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6-22 | 点击数:12609
 

三、多脉传承:自我传承和外缘续传

  在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时候,传承人谱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定,都必须依据可以追溯的历史较为久远的传承谱系。根据传承谱系,我们可以追溯该文化遗产项目的文脉,梳理传承源流。

  在本土传统传承谱系中,较为普遍的传承模式,一是亲缘嫡传,二是地缘乡传,三是业缘师传,四是灵缘心传。

  亲缘嫡传的传承模式,一般限于较为私密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承,诸如祖传秘方、家传绝技等。这些独门知识和技术,过去往往是家族赖以为生的重要无形资产。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为了不致外传流失,徒增竞争对手,这类祖传秘方和家传绝技,只在家族内嫡系传承,故有“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等严格规定。

  地缘乡传的传承模式,主要适用于村落和社区共享的公共知识和民俗活动,如农牧生产经验、年节祭会等。村民可以不同程度介入,包括相关基础知识、历史叙事、信仰传承、场地布置、装饰工艺、歌舞、烹饪、游乐等。除了祭司、乐手等专业领域,一般人都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参与、耳濡目染,习得乡土文化的相关知识。

  业缘师传的传承模式,以行业内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这一般在有一定社会需求、专业性较强的行当里比较通行,技能类的有乐户、戏班、艺匠组织(如鲁班会)等,信仰类的有寺院和民间信仰的各种传习机构(如洞经会、莲池会等)。师傅或师父在该行当里,往往是法术、观念、技术、经营等方面的权威。学徒拜师学艺,通过口传身授,获得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这种传承模式讲究门派和师承关系,甚至在师徒间建立一种拟亲缘关系(如称“师父”)。

  灵缘心传的传承模式,主要存在于具有某种信仰的群体中。例如在著名的《格萨尔史诗》传承人里,会出现少数既无师承,也没有任何学习经历的人,经过一些变故(如生病)后,“忽然”就能够背诵上万行的史诗。还有在萨满、巫师文化语境中,也常有人因病、梦或某些失常行为,突然就“得了”神传,变成灵界使者。即使在佛教、道教等宗教里,“以心传心”“通灵”“灵知”等,同样可以成为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承的一种方式。这种传承方式难以验证,但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信众的文化现象,必须记录在案。

  上述传承模式,主要基于传统,是不离本土的自我传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传承模式值得注意,如学校传承,方式是邀请传承人到学校传授相关知识,或是以乡土教材、兴趣班、选修课甚至专业培养(如艺术院校的民间工艺、民歌、民乐等专业)等形式进入教学体系。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尝试,我想说的是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我们在前一节引出的,关于“跳花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以不是当地村民而是外来文化馆干部的问题。它是否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模式:外缘续传?

  所谓“外缘续传”,指传承中介来自外力。无论来自政治(如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经济(如人文旅游),还是来自艺术,都因结“缘”于该文化遗产而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续传”。这种续传,不可避免会代入一些外来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并很容易实现价值转换。

  来自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实例很多,本文不拟赘述。光是来自艺术方面的“续传”,也有不同类型。

  一是外力推动的“异地传习”类型。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作曲家田丰在云南做的“民族文化传习馆”实验。他的做法是到各原生传承地挑选在音乐、舞蹈方面有特色的“艺人”,带他们离开家乡,集中在一个地方传承,他称为“异地传习”。但由于艺术家只抽取了“艺术”方面的东西传承,脱离本土,脱离文化整体性,进行冻结式“保护”,最终难于维持而失败。田丰去世后,传习馆部分回不去家乡或不愿回去的成员,由舞蹈家杨丽萍改造为以“原生态歌舞集”为旗号的商业表演团队。由于艺术创意独特,商演成功,在乡村几乎要消亡的文化遗产,变成在城市舞台发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资产,带动了一批创新性文化产业。人们认识到这些土得掉渣的歌舞,原来具有如此价值,发掘和传习之风再次回转到山乡。这或许也可视为换了一种方式异地续传文脉的尝试吧,哪怕只是局部的续传。

  二是由外力推动的“自我传习”类型。我在云南宁蒗摩梭人村落推动的“民族服饰手工艺传习”项目,或可成为一例。我调查的摩梭人村落,是个远离旅游胜地泸沽湖的边远山村,传统民族服饰没有湖区摩梭人进行文化展演的需求,手工制作费工费事,日常穿服劳作不如一般服装便利,因而已经被村民大部抛弃。当我建议她们在用料、织造、印染等方面严格遵循传统,全手工制作民族服饰时,她们并不相信这有什么意义,更不相信这种被时代和她们抛弃的老东西会赚钱。为了让她们放心试一下,我不得不留下一笔钱,说明赚了算她们,亏了算我的。结果她们试过,竟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大赚了一笔。之后她们按这个套路,加上网络销售,带动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创业,一干就干了十几年,年销售额高时竟达数百万元,成为云南省的一个非遗传承和致富典型。在这个案例中,外力只是从观念上和启动经费上推了一把,之后十余年全靠她们的自我传习和跨界传播。

  还有一类,是由外力推动的在地传承类型。在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记录项目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传承人的身份不是非遗原生地的村民,而是外地文化馆或学校的专业人士。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引起质疑。比如,前述广东化州“跳花棚”项目,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原化州市文化局的一位副局长,而非“跳花棚”原生地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的村民。但当地人却都认为他是传承人,因为“跳棚”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即被禁绝,是他把已经消失近三十年的“跳棚”发掘出来并在本地续传的。1978年前后他去考察的时候,村民由于心有余悸,都不愿意说这个事,让他吃闭门羹。但他坚持不懈,与村民同吃同住,耐心向村民讲解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几年后,村民慢慢接受了他,拿出秘藏的科本,回忆当年“跳棚”的情景。由于断层时间较长,当事人也只有一些零散的记忆碎片。他和同事将村民的只言片语逐字逐句地梳理归纳,根据科本所述,请曾经参加过“跳棚”的村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示,终于将碎片拼接出大致完整的原貌。然后,再续传回本地。如今40年过去,张先生年届80,仍然热心于“跳棚”的本土传承。这类传承人的重要性,不在于他是不是本地人,而是在于当文化发生断裂,甚至原生地已经基本没有条件传承的时候,一个认识到这事文化价值的外来人,因缘进入闭环,以“艺术”打开禁锢,使这项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重生。外缘续传,这或许可以看作一种新的传承模式。

  这些案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也可能是复线的和多脉的。传统传承人的谱系,有亲缘嫡传关系,有地缘乡传关系,有业缘师传关系,也有灵缘心传关系。还有一种传承关系值得注意,即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出现的一种新传承模式。无论是以乡土教育、文化保护还是文创产业的名义,都会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传承。特别是本土传承断裂时,由外部力量助力相传,或“抢救整理”后,续接或“还原”给原生地。前述几种外力助传,或可简称为“外缘续传”。总之,无论是亲缘嫡传、地缘乡传、业缘师传、灵缘心传,还是外力续传,文化变迁、文化融合或文化移植虽然程度不一,但都不可避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下一条: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