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从民间文学到民间文艺学——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结构体系
第四节 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
第二章 民间文艺学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学”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兼具文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人民本体论”:民间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
第三章 民间文艺学的理论来源与跨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来思潮对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艺学理论的本土资源
第三节 接续民间文艺的伟大传统
第四节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跨文化研究
第四章 民间文艺学文体论
第一节 文体的地位与文体学学术史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艺文体的分文体研究
第三节 文体的文化本质与形成过程
第四节 语境概念下文体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世界文学视域下文体学的新发展
第五章 民间文艺传承论
第一节 传承与乡土社会背景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传承主体
第三节 民间文艺传承的类型
第四节 民间文艺传承的机制
第五节 民间文艺传承的分文体研究
第六章 民间文艺审美论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审美特质的多维表达
第二节 审美的日常生活转向
第三节 审美意识的结构层序
第四节 民间文艺作品鉴赏
第七章 民间文艺叙事论
第一节 口头叙事
第二节 身体叙事
第三节 图像叙事
第八章 民间文艺资料学
第一节 民间文艺资料学概述
第二节 民间文艺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田野作业
第四节 民间文艺资料搜集、整理与应用个案研究——以碑刻资料为例
第九章 民间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路径、问题及原则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第三节 民间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具体方法
第十章 民间文艺学研究前沿动态
第一节 民间文艺理论研究
第二节 民间文艺分文体研究
第三节 民间文艺专题研究
附录一 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附录二 刘勰《文心雕龙》民间文艺体系建构的开启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时值清明过后,山西大学的校园姹紫嫣红,满园春色,我趁着到家属楼下打水的间歇,用手机拍下了美丽的风景。今天也是山西大学发现疫情,太原市对全校小区和家属楼实行封控的第十天。研究生被隔离在宿舍,教师锁定在家里,对一般人来说是最为煎熬寂静的时期,对我们却是做学问最集中、最见效的时刻。正是在这些天里我和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是春秋”,通过邮箱、微信联系,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一遍又一遍地校对、修订、完善,终于完成了这部《民间文艺学论纲》书稿,向我们钟爱的民间文艺事业献上了一束鲜艳绽放的学术之花。
撰写一本研究生教材与学术研究兼备的“民间文艺学原理”方面的著作是我多年的学术梦想。2000年我作为第一带头人为山西师范大学争取到“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点,2001年正式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五名:高忠严、王丽芳、石国伟、薛晓蓉、段俊彦。由于民间文学、民俗学专业教师紧缺,所开设的专业课除了“文艺民俗学”“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民俗学史”三门课聘请相关学科老师授课之外,“民间文艺学研究”“民俗学原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田野作业理论与方法”四门专业课都是由我一人授课,与此同时,还有本科生约六个班的“民间文学”课。这样下来,几乎一周五天里上午、下午天天有课,可谓名副其实的“教书匠”。直到2004年前后作为民间文学学科带头人调入山西大学,这种状况也没有多少改变。大概到了2012年前后我的弟子,也是我指导的第二届研究生卫才华、侯姝慧从国内重点大学博士毕业,学成上岗,我的教学重负才减缓下来。多年来,上好“民间文艺学研究”这门课是我执著的学术信念,也算是“看家本领”,在这门课里灌注着我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科意识。民间文学是小学科,一向被视为下里巴人,与正宗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学”这些所谓的“阳春白雪”相比较,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甚至被一般人误以为“搞不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科研究”才去搞民间文学。我不这样看!大约是从1982年至1983年在西南师范学院高校教师进修班学习期间,我选修了彭维金教授的“民间文学课”,痴迷上民间文学,进修结束之后返回山西师大中文系,持续钻研民间文学,阅读钟敬文《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等系列论文,到1986年前后,对民间文学的挚爱近乎信仰般的在我的内心扎下了根。我出身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我的血脉深处与生长于农耕文化土壤的民间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我立下了这样的宏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名不见经传的民间文艺搬上大学的课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环节,让民间文学在山西高校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发展民间文学学科,让民间文学学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姊妹学科有同等的地位与“话语权”。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地方院校建设民间文学的学科之路是多么艰难,它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乃至冲破多重压力,好在我们挺过来了。今天可以毫不愧色地说,民间文学已然成为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特色学科专业。
二、体系建构。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每一门专业课的讲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体系结构,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其次,要设计好每一讲的内容,讲清楚重点、难点、亮点。在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方可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地域特色资源适当发挥。“民间文艺学研究”是高校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的主要专业课,要依据现有教材,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这样的学科体系:总论、本质特征论、理论来源论、文体论、传承论、审美论、叙事论、资料学、方法论、前沿动态论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专业能够跻身于人文社会科学之林的前提条件,我们一直为之不懈努力。
三、学理探讨。学科体系的建构好比一座博物大厦的主体工程结构,而其中的每一讲都必须有内涵、有真货,才能真正提升其价值。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只能让学生获得基本的专业技能,要做到让学生真正受益,教师对每一讲内容必须有深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并且力求达到撰写出“学术论文”的水准,才能在课堂上交给学生“真金白银”,让他们逐步获得科研创新的能力。我的做法一是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继续探索,把自己最新研究心得与学生交流。比如,总论里“从民间文学到民间文艺学”里对学科发展历程的概括;第二章“民间文艺学本质论”里对民间文艺诗性特征的论述;第三章对民间文艺理论来源的探讨;第四章“民间文艺文体学”的“三个次元说”;第六章“民间文艺审美论”里对民间文艺的多维表达、审美的生活转向的阐述,以及民间叙事学的图像叙事等,都有自己的心得与领悟。二是每一讲的基本内容努力做到有自己研究成果做支撑,以自己的学术研究案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例如,我用《论民歌的审美意象》来充实民间文艺审美论的讲述;以《李自成传说的英雄叙事》为例增强学生对“传说圈”“叙事学”理论的理解;以《南蛮盗宝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帮助学生理解“母题”的蕴含与具体运用。通过专业课讲授,激发学生对民间文艺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懂得只要增强学术自信,树立创新意识,勤于实践,方可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民间文艺学论纲》的成书过程大体是,在我讲授大纲和讲义的基础上,讲过一轮之后,由我和研究生一起讨论每一讲怎样整理、充实、修改,然后结合每位研究生的专长和研究兴趣予以分工,争取每一讲都有新的提高。到下一次给下一届研究生讲授之后,再进一步完善,经过多轮讲授之后产生了现在的书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书稿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合作的一项新的学术成果。
山西大学艺术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梁晓萍教授,知道我报的选题和书稿的内容之后,欣然同意将此列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博士导师文集”的丛书中,使之有机会接受学界同行和更多民间文艺爱好者的评判,在此真诚地表示谢意!
写于2022年4月13日晚
[段彤彤]民间文艺学研究的新开拓——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评介
民间文艺是民族文化最深沉的载体,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民族自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民间文学大系出版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文艺学论纲》的出版恰逢其时。这本书不仅为民间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本学科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相邻学科提供了学科理论写作的参考。
该书是对“民间文艺学”学科的理论研究,阐述民间文艺学的独特发展轨迹,厘清学术史里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两个概念的关系,致力于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者怀着强烈的学科意识和现实关怀,从学术史的角度明确“民间文艺学”的结构体系,提出民间文艺学谱系的主体主要包括民间文艺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史学、民间文艺文体学、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艺审美学、民间文艺资料学、民间文艺方法论和民间文艺批评学等多个方面,重新构建起科学、全面的民间文艺学的框架结构和思想体系,为后续“民间文艺学”的体系研究开辟了道路。通读全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民间文艺学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名称,本书以民间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散文体(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体(民歌、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韵散结合体(民间说唱、戏曲)等叙事作品,也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舞蹈等艺术门类。既关注静态的文本,也重视活态的文艺,并从中找到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特殊规律,概括其本质特征和审美价值,形成了本书宏阔的理论体系。附录的两篇论文是作者对民间文艺史全面梳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是对全书内容体系的加深与拓宽。一篇是《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历时性地回顾和梳理了近百年民间文学教材的发展,是本书研究的奠基之作;另一篇是《刘勰<文心雕龙>民间文艺体系建构的开启意义》,是本书民间文艺思想的文论起点。
研究体例的完整性。这体现了作者明确的学科意识。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萌生发展与现代“民间文学”的学理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间文学研究被逐步纳入到民俗学研究之中,造成了民间文学研究的本位缺失;21世纪以来,民间文学研究具有了多维视野和多元范式,从文化化的研究范式重新回归到文学研究的路径上来。从民间文学到民间文艺学的转变,就是由自在的“表象”“现象”到自为的“概念”“理论”的提升,最终在与其他学科的区分和对自我性质的认知之中,达成自在自为、自由共识的系统的学科结构与话语体系的建构,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这是本课题的学术取向,并以总论、本质特征论、理论来源论、文体论、传承论、审美论、叙事论、资料学和方法论等内容建构起本研究的主体框架。
学科意识的前瞻性。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坚守在教学一线,在本科“民间文学”课程和研究生“民间文艺学原理”专业课讲授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而成的。教材是奠定学科大厦的基石,一个学科的教材体现了该学科的学术理念、知识体系与理论成果,也为高校教学研究提供了学术的、学理的支撑。作者响亮地提出“民间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并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令人信服;从“民间文艺审美特质的多维表达”,预示了未来民间文艺研究取向的“文化诗学”道路;结合山西特有的民间文艺资源,把自己多年从事民间文艺研究的实践经验融入到各个章节的写作中,不仅建构起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也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将学生带向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大力加强具有学科前沿水平的教材建设,正是民间文艺事业薪火相传的正确路径。
从“新文科”建设的需要来看,将民间文艺的研究提升到学科层面,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梳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深刻把握本民族的审美经验、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从而洞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规律性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这将使得我们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充分认识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从而消除文化身份焦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民间文艺的资源无比丰厚,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