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与道
在《养生主》篇中,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在《天地》篇中,庄子提出,“故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在《庄子》一书中,这几句话是明确讨论“技”与“道”之关系的。“技”“道”关系问题由此成为学界长期争辩不休的公案。徐复观认为“技中见道”,张节末认为“技外见道”,陈火青认为“遗技合道”,陈少明认为“技可践道”,等等。笔者认为,庄子所论包含三层意思:其一,“道”包含“技”,“道”比“技”更为重要;其二,“道”虽然包含“技”,但并不意味着“技”没有独立的价值;其三,“技”可以通达“道”。第一层意思,庄子讲得很清楚,无须赘言。第二层意思上文已经讨论过,即“技”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下面着重讨论“技”如何通达“道”。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看,“道”是规范性知识,“技”是自然知识,二者之间不具有可通约性,庄子为何把“道”与“技”相提并论呢?李壮鹰提出,“道”字的本义就是人们平常所走的道路,后来泛指某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或者把握某种具体事物的手段,如剑道、花道、茶道、书道、诗道等,先秦、汉唐古书中很常见;以“道”称技巧、艺术,这是“道”的比较早的用法,如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道者,有德者”曰:“道,多才艺者”,又如马融注《周礼·地官·保氏》“保氏养国子以道”曰:“道,六艺。”这也就是说,在古代,“道”始终不是作为单纯理念而存在,而是作为实践的途径存在的,“道”与“技”词意之间并没有鸿沟,本身就可以相提并论。诚然,《庄子》中常将“道”“术”并称,但是,《庄子》中所谓“道”基本上都是指超越性的、本源性的纯粹理念,而非操作性、实践性的技艺。在《大宗师》篇中,庄子明确提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庄子虽然提出“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却又多次言及“技”与“道”的差异。其一,“道”意味着“朴”,是事物的自然状态,而工匠却“残朴以为器”。其二,“道”意味着“一”,是整体性的,而百家众技,虽然有所长、有所用,但是,不能相通,破坏了“道”的整体性。其三,技巧之心有害“道心”。在《天地》篇中,庄子借汉阴丈人之口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即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再则,即使无“道心”,也可以有高超的技艺,如《田子方》篇中表演射箭的列御寇。
“技”究竟如何与“道”相通呢?笔者倾向于徐复观的“技中见道”之论。就拿“庖丁解牛”来说,庖丁虽然区分“道”“技”之不同,但其随后的解释依然是对其操刀经验的真切描述,就此而言,“把道看成技的内在意义,完全合乎逻辑”。笔者想进一步申论的是,依从庄子理路来看,只有在审美层面,“技”与“道”才是真正相通的。正如徐复观所言:“庄子所追求的道,实际是最高的艺术精神,所以庄子的观物,自然是美的观照。”李壮鹰也认为,“技”进为“道”,不仅关乎操作者所把握规律的深度,也关乎操作主体的心灵境界,那些出神入化的技艺乃由于操作者的心灵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如上文所言,主体的“忘我”“无己”境界就是审美状态。庄子认为,这“无己”“忘我”的状态也是得道的状态。在《人间世》篇中,庄子提出:“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也就是说,“道”只与通过精神斋戒而获得的空明、无我的心灵相契合。“心斋”只是一个类比说法,并未论及具体修持进路。在《大宗师》篇中,庄子又提出“坐忘”说,即先忘记礼乐,然后忘记仁义,最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个学“道”路径是针对儒者而言的。在同一篇中,庄子还讲了女偊的学“道”过程:三日之后“能外天下”,七日之后“能外物”,九日之后“能外生”,“外生”之后,就能心灵清明洞彻,庄子称之为“朝彻”;朝彻之后,就能洞见“道”了,庄子称之为“见独”。值得注意的是,庄子所谓得道并非顿悟,与“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等技艺的学习一样,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宗师》篇中,他把这个渐进修持的过程称为“炉捶”。
不仅“道”心与审美之心是相通的,而且技艺训练可以作为学“道”的入门功夫。因为“所有精湛技艺的养成,都有一个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训练过程”,而学“道”也首先就得专心致志。在《知北游》篇中,庄子借被衣之口讲了学“道”之法:“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所谓“一汝度”,就是思虑专一的意思。总而言之,庄子将当时人们所鄙视的“技”与“道”相提并论,这本身就已经暗示了“技”与“道”有相通之处。他甚而认为,“技”可以臻于“道”,学好技艺就是学道。庄子这个见解是非常深刻、超前的。近两千年之后,王夫之才认识到,“尽器,则道无不贯”。李壮鹰甚而提出,庄子所谓臻于“道”的“技”已然接近于现代的“艺术”概念了,庖丁、轮扁、梓庆凝神于创造活动本身,把手段目的化,其实都是真正的艺术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