化的后现代社会而逐渐淡化,这就使得戏曲与节日的关系,出现了一种生存上的“皮之不存、毛却焉附”现象。这是因为应节戏未必需要应节才上演,在一年当中平常的日子里,也可照样作普通商业演出,同样能获取可观的票房收人。今天,戏曲专业的人才,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每逢传统佳节,总有优秀的京剧演员及地方戏演员联袂演出的应节戏,可当成是他们对戏曲观众做的一次汇报性质的“期末考试”。而更多的情况是在电视上播出元旦戏曲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元宵节戏曲晚会、重阳节戏曲晚会、中秋节戏曲晚会等等。我们应当辨证看待各色的演唱会形式,一方面,这种名家名段的集锦演出,由于阵容强大,让观众大饱耳福;另一方面,单纯的清唱形式,不足以代表戏曲舞台上的活态演出。这种形式被某些专家批评,他们感叹京剧就剩下几段唱了。

  二、传统节日及其应节戏

  “应节戏”之所以“应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戏中所涉及的情节与节日有关;二是剧情本身与节日关系不大,但却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意味,能够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因而受到欢迎。前者由于是剧情上提到或涉及传统节日,所以剧情本身既可以是喜剧,也可是悲剧,观众也不会因为在节日里看到悲离场面的应节戏而平添负面情绪。他们欣赏的主要是戏曲的程式化表演,艺术性的娱乐功能远远超出思想性的教化功能。
  春节期间,上演最多的就是吉祥戏,这本身是清末皇宫贵族的消遣方式,彼时的戏曲艺人在此时节大多“封箱”休息。而后来这种应节戏又流传至民间,成为老百姓春节的精神必需品。
  某些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在春节的戏曲舞台上频繁出现,而在其他时令则演出较少。例如,京剧《青石山》是一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折子戏,完整演出也不过一个小时。而剧中却包含了正工老生吕洞宾、武生关平、武旦九尾玄狐、红净关羽、架子花脸周仓、丑角王半仙,其中吕洞宾和关羽的唱、王半仙的念、周仓的做、关平与九尾玄狐的开打,都很丰富。这出戏又名《请师捉妖》,即吕洞宾请关圣人捉拿九尾玄狐。它的吉祥意义在于破除妖邪,给新一年开个好兆头。
  另外,不同于《青石山》之类行当齐全的“群戏”,是由某些行当单挑的“歇工戏”,也是春节期间经常上演的。京剧中有大批歇工戏,它们的唱念做打成分不多,剧情也不复杂,但却是戏曲演员在学戏的开蒙时期所要掌握的必修课。例如,京剧《御碑亭》就是一出老生、青衣、小生合作的唱功戏,实际唱段也不繁重,但却有“金榜题名”的情节,所以又名《金榜乐》。我们翻阅元杂剧的相关史料,可知其最初名为《王有道休妻》,显然后者的名字不适合贴在剧场门口。《御碑亭》当中,最经典的一处舞台亮点,就是大团圆结尾时,全台演员全都穿着红色行头构成“满堂红”。京剧中经典的“满堂红”只有《玉堂春》的“三堂会审”和《御碑亭》的“团圆”,而前者又因谭鑫培的改革,将一位主审官的红袍改为蓝袍,所以目前只剩下后者一例“满堂红”,故而弥足珍贵。当年京剧大师杨宝森先生授徒程正泰时,第一出戏就是《御碑亭》,寄寓着杨先生盼弟子早日金榜题名的愿望。
  《黄金台》与《御碑亭》情况类似,剧中的看点也主要是老生的两段唱腔和丑角的一点儿插科打诨。说的是战国时田单救主的故事,与黄金毫无关系。当年也是为了满足观众招财进宝的心理,而将《搜府盘关》的剧名改成《黄金满台》,后来后者居然变成这出戏的代名词,不得不说这出戏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节日氛围。
  除了上述这些歇工戏以外,表演繁难的重头戏,也是春节期间戏曲名家的“撒手锏”。例如,京剧《定军山》是一出唱念做打都极为吃重的“靠把老生”戏,它对老生演员的演出功底有着巨大考验。其真正成为京剧的应节戏,是始自谭鑫培,并在那时将剧名更为《一战成功》。不仅如此,谭鑫培还开创了由“下场门”出场的先例。在旧时,戏曲舞台的“上场门”名曰“白虎门”,门楣上画有白虎,亦名曰“死门”;“下场门”名曰“青龙门”,门楣刻有龙头或是云彩,亦名曰“生门”。按照惯例,角色必从“死门”出场,“生门”下场。而谭鑫培为图吉利,改为从“生门”上场,“生门”下场,一时间传为佳话。笔者也是京剧老生演员出身,这出《定军山》,早已烂熟于心。所不理解的是,剧中人物黄忠里里外外都是“生气勃勃”,陪同他作战的副将颜彦,却依然从“死门”出场,岂不是必死无疑了?谭氏只顾自己,不顾配角,未免过于“自私”。当然这已是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先贤往事了。
  春节期间,为了上演更多的吉祥戏,不仅把剧名进行更改,有的甚至在演出结构上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例如,京剧《金玉奴》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本为《豆汁记》,下本为《棒打薄情郎》。平日一般是全本演出,批判和鞭挞了剧中人物莫稽的忘恩负义。而在应节演出时,只演出上半部分喜结良缘的场面,并将《豆汁记》更名为《红鸾禧》,凑成大团圆结局,巧妙地回避了后面的不团圆。
  另外,春节期间的应节戏与其他节日的应节戏,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春节前后,在戏曲班社中有一个“封箱”与“开箱”的仪式。“封箱”时,戏曲班社总要上演大合作的剧目来答谢观众,这其中最主要的大轴剧目多为反串戏,如反串的《叭腊庙》、反串的《法门寺》等。反串的演员也需要行当齐全,这样才能够做到完整的“不对号”人座。一方面,这种反串演出,要求戏曲演员一专多能;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戏曲名家在反串中有着更精彩的出人意料的展现,所以一些反串戏的某个固定人物角色,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那些戏曲名家的得意弟子,也效仿乃师的独门绝技,一时传为佳话。
  从广义上说,所谓“反串”,不仅是生旦净丑之间的跨行表演,它还包括台上演员与场面伴奏相互间的反串。这是因为戏曲界的许多名家,是多才多艺的,对于文武场的研究,亦是深情熟稔的,他们的伴奏绝技,时常令人惊叹,所以,他们在舞台上与琴师、鼓师的合作,是浑然一体的。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戏曲界的反串戏,不包括曲艺界在节日间反串表演的戏曲剧目。因为大多数曲艺演员有戏曲表演的功底,他们也经常在重大节日反串合作戏曲的传统戏,而这种演出形式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应节戏的概念范畴。
  在春节的最后一天即元宵节,经常上演的京剧剧目是《遇皇后·打龙袍》。这出戏是老旦与花脸合作的重头戏,唱段颇多,深受欢迎。而它之所以应节,就是因为剧中包公在正月十五故意安排灯官给不孝之子赵祯皇帝看一连串不孝之子的花灯。
  过去不少京剧名演员不满足元宵节缺少应节戏的状况,所以像是梅兰芳先生就创排了《上元夫人》《春灯谜》等新编戏,荀慧生先生也曾创排《元宵迷》等新编戏,这也与幕后文人捉笔操刀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但这些应节戏并未流传很久,时至今日,大多只剩下一个好听的名字而已。不过这当中的深层次原因,却是剧种本身的属性造成的。京剧作为国粹艺术,雍容华贵,方方面面无不渗透出宫廷化、贵族化的气质,因而它不适合演出元宵节观灯的故事情节。
  而南方的黄梅戏,却在这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它本身就以“三小戏”为主,所以黄梅戏传统戏中有一重要篇目就是《闹花灯》,是小丑与小旦合作的重头戏。解放以后,戏曲界响应国家的文艺方针,不能在劳动人民的脸上画豆腐块以示丑化,也不许在戏曲舞台上宣扬封建迷信。王少舫先生遂重新整理了该剧,将丑行改为生行,并精简剧中唱词,把京剧的身段融人到观灯的情态当中,又将剧名改为《夫妻观灯》。他还将与自己合作多年、又是自己胞妹的搭档王少梅,替换为严凤英,将此剧拍成黑白电影,为后世留下珍贵资料。黄梅戏中类似的花腔小戏数不胜数,其发展离不开王少舫先生这代人的倾力浇灌。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民间俗语,民间有“不到二月二不剃头”的习俗。因为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发犹如砍头。“二月二”的应节戏是《彩楼配》,剧中人物王宝钏正是在这一天将绣球抛给乞丐花郎。这出戏作为折子戏,是全本《红鬃烈马》的开头部分,如今上演不多。
  而《红鬃烈马》后面的几折戏,则屡屡出现于戏曲舞台,特别是因《武家坡》中有一句“八月十五月光明”的唱词,遂成为中秋节的应节戏。就连“八月十五”这一段唱腔,也成为每年中秋海峡两岸举办的京剧演唱会的必有曲目,它与晚会舞台的背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映成趣。
  而中秋节的应节戏,最经典的莫过于《龙凤阁》,它包括《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折戏。虽然这出戏最终以国太杀死亲生父亲作结,算不上喜剧或吉祥戏,但忠臣得以平反、奸佞终被处置,却正发生在八月十五的大团圆日子。剧中老生、青衣、花脸三人轮番演唱,让观众欣赏地如醉如痴,也是内行戏迷最为喜爱的剧目之一。在旧时,戏曲观众进剧场看戏,不说“看戏”,而说“听戏”,“大·探·二”这样的经典剧目,始终是其首选。同样是中秋应节戏的《龙凤呈祥》,是一出行当齐全、表演较为简单的“大杂烩”式的“栓角戏”,说的是刘备招亲的喜剧故事。内行戏迷未必过分青睐此剧,因此民间流传有“听戏要听《龙凤阁》、看戏要看《龙凤呈祥》”的说法。
  除了上述传统节日及其相应的应节戏外,其他节日也有精彩的应节戏。例如,清明节上演《打侄上坟》,是规劝读书人用心上进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剧目。与清明节紧挨着的寒食节,本身的应节戏《焚绵山》,虽技术性极强,但故事性却较弱。然近年来,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又将此剧整理、改编恢复上演,使得一出差点失传的旧剧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除此,在中国式的情人节,即“七夕”佳节,更有各剧种的应节戏,如昆曲传统戏《长生殿》中的《密誓》一折,京剧传统戏《太真外传》中的《乞巧》一折,同是讲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然“一菜两吃”,各具特色。而叙述七夕节本身来龙去脉的,既有京剧的传统戏《天河配》,也有黄梅戏的新编戏《牛郎织女》。这里又不得不再次提到王少舫前辈,他为了使影片更具观赏性,自己主动退居二线演出配角金牛星,让风华正茂、英俊潇洒的黄宗毅饰演牛郎,与严凤英合作。然戏曲观众有其独特审美情趣,这出戏牛郎的唱腔并未流传开来,反倒是金牛星为数不多的几段唱腔广为传唱。
  我们说《牛郎织女》是黄梅戏的新编戏,针对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今天看来,它是一出标准的传统戏。与之类似的是京剧《白蛇传》,20世纪40年代,它由田汉执笔创作,李紫贵执行导演,谢锐青、刘秀荣、朱秉谦等演出,当时名为《金钵记》。后几易其稿,成为经典的传统戏,更是端午节的应节戏。京剧本身就有关于雷峰塔传说的剧目,名为“金·断·雷”,即《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其中《金山寺》除去开打,还要唱曲牌;《断桥》要唱纯粹的昆曲;《雷峰塔》要唱京剧[反二黄]。梅兰芳、张君秋等艺术家,一直按照这一传统进行演出,不带有前面“端阳酒变”的情节,因此不成为应节戏。田汉本则将故事补充完整,除去原班人马,更有杜近芳与叶盛兰、李炳淑与陆柏平等不同版本。

  三、节戏——当代戏曲的互动

  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分析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应节戏一直是与时俱进、而又“移步不换形”的。一成不变的“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无疑会给观众造成熟而生厌的烦感情绪和抵触心理,哪怕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着相同的节日,人们也不愿意看到陈旧不堪的腐朽艺术形式,而是希望看到既符合传统规律,又符合当下欣赏需求的“半新不旧”的艺术。
  这其中就必然引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作为戏曲的固有观众群,也就是真正懂戏的内行戏迷,他们对于戏曲的热爱是由来已久的,他们不等节日的到来,也照样会寻求机会欣赏戏曲的演出。相反,没有新鲜亮点的应节戏,是不足以引发他们的购票观看欲望的。这就要求戏曲从业人员,对传统剧目进行推陈出新的再加工创作,否则,连人带戏都会遭到时代的淘汰和遗弃。二方面,很多欣赏应节戏的观众是初次接触戏曲艺术,他们或许会被戏曲舞台上精彩绝伦的、美不胜收的表演形式所折服。但在节日过后,他们是否仍然能怀着闲情雅致再次光临剧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戏迷,却是需要考虑的。如果能通过应节戏的演出,把一部分凑热闹、看热闹的普通观众,变成真正喜爱、甚至痴迷戏曲艺术的铁杆粉丝,那对于戏曲艺术来说,绝对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由此,笔者联想到两个问题:一是今后的戏曲创作,是否可以从应节戏的传统戏中,吸取点营养呢?因为时下各种为了争夺奖项而拼命制造的新编戏,在艺术价值上远不及那些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这其中原因很多,不排除有戏曲演员的浮躁情绪。所以,我们希望“应景戏”也能像“应节戏”一样,历久弥新。二是戏曲界究竟应当如何继承传统。以应节戏为例,不该是单纯的继承演出习俗,更是应该重点继承艺术本体。中国的传统不少都蕴含在戏曲的传统戏当中,不管是忠孝节义的高尚思想品质,还是某些落后的庸俗化社会心理,在传统戏中都能找到原型。如果仅仅是支离破碎的沿袭着某些戏曲民俗,而不在唱念做打上下一番苦功夫,那么,戏曲的前景,是令人堪忧的。
  著名戏曲研究专家刘文峰先生曾这样讲到:“世界上任何一种戏剧形态都不如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风俗关系密切。中国戏曲是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的,又是伴随着民间风俗成熟和发展的,民间风俗为戏曲艺术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戏曲艺术又为民间风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应节戏作为戏曲艺术的一种文化现象,亦是民俗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且它的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这项课题的本身。

  (李楠: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陈琛: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文章来源:《节日研究》第四辑)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于佳卉】

上一条: ·[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下一条: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