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9-28 | 点击数:9052
 

摘   要:从国际方面和中国的四个保护层级来看,近20年的非遗保护实践在政策导向与具体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调整和修正,也更有助于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在非遗教育推广、非遗学术研究以及非遗学科建设等方面,还需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以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为此,从宏观的视角看,可以进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观念的导向转换,并从中国文化大传统出发,以整体保护和传承的观点来认识每项文化遗产,最终从观念、产业、消费、伦理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来看待传统对个人认同、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以便构建起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体系,从多元人类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中吸收营养,丰富生活意义,维系各个层面的认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实践概念;学术概念;学科化

作者简介:张举文,美国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东亚系教授(美国塞勒姆97301),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实践概念进入中国近二十年的今天,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与探索,有关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产业、消费、伦理、共同体等概念关系和法律规则等问题逐渐清晰,有些悖论也得到较深入的辨析。现在,从这些广义概念的讨论开始转向对“非遗进校园”和“学科建设”等具体实践操作的探讨,对此,无论是从传承人或传承人共同体、学者或学科,还是社会或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试图集中讨论非遗从社会实践到(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其出发点(核心命题)是: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实践概念,而“文化遗产”是一个学术和学科概念,所以,在学科建设中,“文化遗产”应该,而且可以,构成包括非遗在内的学术话语体系,体现出跨学科特质。为此,在进行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中,有必要首先完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而构建“文化遗产”的学科范式,将其发展为常规学术范畴并形成学术共同体。这个命题的前提如下:

  前提一:在概念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无形)文化”与“物质(有形)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不等同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前提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存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是国家认同、群体认同的基础,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基础,失去“文化遗产”意味着该文化群体或国家的文化传统濒临消失。同时,“文化遗产”的概念虽然有待于继续界定和辨析,但它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与“历史”“学科史”和“传统”等相关概念一同存在于每个学科,因此,对“文化遗产”的跨学科整合与重构,会有助于将“文化遗产”概念融入教育、知识、国家认同,以及个人和群体的认同的体系,成为维系不同层面的认同机制的一部分。

  前提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实践概念和政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经济概念。这个概念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新认识的结果,是“非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争取平等权利的手段,当然也是有助于界定和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性研究不仅有助于指导实践,也有助于对“文化遗产”进行学科化建设,因此,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需要以“文化遗产”的学术概念和范畴为前提。

  前提四:以“文化遗产”作为学科化建设的学科基础概念,必须首先明确,“文化遗产”的学科性在于它的多学科性,即“文化遗产”存在于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范畴,也因此需要从多学科视角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和领域,发展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或者说,对“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不能将其等同于“历史”“文学”等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应关注其独特的多学科性,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摸索出“文化遗产”的阐释理论。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概念转化为“文化遗产”的学术概念,不但可以充实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包括学科知识结构与地方知识及其谱系),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而且对强化国家认同,丰富个人与群体生活也十分必要。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在国家认同重建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认识、传承、发展、丰富自己的“文化传统”或“文化遗产”,并能坚守自己的“根”。

  以下从三个方面对这个命题做扼要说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下一条: ·[吉国秀 郭晓宇]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