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赵洪娟]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
  作者:赵洪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7-07 | 点击数:7415
 

摘   要:中古之时特别是归义军时期敦煌出现了许多新的节日习俗及祈赛风俗。新节俗和新祈赛的丰富一方面展示了本土文化之繁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敦煌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接纳。对赛青苗神、赛祆、结葡萄赛神等定期祈赛之俗的异域来源分析,可探究西域胡俗经华化、变迁之后在敦煌之留存,从而观见中古之时敦煌与西域往来之繁盛。

关键词:敦煌;祈赛;习俗


  前言

  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民俗得以体现的最为集中的时刻。传统社会中,民众平时多是生计劳作,多在节庆之时才会以赶庙会、赛神灵、享美食等方式进行情感表达,而这种节日中的情感表达就是一种文化表述。在中古时期,新节日层出不穷,新节俗丰富多彩,由此使得民众的情感与文化表达更为丰富、强烈、多元。

  敦煌作为东西贸易枢纽和文化交流中心,中古时期更是节俗丰富的典型代表,出现许多新的节庆习俗活动。谭蝉雪通过考录敦煌文书,发现中古时期敦煌出现了与种植业相关的“赛青苗神”“结葡萄赛神”,与畜牧业相关的“赛驼马神”“赛官羊神”,以及与佛教、祆教相关的节日和其他新节庆。中古时期敦煌出现的新节日与祈赛习俗,其产生原因之一当为外来文化、外来宗教与敦煌本土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正林悟殊曾所言“敦煌这种祈赛风俗,实际上是融合了中国的传统风俗、当地民间信仰、西域胡俗、佛教礼仪等而成”。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因其广泛宣传和统治者的信奉接受,在中古社会的诸多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体现在民众生活及节庆习俗方面。敦煌晚唐五代宋初归义军统治时期佛教空前兴盛并日益世俗化,民间佛教信仰成为敦煌佛教的主流,广泛地影响着民众日常生活,由此产生了与佛教礼仪相关的祈赛活动。敦煌地区与佛教相关的节俗学者们已有论述,本文不再赘言。除佛教节日外,中古时期敦煌出现的其他具有域外渊源的节庆风俗亦有探讨价值,学者们之前少有探究,此为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敦煌在中古时期出现的“赛青苗神”“赛祆”“结葡萄赛神”等定期祈赛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域胡俗在敦煌之留存变异,从而探究中古敦煌与西域之文化交流状况。

  一、赛青苗神与青苗麦西来甫

  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出现了赛青苗神的节庆习俗,这一节俗在敦煌文书中多有记载。记录归义军节度使日常支出的“破用历”“算会牒”、寺院的“入破历”等对敦煌当时的节日庆贺之供品支出内容和数量均进行了详细记录,为后人了解敦煌节庆习俗留下了宝贵资料。敦煌文书P.3569《唐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四月为官酒户马三娘、龙粉堆支酒本和算会牒附判词》:

  (四月)廿一都香(鄉)口赛青苗神用酒一瓮。

  P.4640V《归义军己未至辛酉年布纸破用历》:

  己未年(899年)(四月)九日赛青苗神用钱财纸壹帖。

  庚申年(900年)(四月)十六日赛清(青)苗神支粗纸壹帖。

  辛酉年(901年)(四月)十三日赛青苗神用钱财粗纸壹帖。

  太平兴国时期(976—984年),S.1366《衙府账目》:

  (四月)准旧赛青苗神食十二分,用面叁斗陆升,油贰升肆合。

  又赛青苗钞面贰斗。

  由上述文书记载可知,敦煌赛青苗神的最早记录目前已知为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即在归义军早期。祈赛青苗之神主要为祈盼青苗茁壮成长,获取丰收,此节庆仪式“可能与每年一次的耕耘有关。敦煌当地四月上、中旬的麦苗大概是二寸左右,正是开始耘锄之时”。赛青苗神祈祝农作物成长的功能意义毋庸置疑,但在赛青苗节庆出现之前,敦煌已有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青苗神若为本土之神祇,想必已被崇拜多年,史料也应多有记载,而实际上在光启三年赛青苗神才始见于文献,想必赛青苗神节俗可能并非敦煌本土原有。倘若赛青苗之神非敦煌本地所出,其又可能来自何处?

  归义军时期大量粟特人聚居敦煌,在城东五百米之处的粟特人聚落被称为安城,后编为从化乡,乡里建有祆祠,供信奉祆教的粟特人祭拜。祆教,一般认为是琐罗亚斯德教,为阿契美尼德时期、萨珊王朝时期之波斯国教,奉阿胡拉·马玆达为最高神,尚火,认为教徒可通过火与神进行交流,后传入粟特,成为粟特各城邦的主要宗教信仰。林悟殊、荣新江、冯敏认为祆教是民俗成分甚浓的粟特版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信仰习俗由粟特人、波斯人为载体带入中土。

  祆教的东渐,沿丝绸之路层层发生,在敦煌的文化积淀要比内地深厚。中原内地祆教因武宗灭佛一并被影响而衰落之时,敦煌归义军时期的祆教信仰却异常兴盛,多有蔓延之势,不仅有“切嘱夫人与君者者沿路作福,祆寺燃灯,倘劫不望”、“于阗有火祆佛,大抵沙州往西至于阗沿路多有祆祠”的众多祆祠,又有祆教唱奏“穆护曲”、欢歌醉舞的节日欢庆情景。祆祠“更有雩祭处,朝夕酒如绳”的祈雨习俗,祆主“以利刀刺腹,左右通过,出腹外,截弃其余,以发系其本,手执刀两头,高下绞转……神没之后,僵仆而倒,气息奄七日,即平复如旧”的幻术表演,还有“今夜驱傩仪仗,部领安城火祆”的驱傩活动,可见祆教习俗活动在敦煌流行之场景。祆教驱傩与其他岁末驱鬼的岁时活动融合在一起也体现了祆教文化受敦煌当地文化影响华化的同时,又以与当地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形式在当地留存,晚唐五代祆教的赛祆仪式也逐渐与敦煌当地的节庆习俗相交融,而后变成了敦煌的一种民间习俗仪式。上述与祆教相关的文化生活习俗多由聚居敦煌的粟特人带入,赛青苗神是否也和粟特人或祆教具有某种关联,还需到西域古习俗以及西域与敦煌之互动交流中去寻找答案。

  遥看中古之时的中亚,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在每年四月亦有一个祈赛农业之神的蒂尔甘节。蒂什塔尔(Tishtrya)是阿维斯塔中语中仁爱之神的名字,可带来降水与丰产。蒂什塔尔与天狼星密切关联,传说其与旱魃阿普沙鏖战多日,最终战胜旱魃,带来降水,又称为雨神;因蒂什塔尔拥有掌管降水的功能,所以与农业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琐罗亚斯德教中,大约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后期,蒂什塔尔被认为等同于星体神蒂尔(Tiri),即萨珊天文学中的水星。关于蒂什塔尔与蒂尔的关系,约书亚·马克认为蒂什塔尔为雨神和收获之神,有时他又被赋予一个双胞胎兄弟,即农业之神蒂尔。二者的关系目前还未有确切论证,蒂尔可能是蒂什塔尔另一个名字,也可能是某个早期的神祇后来与蒂什塔尔结合。蒂什塔尔的力量取决于民众的崇拜,如果民众不以适当的形式举行正确的仪式祭拜,其力量将会削弱,黑暗的力量将占上风,干旱和糟糕的收成将随之而来。因此崇拜蒂什塔尔(蒂尔)的蒂尔甘节就由此产生了。

  琐罗亚斯德教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每月及每月中每日都有自己独有的名字,月与日之名则用祆教神祇的名字来命名。十二个月份的名字包含在三十天的名字当中,每月的日月名相重之日,便为节日。蒂尔是十二月中四月的守护神,同时也是三十日中第十三天的守护神,日月名相重合即为节,所以四月十三日便是蒂尔甘节。蒂尔甘节因蒂什塔尔被称为雨神,此节日又被成为雨神节,但实际上蒂尔甘节是琐罗亚斯德教中最为重要的“农业节庆”,无论是收获之神蒂什塔尔还是农业之神蒂尔,均对农业收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蒂尔甘节举行节庆仪式、进行神祇崇拜便会祈得作物苗种丰产丰收。

  由以上论述可推知,粟特祆教徒在敦煌聚居之时,因其对农业的重视及农业对其生活的意义,不可能将对农业和收成之神的祈赛风俗丢弃,但此时“祆神的祈祭活动,作为一种胡俗影响了汉人,为汉人所接受,遂使祆神崇拜成为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之一”。所以这种对神灵的祈赛之俗逐渐融入敦煌民间,演变成当地一种新的节日风俗也是自然之事。此外,赛青苗神的地点为都乡口等水边之地,而蒂尔甘节源于对雨神的崇敬,因此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归义军时期,敦煌对青苗之神的祈赛想必是借用了粟特祆神崇拜农业之神、收成之神的形式与美好意愿,进而将其变成了中国本土之神、民间之神进行祈愿,两者意愿相同,均是期望达到促进农作物丰收的目的。

  这种对祆教某一神祇进行崇拜而形成的祈赛习俗与敦煌赛祆习俗亦有所区别。赛祆的真正来源为祆教徒的庆贺节日,这种庆贺节日即为“伽罕巴尔”节(Gahanbar),粟特称之为Aghan节,祆教徒认为是最神圣的节日。依据祆教经典《阿维斯塔》,祆教神主分六次分别创造了天空、江河、大地、植物、动物和人类,每次创造结束后都要休息五天,这五天的休息日被称为“伽罕巴尔”节(Gahanbar)。但赛青苗神来自于对祆教农业神或收获神的崇拜,不属于任何一个伽罕巴尔节的庆贺范畴,也就未归属于赛祆仪式,而是形成了独特的青苗神祈赛。赛青苗神是否真正源于粟特人带来的祆教神祇崇拜,对此问题的论证,新疆哈密及鄯善县地区所独有的、极为奇特的青苗麦西来甫可进一步提供佐证。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唐代被称为伊州,地处瓜州、沙州与西州之间,为汉人、西突厥和九姓胡杂居之地。伊州曾有大量粟特人聚居于此,祆教信仰兴盛。麦西来甫源自阿拉伯,意为聚会之意,在维吾尔语中特指“欢乐的歌舞聚会”,青苗麦西来甫则是为祈拜丰收举行的庆贺仪式。青苗麦西来甫又叫阔克麦西来甫,阔克是蓝天、春天、青苗之意,后来与麦西来甫融合,形成了祈祷作物成长丰收的阔克麦西来甫。每年冬季农闲时,哈密地区举办青苗麦西来甫的人家便将大葫芦底部锯下,在里面铺上棉花,将精挑的麦种放入,待葫芦内麦种发芽,麦苗长到十几厘米时便邀请邻里乡亲来庆贺。人们用各种饰物装饰葫芦,并盖上纱巾,然后开始尽情歌舞从而祝福、祈祷麦苗茁壮成长,大获丰收。

  除哈密外,青苗麦西来甫习俗也在吐鲁番市的鄯善县流行。鄯善县古时为康国大首领康艳典所居鄯善城,有粟特胡人聚落。据敦煌写本S.0376《唐光启年书写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鄯善县的青苗麦西来甫仪式与哈密相同,只是旧时在葫芦底儿上种上小麦,现多在碗盘中种上麦种以进行卜测祈拜。维吾尔族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写于13至14世纪,主要有维吾尔族本族起源、创世神话及古老风尚。史诗记载阔克麦西来甫就是青苗麦西来甫,是其最古老的风尚。但青苗麦西来甫并非是维吾尔族普遍的习俗,而仅为哈密及其周边的鄯善县所独有。

  又据考证,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主要有七大节日,即诺鲁孜节与六个伽罕巴尔。比鲁尼《古代民族编年史》一著记载,在10世纪的诺鲁孜节时民众要在容器或庭院中种上七行七种不同作物,并根据各作物的生长状况来预测来年庄稼的长势,祈祷作物丰收。诺鲁孜节的此种习俗仪式与青苗麦西来甫在形式上极为相似,功能意义亦几乎一致。根据琐罗亚斯德教历法,诺鲁孜节在春分时期举行,即三月下旬,待苗种发芽长出、可进行收成占卜预测和祈祷之时便应为四月,所以四月十三日的蒂尔甘节正是麦苗发芽需进行神灵祈拜,祈求蒂什塔尔带来甘霖佑护庄稼成长。而敦煌的赛青苗神节庆亦是在“四月上、中旬的麦苗大概在二三寸左右,开始耘锄之时”举行的神灵祈拜仪式,可谓琐罗亚斯德教在敦煌的“蒂尔甘节”。哈密和鄯善县古有粟特人聚居和祆教流行,对祆教收获之神、农业之神蒂什塔尔进行祈赛的青苗节庆传入哈密与鄯善顺理成章。

  由此推测,青苗麦西来甫最初可能仅是青苗神祈赛仪式,赛青苗神当是青苗麦西来甫的前身,后随着波斯及周边地区的伊斯兰化,阿拉伯词汇“麦西来甫”融入其中,青苗祈赛便成为了现在的青苗麦西来甫或阔克麦西来甫。实际上这种来自青苗麦西来甫的节庆习俗应该比维吾尔史诗中所记载的时间更早、历史更加悠久。

  综上,敦煌赛青苗神仪式与粟特文化、祆教习俗有着深刻渊源,当粟特人在敦煌、哈密、鄯善等地聚居时,其文化风俗仪式也一同随之进入中土。当某种习俗仪式符合当地某种需求,可以满足民众增收、安定的生活所需之时,则会以某种形式融入中国文化,被当地民众接受,变成当地民间习俗的一部分。唐宋敦煌稳定的社会环境,浓厚的贸易氛围、包容的文化态度为西域胡人进入敦煌、定居敦煌并融入当地民众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吸引了大批胡人聚居敦煌,同时胡人带来的宗教习俗文化则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民众生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下一条: ·[刘晓峰]怪异与边界——对唐人小说中边界与秩序的个案分析
   相关链接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彭清兰]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李雁超]伦理枷锁与自由意志:中日马头娘传说比较研究·[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