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作者:李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8-23 | 点击数:3064
 

 摘   要:中国戏曲生成、发展于民间,与地域民俗、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融酬神、祭祀、文娱、贸易等各种活动于一体,是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节庆时令戏是民间每逢时令年例、佳节神诞举行的演戏活动。它不只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而且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得到广泛地分布,共同构筑起中国多元的民族时令戏传统。

        关键词:节庆;时令节庆戏;民族时令节庆戏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均是始自远古并经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而成。中国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与宗教观念,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与经验,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庆是一种生发、流行于民间的集体庆祝活动,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民俗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项,其内涵十分丰富,具有集体性、规范性、地域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由于民俗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事项,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从而形成了民俗传承中的集体性特点;民俗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旦产生很难改变,它约束着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方式,这是民俗的规范性特征。民俗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特征是地域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呈现出纷纭复杂的色彩。民俗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世代相袭的特点,具有超稳定的文化结构,是为民俗的传承性特征。民俗的传承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流传,二是流行。流传是指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历史的、纵向的概念;而流行则是指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地理的、横向的概念。

  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乞巧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送灶节、除夕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日与宗教仪式的关系,则表现得更加直接。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彝族的虎节等,迄今仍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内容。宗教祭祀仪式是通过向神灵祈祷,以寻求精神的寄托,追求世俗的功利。它是人神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试图通过人们的苦苦诉求,以获得神灵的怜悯与恩赐。祭祀仪式一般都有固定的祭祀对象,这便是人间供奉的各种神灵,如土地爷、龙王爷、药王爷、送子娘娘、玉皇大帝等。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多样的民间习俗,在广大的农村城镇,戏曲演出便是多在岁时节令中进行。由于戏曲演出活动必须集结大批观众,但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乡村,若要在同一时间把大多数人集中起来,只有凭借世代传承的民间节日才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因此在我国文化史上,通常是戏曲演出依托于民间节日,民间节日伴随着戏曲活动。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生成,又伴随着民间习俗而逐渐成熟。譬如中国戏曲发生时的宋金杂剧《目连救母》,就是一个脱胎于民俗活动的节目。当时北宋都城开封的表演艺术家们以佛经中目连救母的劝善故事为契机,将民间的说唱、装扮、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在中元节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此后,“七夕”至中元节举办盂兰盆会,演目连戏成了各地的一种传统习俗。
  在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时间里,中国民间有自农历正月至腊月一系列的民间节日,如正月的元宵节、三月的清明节、五月的端午节、八月的中秋节、九月的重阳节等,在这些节日里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演戏即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明节前后,是中国北方农村举行传统的春祈赛社的时期。春祈一般以村社为单位,集资聚会举行隆重的祭祖、祈神仪式,同时举行数天的戏曲演出活动。端午节时期,民间有饮雄黄酒、吃粽子、竞龙舟、演戏的习俗,竞龙舟为南方水乡人民的风俗,在北方少水地区则有演戏的风俗。中秋节是阖家团圆、庆贺丰收的日子,民间有做月饼、办灯会、赏月和演戏的习俗。戏曲艺术通过民间节日这一媒介得到了广泛传播,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和广场聚戏的演出声色交汇一处,其时广场上人声鼎沸、旌旗招展,舞台上锣鼓喧天、花团锦簇,渲染和制造出一派绚烂、热烈的节庆景象。
  中国戏曲生成、发展于民间,与地域民俗、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年四季的节令戏,穿插其间的庙会戏、堂会戏,以及与之相关的宗教祭祀仪式剧,构成了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戏曲演出依附于世代相袭的民俗活动,既体现于应时随俗的民间戏剧演出,又混迹于神人祭拜的宗教祭仪,它融酬神祈愿、文化娱乐、人际交往乃至经济贸易于一体,是一种既娱神又娱人且与民间风俗融为一体的群体文化活动。由于戏曲演出多伴随节日时令、酬神祭祖、生辰寿诞、婚丧嫁娶、乔迁新居、职位高升等民俗活动,因而形成了时令戏、庙会戏、还愿戏、祭祖戏、寿诞戏、喜丧戏等不同种类。下面仅就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时令节庆戏,作一简要的描述。
  时令节庆戏,是民间逢时令年例、佳节神诞举行的演戏活动,借以娱神、悦人。这些时候的演戏活动,统称演“时令戏”或“节庆戏”,如元旦戏、迎春戏、灯戏等。时令节庆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我们今天仍在秉承的重要节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它们至迟在汉代就已定型,期间尽管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练,但其中的主要内核与功能,几乎都没发生重大改变。这些节庆习俗以世代相袭的方式传承下来,时令戏也就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经历代艺人的不断精琢细磨,艺术上日趋完善丰富,成为了各地剧种的保留剧目,深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一、汉族的时令节庆戏

  旧时北京的时令戏,称作“应节戏”,源于清室宫廷中的月令承应,宫中演出名曰“月令承应”,宫外演出便名曰“应节戏”。北京的应节戏,在清末民初已很风行,每逢各种节令,各戏班或重排宫中旧有的节令承应戏,或据与节日相关的故事进行改编,适时在茶园、剧院等场所进行商业演出,广受大众欢迎。譬如每年农历正月元旦,系古俗大庆大祭之节日,民间以为“新正”,京城的戏班必演元旦戏。上海地区也有岁时节令演剧的习俗,如每年农历正月元旦至十五元宵节期间,地处豫园城隍庙之戏楼,例有大张戏乐之举。市人习称正月初一至初十所演之剧为“春台戏”,自正月十三至十八所演之剧为“灯头戏”,多于通街闹市舞狮子、舞龙灯后开锣演剧。常演的灯彩戏有《斗牛宫》《洛阳桥》《梵王宫》《春灯谜》《元宵谜》《闹花灯》《瞎子逛灯》等。在广东潮语地区,除传统的八大节日外,从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戏(上元戏)开始,接下有二月拜神戏,三月妈生戏,五月龙船戏、关爷生戏,六月敬神戏,七月施孤戏(中元戏),八、九月拜神戏,十月初至十二月二十四日的谢神戏等,几乎一年之中都有演戏活动。演出配合潮俗的节日祭祀,大都在农村广场演出,往往通宵达旦,极为热闹。如关爷生戏,是在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为关羽诞辰这一天演出,举凡有关帝庙的地方都有隆盛演出,演出剧目内容相当广泛,但其中必有《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颂扬关羽的戏出。
  由于我国春节假期时间最长,因而其间的演戏规模也最大。农村一般多由乡镇自乐班演出,也有出资雇请职业班社演出的。戏班每逢农历正月开箱唱戏,在演戏的同时还配合玩龙灯、划彩船、跑竹马、踩高跷、闹社火、扭秧歌等娱乐活动,祝愿是年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如迎春戏,在立春前后几日,中国南北各地都要进行隆重热烈的迎春活动。届时,戏班演员不仅要化妆参加迎春的仪式,还要参加游行队伍到官僚士大夫家去慰问致贺,并在官府前的广场或衙门的厅堂演出与迎春有关的剧目,常演剧目多为《渔樵问答》《小放牛》等。又如唱灯戏,四川农村的花灯班子,一般于正月初二至十五期间,在各家场院拜年演出,有起灯、开财门、贺灯、演灯戏、送灯等程序及仪式;湖南农村演灯戏,伶人执灯出队摆“天子万年”“太平天下”等字,每摆成一字,唱时令小曲一支;陕西农村多演喜剧色彩浓厚的小戏,如《打草娃》《十八扯》《喜哥接妹》《夫妻观灯》等。最热闹的日子当数正月十五元宵节,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农历正月十五日夜,街市相对张灯,击锣鼓,妆歌台,扮演戏剧为乐,喧阗达三日夜,称为‘闹元宵’。”

  二、藏族的时令节庆戏

  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历史传承了许多与宗教相关的藏历节庆假日,如藏历正月的新年、四月的萨嘎达娃节、七月的雪顿节、八月的望果节、十月的燃灯节等,其中最负盛名、享誉世界的节日,则是藏族的“雪顿节”。“雪顿”是藏语译音,原意为“奶酪宴会”,于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节由宗喀巴大师于公元14世纪创始,原是一种纯宗教文化活动,宗喀巴创立藏传佛教格鲁派时,制定比较严格的戒律,规定僧尼从藏历四月至六月都要集中于室内研习修行,称为“夏令安居”;到藏历六月底七月初开禁,喇嘛们才得以出寺活动,寺院给僧众招待酸奶、白糖、米饭,并允许在林卡中歌舞游乐。这时各户农牧民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除自己食用外还要敬献佛寺僧侣,僧俗民众欢庆奶酪盛宴,雪顿节由此形成。
  公元17世纪,西藏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时,由于五世达赖洛桑嘉错的提倡,正式形成每年雪顿节期间以奶酪招待僧俗官员并要举行藏戏会演的习俗,被称为“哲蚌雪顿”。开始时来的戏班不多,只在拉萨哲蚌寺的噶丹颇章院子里演出。到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设立一僧三俗的噶厦政府,协助达赖处理政教事务。噶厦政府派出职管布达拉宫内务的“孜恰勒空”官员,负责组织、管理藏戏演出,包括规定、审查演出剧目等。自此以后,每年雪顿节应召戏班逐渐增多,可连演五、六天的戏,演出地点也改在新建的罗布林卡内。至20世纪上半叶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时期,雪顿节藏戏演出已形成一定规模,每年固定有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风格的12个著名藏戏班子和艺术表演团体云集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演出《诺桑法王》《朗萨雯波》《文成公主》《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届时噶厦机关放假停止办公,全体僧俗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达赖喇嘛看戏。罗布林卡也破例敞开大门,农牧民群众,各阶层僧俗,包括朗生奴隶、妇孺翁妪,皆可进去看戏。与此同时,西藏各地的藏戏班子和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如热芭、谐钦、喇嘛嘛呢、格萨尔说唱等,也都活跃起来,纷纷拉场结幔组织演出。农牧藏民们纷纷倾家出动,带上干粮、帐篷,跋山涉水赶场观看演出。一个大型传统剧目,往往可以连续演出三五个昼夜,藏民在高兴之余,还会拉起圈子、点燃篝火,以雪山、森林、峡谷、急流为天然布景,自演藏戏、歌舞、杂技等短小节目,人们通宵达旦、恣意狂欢,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由于雪顿节逐渐从宗教活动,走向世俗化,增加了上演藏戏的内容,为此雪顿节又有“藏戏节”之称。通过雪顿节这一藏族特殊的节日,藏戏从原来只能演出剧目片断发展到演出整本大戏,从最初少数几个基本唱腔发展到比较定型化的近百种唱腔,从早期模拟生活式的简单表演发展成以唱为主兼有诵、舞、表、白、技、艺等各功的程式表演,逐渐使藏戏衍变成为歌、舞、剧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雪顿节现已成为西藏一个规模浩大、剧种诸多、流派纷呈、风韵各异,又独具雪域神地特色的民族戏剧艺术节。

  三、壮族的时令节庆戏

  壮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陇端节、铜鼓节、妈拐节、牛魂节、花朝节等。一般壮族节庆多以村寨为中心举行,但有些大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歌圩,则规模宏大,横跨数州县,成为壮族全民性的节日。“歌圩”,壮语意为“出野外玩耍”,原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以壮族群众相互酬唱为要内容,犹如唱歌的集市,故被称之为“歌圩”。三月三歌圩日,在广西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民间歌手刘三姐而形成的纪念性节日。歌圩是壮族男女青年的盛会,他们通过机智的对歌寻觅自己的意中人,也可分单列组相互对歌打擂,以难倒对方为胜,并不时插以戏塘调笑之词。歌圩期间,还有演壮剧、舞彩龙、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耍鸡技等各种文娱活动。每逢此节来临,各村寨的业余演员们便会相聚一处,粉墨登场上演几天壮剧。十里八乡的群众和四面八方的游客,也会云集壮乡前来观看,共同感受民族的风情和节日的快乐。
  而在云南,壮剧常在“陇端节”演出。陇端节是壮族人民的另一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始,持续三天,主要活动有物资交流、男女社交和文化娱乐,壮族群众称作“赶陇端街”。届时演壮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代表剧目有《侬智高》《螺蛳姑娘》等。一般陇端街赶几天,壮剧就会演几天,而且是日以继夜地搬演。这是因为若无戏班演戏,就会无人赶街,由此群众中流传着“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说法。云南富宁县剥隘有一文人看过壮剧演出后,曾书赠楹联一副,上联为“生铁也是铁熟铁也是铁听见铁锤响哪知铁打铁”,下联为“台上也是人台下也是人听见锣鼓响原来人看人”,成为民间壮剧演出热闹景观的真实写照。
  在壮族聚居的一些地区,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和月末,还有举行铜鼓节的习俗。壮族人民酷爱铜鼓艺术,在一些盛大活动中常敲击铜鼓进行艺术表演。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古代主要被用作祭神时的法器,平时多藏于洞穴中予以珍藏,后逐渐成为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击鼓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聚众议事,而且还可以作为战争中号令军队的号角,具有鼓舞斗志、威慑敌人的神秘力量。此外,铜鼓还被视为贵重财物,是贫富贵贱的标志。直到明清以来,铜鼓才作为一般的娱乐乐器,用于各种民俗活动及戏曲演出的伴奏。时至今日,虽然人们对铜鼓的依赖和崇拜已大为改变,但在民俗活动中仍能找到铜鼓文化的影子,如壮人崇拜太阳,敬蛙神,在铜鼓节、蚂拐(青蛙)节等节庆期间,铜鼓都会被作为最常见的乐器使用。

  四、侗族的时令节庆戏

  侗族信仰多神灵的原始自然宗教,崇尚“万物皆有灵”的观念。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林王节、赶社节、花炮节、祭牛神等,具体日期因地各异。如吃新节多在农历七月,其时旱稻刚熟,家家户户都要做新米饭,以新米饭和鸡鸭鱼酒供奉祖先,并演唱侗歌、侗戏,举行斗牛活动。每年三月三的花炮节,更是侗族人的重大节日,除了抢花炮外,还有演侗戏、唱彩调、吹芦笙、跳踩堂、对山歌等文体活动。
  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位处重峦叠峰、树木繁盛的山谷。最能体现侗族建筑艺术风格和水平的,当属寨内的最高建筑——鼓楼。侗族民间有“建寨先建楼”之说,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鼓楼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它高高耸立于寨中,巍峨庄严、秀丽玲珑、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聚会的场所。特别是逢年过节,侗族人民聚集在楼前广场上唱侗戏、跳踩堂,故有“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之说。“跳踩堂”即侗族最有名的“多耶”舞,其形式为一唱百和的群众性歌舞,多在春节等喜庆节日里表演,一般在鼓楼中或楼旁的土坪上进行,参加人数可多达数百人。表演者手拉手或手搭肩围成一圈,随歌声节奏踏步徐行,身体也随脚步的起落而摆动。踏歌时一人领唱,众人只重复歌词末尾三个音节,或只唱“耶哈耶”“呀罗耶”等衬词,整个舞蹈场面热情洋溢,充满团结、吉祥的欢快气氛。
  侗戏的演出亦多在鼓楼进行,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的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及本寨子的会期等,同时伴随有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演出多为业余性质,演出团体是以村寨为单位组成的民间业余或半业余班社。规模大小不一,一般为一二十人,有戏师父、歌师父、演员和伴奏人员。歌师父负责教歌,戏师父除教歌外,还负责排戏,演出时则“掌簿”提台词,实际为戏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民间戏班的成员多为农民,他们平时务农,农闲或节日时演出,一套锣鼓、几件道具,就地借几件衣服便可演出三、五日。一个戏班所会剧目不多,少则一、二个,多则四、五个,而且互不传授,因而即便同一剧目,各戏班的演法也不尽相同,常演剧目有《珠郎娘美》《梅良玉》等。侗戏班一般多在本寨演出,但也常以“月也”的形式接受邀请,到别的村寨演出。侗族寨与寨之间有进行集体交往的习惯,称“月也”(侗语做客之意)。以侗戏作“月也”演出,即称作“月也戏”。一般是先期约好演出日期,戏班每到一寨,主寨群众都会盛情款待,欢度三至五日方散。

  五、白族的时令节庆戏

  白族的节日颇多,除与汉族相同者外还有一些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节日,如三月街、火把节、绕三灵、耍海会、渔潭会、栽秧会、拜日望、石宝山歌会等,一年中几乎月月都有民族的节日。其中最隆重的是三月街节,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三月街又名“观音市”,与白族信仰佛教有关。相传南诏细奴罗时,观音菩萨于三月十五曾到大理传经,由此每年届时,善男信女们便搭棚礼拜诵经祭之,遂使三月街成为宣讲佛经的庙会。由于大理地处交通要道,古云南信佛者甚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逐渐演变为滇西地方贸易集市和街期节日,除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外,还举行戏剧、歌舞演出与赛马、射箭等文体活动。白族的另一个盛大节日是火把节,传说为纪念白族的英雄本主“慈善夫人”(又称“白洁夫人”)而设。因彝、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传统节日,故又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火把一柱,村口则立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并书写一些吉祥祝语。随后村民们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一周,以表驱除虫害。火把节期间,也会有戏剧、歌舞等文艺演出。
  白剧的前身是吹吹腔,旧时吹吹腔的演出,主要依靠业余班社,为季节性、自娱性的民间组织。演出多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耕种农事等民俗活动中进行,如赶三月街、火把节、绕三灵、祭本主、田家乐、打秧官、春王正月、闹棚、贺灵等。三月街与火把节是民族的盛会,而闹棚、贺灵则是家庭办喜事或丧事,届时都要请吹吹腔艺人前来演唱。打秧官、田家乐、春王正月等活动,是在每年春季栽秧前后举行,这与白族尤为重视水稻生产有关。打秧官流行于大理,扮演秧官、差头等角色的人,在田间以演唱吹吹腔的方式,专门审问、处罚不愿劳作的闲人懒汉;田家乐流行于洱源,艺人装扮成渔樵耕读及秧官等角色,到白族各村寨去演唱吹吹腔;而春王正月,是吹吹腔艺人扮成县官、衙役等角色,到寨子里表演设法堂,审问在正月间生孩子而妨碍栽插的人,并要其承认错误、接受惩罚。建国后,白族的戏曲剧种吹吹腔与大本曲合流为白剧,并成立了专业剧团,他们创作改编了许多优秀剧目,如《望夫云》《杜朝选》等,演出于各种时令节庆活动中。

  六、傣族的时令节庆戏

  傣族信奉南传佛教,他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都明显受到佛教的影响。傣族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亦多与佛教活动有关。泼水节为傣历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最为热闹的节庆日。一般在每年的4月13至15日之间举行,历时三天,有泼水、堆沙、斗鸡、丢包、赛龙舟、放高升等各种活动,还有歌舞、戏剧等文艺节目的演出。届时人们尽情欢乐、相互泼水,以水表达彼此美好的祝福。傣族人民爱水、敬水,认为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故傣族也被人们称为“水的民族”。
  傣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尤以音乐、舞蹈、戏剧最为闻名。傣族音乐中最具民族风情的是情歌,一般在傣族传统民俗“串姑娘”时演唱,其曲调缠绵委婉、优美行情。傣族最为流行的舞蹈当属孔雀舞与象脚鼓舞,这是因为有“孔雀之乡”“白象的乐园”之称的傣族地区,生长着许多美丽的绿孔雀和雄壮的野象,而傣族人民对这两种动物格外喜爱与崇拜的缘故。傣民认为孔雀温和、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认为大象威武雄壮、神圣不可侵犯,是民族尊严和精神的象征,以跳象脚鼓舞张扬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傣族戏剧是在其民族文学、音乐、舞蹈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孕育、演变而成,代表剧目有《千瓣莲花》《娥并与桑洛》等。傣剧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而深受傣族群众的喜爱,故有“唱了傣戏,赶走瘴气”“唱戏唱得好,媳妇就好找”等谙语流行。
  每逢佳节集会,都会有傣剧班社活动的身影,倘若没有傣剧演出,也就失去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历史上傣剧曾得到傣族上层社会的支持,因而是否拥有傣剧戏班,甚至还成为土司府财富的标志之一。故而,傣族民间流传有“土司无戏无面子,赶摆无戏不热闹”之说。每年正月十五,傣剧班还要到土司署参加“开印”大典演出。行开印大典时,仪式十分隆重,仪式之后,按惯例必须要演戏庆祝。演出开始前,先由一位主要演员唱念祝福性的贺词,祝愿主人吉祥平安,演出顺利成功;然后顺序演出《封侯挂印》《八仙过海》和《三圣归天》三出吉庆戏,以感谢先祖为后代子孙带来的幸福与安康。

  七、其他民族的时令节庆戏

  除上述藏戏、壮剧、侗戏、白剧、傣剧等民族戏剧外,我国还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彝族、满族、佤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戏曲剧种,如蒙古剧、维剧、苗剧、布依戏、唱剧、彝剧、新城戏、佤族清戏、毛南戏等,他们与汉族戏曲共同建构了庞大的中国戏曲王国。
  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除有与汉族相同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一些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如布依族的牛王节、六月六、查白歌节,彝族的插花节、三月会、虎节;苗族的苗年、四月八;佤族的新米节、新水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维吾尔族的“诺鲁孜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每逢佳节假日,人们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到平坝、广场,尽情地玩耍欢乐。在这些民族节日里,除有歌舞、体育表演并伴随一些祭祀活动外,间或也有戏曲剧目的演出。如布依戏的演出,即是伴随着时令节日和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进行;蒙古剧的演出,一般也是与节庆、宗教、喜筵、出猎、征战等活动相随伴。又如彝剧是建国后新生的少数民族剧种,并建有专业剧团在彝族的插花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里,彝剧与彝族音乐、舞蹈一样,是不可或缺的表演内容。这些民族节日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民族的文化习俗活动,成为以节日为主体的歌舞、戏剧盛会,显示出广泛的群众性、地域性、时令性和竞赛性。
  建国后,这些民族剧团、班社活跃于城镇乡村,除日常经营性演出外,也参加政府举办的一些庆典、汇演活动,但演出时令节庆戏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民族时令戏在节庆期间演出,因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往往更受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如苗族的戏曲剧种有湘西苗剧与广西苗剧之分,它们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创建形成。湘西苗剧的首创剧目《团结灭妖》,广西苗剧的代表剧目《友蓉伴依》《哈迈》,都曾在春节期间作广场演出,其时苗民奔走相告、鼓掌相庆,四下观众竟达上万人之多。由此可见,节庆假日为时令戏提供了最佳的演出平台,而时令戏又为节庆假日增添了丰富的演出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营造出红火热闹、喜庆祥和的节庆氛围,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时令戏的兴盛与发达。
  
(李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文章来源:《节日研究》第四辑)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于佳卉】

上一条: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
下一条: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相关链接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高健]时间起点、时间跨越与时间压缩
·[马晴]从食俗到节庆·[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
·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张多]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
·[王优]文旅结合下县域非遗节庆旅游发展协调研究·[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
·[毛巧晖]遗产化与民俗节日之转型·[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周书云]顺德“饮灯酒”节庆地方性变迁探究·[钟梦迪]松阳县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