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郑然鹤 庞建春]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教育的现状和启示
  作者:郑然鹤 庞建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0-16 | 点击数:7783
 

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非遗学科和课程

  首先来看高校本科教育中的情况。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是目前韩国最专门的培养文化财相关人才的高校,创建于2000年,隶属文化财厅。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专科学院和两个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包括技术科学学院(传统建筑学系、传统造景专业、文化遗产保存科学专业)和文化遗产学院(传统美术工艺学系、非物质遗产学系、文化遗产管理专业、融合考古专业),以及普通研究生院(传统建筑专业、传统美术工艺专业、文化遗产融合专业)和文化遗产专业研究生院(文化遗产修理技术专业、文化遗产产业专业)。其中,文化遗产学院的非遗系是2017年新设的学科,以培养和引导非遗领域专门人才为目的,是国内唯一全面关涉非遗的学科。这个系没有设在技术类的学院和专业当中表明,它并不是以培养非遗项目(技艺)传承人为目标,而是培养相关的理论人才、教育人才和管理人才,等等。这一点也反映在该系的课程设置上,如下表所示。

表1 文化遗产大学非遗系科目

续表

  由上表可知,该系课程主要分为知识和理论两类,范畴涉及工艺、美术史、音乐、民俗和传统材料等方面的专业学识。全部34个科目中与非遗直接相关的有16个,接近半数。非遗类课程实践和理论并重。从实践来看,诸如非遗记录化实习、非遗法、非遗政策论和非遗展示企划论等课程,主要培养非遗管理和保护工作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从理论来看,有三类课程共同搭建起“非遗”这个学科对象的理论框架,一是认识非遗和传统文化事象门类的关系,如工艺和非遗、传统表演艺术类型遗产分析研究、物质文化与非遗;二是非遗事象的系统介绍,如世界非遗、非遗和地区文化;三是有关非遗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研习,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以下简称“非遗学”)研习、非遗实地调查方法论、非遗批评、非遗史料讲读和非遗学研讨会。这里可以发现,标志着学科独立性的“非遗学”尚不成熟,不仅放在选修课程当中,而且两门课都是研讨性质,还没有成型的概论。另外,在相关学科领域,该系的课程设置偏重传统工艺和美术。实际上,该系现有专任教职也仅限于美术史和哲学专业的两名教授,其他科目均需另聘兼职或临时教职人员;而且纳入必修科目的只有美术史(1,2)和工艺与非遗等3门课程,难免被误解为美术史专业教授赶造出来的专业。

  而安东大学和忠北大学是在特定院系中设置非遗项目的传授教育科目,比如安东大学服装学系的“麻布织造”和忠北大学木材纸科学系的“韩纸匠”都是传授教育课程。当然,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美术工艺学系也开设有“韩山苎麻织造”“丹青匠”“瓷器匠”“木雕”等传授教育科目。这类课程一般是在现有学科的课程基础上,并行保有者、传授教育助教、进修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教育。这种在大学里通过理论教育和实习获得参加传授进修资格证考试的机会是非常理想的,但实际上由于教育实习时间不足,即便是这里的大学生也很难通过进修考试。2020年这类高校的传授教育培养出的进修者只有1名,便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从科目和非遗项目的关系来看,这类大学的传授教育偏重于比艺能更脆弱的工艺技能项目,这有利于强化非遗的传承。但是,只有与国家非遗项目挂钩的学科,才能得到国家财政的资助,否则高校自身很难运营此类传授教育。因此,目前高校现有的传授教育项目主要以丹青匠、木雕匠、瓷器匠等所谓“具有商品价值的”项目为主,顾及不到那些亟待扩大运营的濒临消亡项目。而且,文化财厅的资助金额每年只有1亿~1亿5千元韩币,难以推进更加深入、细致、持续的传授教育,不能满足培养此类人才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非遗学科设置更为模糊,尤其是几乎缺失对非遗学科自身理论独立性的定位和学科体系的建立,这可能是开辟新专业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难关和过程。虽然这些研究生院尚不成熟,但毕竟体现出了各自努力的方向。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在本校原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进行专业融合,面向文化遗产和非遗培养专门人才,比如高丽大学、中央大学和东国大学;另一类是围绕培养非遗人才这个核心,在一个极为广泛的跨学科融合基础上,设计不同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代表是全北大学。

  具体来看,高丽大学开设的是文化遗产联合课程,是一个旨在培养文化遗产方面专门人才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队伍囊括了民俗学、建筑学、地理学、美术史和文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最为强调的两个学科是博物馆学和民俗学。前者侧重文化遗产保存和展示等实际业务的专门知识和能力;后者尤为强调民俗学实地调查对各类民俗事象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基础人文学科中历史、哲学、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化、专业化、综合性的文化遗产学科。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保存、继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理论基石,探索如何创造性地传承文化遗产,致力于推动文化遗产学的发展,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文化遗产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的领域包括有关保存文化遗产生产过程和生产背景的科技理论,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当代意义的开发进行多元化的深入研究。全部课程分基础共同科目和专业领域科目两类。基础共同科目共五个,分别是:民俗学概论、博物馆学研究、文化财学研究、考古学研究和韩国美术史。专业领域又分民俗学和博物馆学两个方向,各开设32门课程,均为两个学科的基本科目,并没有文化遗产或非遗领域的专门科目。中央大学的情况与此类似。该研究生院设有文化财专业,分文化财专业方向和比较民俗专业方向。文化财专业方向侧重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原的科学技术,以如何延长文化遗产的寿命为主旨。比较民俗专业方向是在该校撤销民俗学系后,原有教授团队负责的研究生教育,内部又分民俗学和博物馆学两类课程。严格来讲,高丽和中央两校的学科设置是以文化遗产整体为对象,没有特别区别出非遗领域;教学队伍以原有的人文学科为基础组成,实力雄厚,但是没有开设非遗专门课程,仅限于现有专业科目的简单加法。

  东国大学的情况略有不同,该校文化艺术研究生院的佛教艺术文化系开设有文化财专业,偏重于佛教艺术相关文化遗产的教育,其中涉及非遗对象。该系的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表2 东国大学研究生院佛教艺术文化系课表

续表

  由上表可见,与非遗相关的科目包括无形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财保护法(文化财法)这两门理论课程,另外,丹青、工艺和民画这三个艺术门类相关科目也和非遗教育有关。从整个课程设置的规模来看,不如高丽大学和中央大学的体系庞大,但是专设有非遗类科目,而且在绘画和工艺两个领域独有专攻。

  更为专门且直接针对非遗教育的是全北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无形遗产信息专业。该专业的设置背景是随着非遗热的升温,针对非遗保护和开发进行研究、制定政策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相关专门人才缺口很大,为此有必要培养硕博级的非遗专门人才,以面向未来时代的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非遗专门人才,构架囊括非遗调查、保存、管理、信息处理和再创造的诸般理论,传授非遗调查、保存、管理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和开发利用非遗进行再创造的各种应用科学,培养非遗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课程设计也相当宏大,致力于建起一个囊括人文、艺术和工学领域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包括以下领域:文创应用领域,分析理论领域(民俗学、饮食和大众文化领域、音乐和工艺领域),调查和保护(人类学、地区理论和实地调查领域),ICT领域(信息工学领域)。

  很难想象有任何学生可以修完这么广博的课程体系。实际上,该专业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一个大口进小口出的考量。即,在专业设置上尽量拓宽预备生源领域,让包括传承人、文化行政机构工作人员、文化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有志于非遗领域工作的应届生,以及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的普通人,都能够在这个专业当中找到自己深造的机会,在学习非遗专业共同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识基础、特长和兴趣,选择特定方向进行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强化,以成为这个方面的专门人才。简单来讲,这里可能培养出非遗技术专家,也可能培养出非遗数字化人才,还可能培养出非遗管理人才、文创人才,以及非遗教育人才和研究人才等等。前面高校的实践也表明跨学科是非遗学科教育的基本特点,而这个研究生专业更为广泛地将相关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性的独立专业,让学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专长。这种博而专的学科设置理念,是建立在明确的非遗专门人才培养意识上的。下面就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韩国非遗学科教育的经验做一个全面考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郑文换]从文化遗产保护到文化旅游开发的乡村振兴之路:以韩国河回村为例
下一条: ·[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
   相关链接
·[刘宝存]欧美大学多向发展跨学科教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