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5-13 | 点击数:5858
 

   摘要:主观性因素在谣言的认知、应对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民众会因立场、身份与信仰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谣言观与应对策略。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两种不同的谣言观较为瞩目:治理论和脱敏论。治理论视谣言为扰乱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以肃清谣言为目的。脱敏论则倡导对谣言的脱敏化与去罪化,致力于发现谣言背后的民众情感与社会原因。不同的谣言观产生了不同的谣言应对策略,也形塑了对应的研究思路。对谣言主观性因素的考察,有助于反思现有的谣言的研究范式,同时拓展谣言研究的领域与方法。

  关键词:谣言;谣言观;主观性因素;范式


  近年来,谣言(rumor)、传闻(anecdote)和都市传说(urban legend)等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安德明总结了这些体裁的相似性:它们都是尚未被证实的叙事,与客观事实有一定出入,很多谣言有着古老的历史,但它们总是能够结合新的时代、环境和人物,呈现出鲜明的当下性。陈泳超也认为,传说类的叙事在实际生活中的话语属性要远大于文学属性。本文关注的谣言也是这样一种文体,它是传说中极为特殊的一类,“并不一定有很强的故事性,但都关联着某个具有强烈现实色彩的事件”。当下造谣、传谣者的心理结构与主观诉求往往会对谣言的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有论者认为:谣言和普通传闻的分水岭是主观性质的:它是我们相信与否的产物。在面临一则传闻时,我们不能简单以客观证据的真假来判定其是否为谣言,还应该思考受众的主观维度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当下民众对谣言的认知与实践,对于深化当代民间叙事的研究,反思谣言研究的范式与学术伦理,推进民俗学的社会关怀不无裨益。本文以2020年围绕着新冠疫情,出现在公共媒体中的谣言、传闻与相关文化现象为分析对象,集中思考以下话题:不同身份与立场的人是如何界定和认识谣言的?进而对谣言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实践?不同的认知如何影响到谣言的研究?强调主观认知维度对于当下的谣言研究有何启迪?

  一、治理论者的谣言观与应对策略

  在当下的谣言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即把“谣言”视为事先存在的对象,直接研究其形态、传播与社会效应。这种取向的缺陷是忽视了对谣言产生的前提的考察,尤其是忽略了一个极重要的主观维度——谣言观(view of rumor)。顾名思义,谣言观指的是民众对谣言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谣言的“前理解”,它既受到社会制度、环境与传统的型塑,又和民众的诉求与心态直接相关。谣言观决定了民众和政府对谣言的认识和判定,也影响到不同的主体对谣言的理解和应对。因此,在研究谣言时,不能忽视对人们理解谣言的出发点、基础与基本条件进行思考。

  2020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每逢大灾,必有谣言,这次也不例外。不同群体或造谣传谣,或辟谣辨谣,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国内,占主流的是治理论者的观点。治理论者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有序运行为旨归,视谣言为不稳定因素,亟需治理、清除。这个群体包括了以维持国家顺利运转为己任的政府机构,也包括一些关心公共事务的体制内学者,以及为数众多、带有国家主义倾向的网民大众。

  出于维护既定秩序的立场,治理论者更倾向于将谣言理解为未经证实的虚假的消息。首先,他们以是否“真实”为标准来判定谣言,认为谣言是没有事实基础的舆论,是真相的敌人,因此他们对谣言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其有着动摇军心、瓦解团结、撕裂民意等危害。其次是从动机论看待谣言,注重分析造谣、传谣的心理动机,认为传谣者是“别有用心”的阴谋家或利益群体,传谣者则是判断力不足、盲目跟风的乌合之众。最后,既然谣言被放在了不正当、不正义的位置,那么任何打击谣言的策略都是正当、正义的手段,是为了重现社会真相,维护社会稳定。诸如发布在《生命时报》微博号上的某篇评论所说:

  谣言的危害性不亚于病毒,谣言满天飞,不仅干扰了抗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很容易给公众造成误导,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打击谣言的“病毒性传播”,为舆论环境“消毒”,也是抗击疫情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治理本位的视角看,谣言是消费政府的公信力罪魁祸首,是必须被消灭的对象。治理论者更倾向于以国家为主导的解决方法。本次疫情中,针对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状况,各级政府采取了设置权威机构,加大信息发布透明度的做法。从1月27日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卫健委等权威部门每天定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各地防控情况;电视台、纸媒、互联网等也制作了大量节目。疫情期间流行一句话——“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各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如实发布感染、重症、死亡与治愈的人数,公开民众物资捐赠的细目和走向;并披露了不少瞒报疫情、玩忽职守、越权执法的行为。同时适当扩大了民间言论的空间,对于不少由普通网民提出的典型问题积极要求整改;对网络上传出的负面消息、发起的质疑,也给予了相对及时的回应和处理。

  另一个措施是加强了辟谣和打击传谣者的力度,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平台主动承担起了辟谣的责任。各大网站专设辟谣栏目,为用户提供各种辟谣信息;各地政府的新闻办公室的公众号也一直在跟进抗疫热点,主动发布辟谣信息;新浪微博上还出现了大量如“微博辟谣”“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专职辟谣的账号,不仅发布各类辟谣信息,还会在消息前加上“微博辟谣”等标签使其更加醒目。当然,辟谣也是一门技术活,前些年的官方辟谣往往非常简短,只有“XX传闻是谣言,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寥寥数语,容易招致较真者的指责:“规范辟谣,应该至少指出视频时间、地点、原因。”近年来,官方的辟谣更加注重信息的完整性。疫情期间的辟谣不仅厘清谣言的失实之处,还会加上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并附上由权威机构主导的核实求证过程。此外,有大量的普通网民群体开始加入到辟谣中,如新浪微博上的“辟谣与真相”“辟谣的大舌头LOONG”等,他们的辟谣充分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以及表情包、“玩梗”等流行文化,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

  本次疫情中,有四类辟谣最为常见。首先是针对政府机构在防疫中的表现。比如2020年2月1日,一组“企业捐赠政府的口罩”被私人倒卖的聊天截图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后经合肥警方查证,实为当地某微商帮助其他企业采购捐赠物资的余货。观察者网、环球时报等微博号迅速发布了辟谣信息。

  其次是关于疫情严重程度和人员死伤的传闻。如2月20日前后,网络上有传言称,曾向医院提出新冠病毒可“人传人”的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被感染去世。媒体迅速发布了辟谣信息,证明艾芬仍在一线工作。此外,各地因夸大感染人数而被辟谣处理的事例也有不少。

  其三是疫情与海外的关系。对海外捐助类谣言的辟谣尤其多,比如2月初国内出现传闻,称美国在从武汉撤侨时曾给中国运来了医用物资,中国媒体却刻意隐瞒。消息一出,观察者网所属的微博号“科工力量”迅速转出了CNN的报道,显示美国并未如此,仅是在日韩这么做了之后,才打算效仿。

  最后是关于防疫的科学措施。对诸如“吃XX可以预防肺炎”“病毒可以通过XX途径传播”之类的谣言进行澄清。

  从治理论者的立场来看,前三类谣言直接指向政府部门与现行体制,其中第一类谣言质疑国家治理能力,第二类传闻容易加剧恐慌,第三类涉及国家安全和尊严;第四类则传播了不正确知识,无益于抗疫。显然,打击这些谣言及相关的传播者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脱敏论者的谣言观与应对策略

  在针对谣言的话语中,脱敏论者的声音也有不小的影响。脱敏论者提倡要去除谣言概念的敏感含义,作出更中性化的评价。脱敏论者的构成较为复杂,总体而言这些人的立场更偏向于自由主义,注重维护个人言论的权利,提倡价值观的多元化,强调法律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在这群人看来,治理论者的谣言观是有问题的,其构成了一种“概念陷阱”。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概念的隐含前提作出反思:他们认为治理论者事先规定了谣言的价值和内涵,将无法确证或与事实不完全符合的消息都称为“谣言”,用“病菌”“潜伏期”“毒瘤”等负面语汇来形容之,就等于事先判断其是有罪的。这种贬损的含义实则是权力运作的产物,人们一旦接受这一概念,就会习惯于从权力一方思考问题,将裁断、处理言论的权利交给了政府。当传闻被冠以“谣言”后,就面临着被“辟谣”的命运——被代表正义和正确的一方(官方)否定和取消。这种做法将民众的言论污名化了,尤其会剥夺民众质疑和监督的权利。谣言因此“就成为了一个官方(不限于政府)控制社会信息系统的工具。”有的网友据此建议媒体应该慎用“造谣、传谣”,多用“质疑、问责”来形容异见;慎用“辟谣”,多用“澄清、回应”来形容官方的应对。

  正如某位网民所说:

  我们在社会治理这一语境下使用“谣言”一词时,其含义实际上是被“辟谣”所定义的,……就像火车上的一米二免票线定义了儿童一样。这种定义是功能性的,而非逻辑性的。如果脱离辟谣而定义谣言,再反推辟谣的标准,结果就是“辟谣”概念功能性的崩溃。

  脱敏论者反对随意将未经官方认可的言论视为“谣言”,并力图打破既定的话语框架,对谣言进行脱敏化的再定义:“谣言”指的就是一些群体在议论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信息。这一定义为谣言卸下负面的评价,谣言只不过是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很多所谓的“谣言”是民众对突发事件的自卫反应,它可能在部分信息上出现了偏差,但未必全是虚假的,相反有不少谣言在事后被证明并不失实。在比如2019年12月底,武汉有几位医生在微信群里对疫情有所预警,尽管其表述有部分不够精准之处,但对现实的反映大体无误。在疫情中,传闻起源于某个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才变成了“谣言”的案例不在少数。不确定信息的背后,蕴含着部分社会事实。

  同时,新的定义也强化了民众的言论权和知情权。谣言概念的妖魔化容易让人动辄得咎,随意传播一些消息就会被冠以“造谣传谣”的罪名。民众有说对的权利,也有说错而免于被禁言的权利。为了提升舆论的宽容度,有必要对“谣言”概念进行脱敏,使其不再成为一个“箩筐概念”,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在疫情当中,不少人强调知情权就是生命权,呼吁有关部门要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强调对某些机构的质疑、传闻即便不够准确,也不能被视为恶意编造的虚假信息。如某位网民所说:“动不动就谣言,就封号,会阻断百姓知情权。”

  脱敏论者对谣言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他们乐观地认为:信息世界本就是多元化的,谣言是公共舆论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越是复杂的社会,越容易流传各式各样的谣言,它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所以在应对谣言时,无需过度紧张。

  当然,脱敏论者并不完全否认谣言的消极功能。如何应对真假并存的消息?社会学者于建嵘的这句话颇具代表性:“媒体如果敢于将真相公之于众,谣言就失去了市场。”在面对模糊、未知的事物时,人们会本能地展开想象和推测,公众的猜测和犹疑会让流言蜚语乘虚而入。所以,仅仅去惩治谣言和传谣者是治标不治本的。脱敏论者认为,种种虚假传闻往往是由政府公信力有待提升、信息透明度不足造成的,很多传闻之所以会逐渐演变成耸人听闻的奇谈,往往是因为有关部门举措失当,产生了公共信任危机,激发了民众的不安全感。最为典型的就是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笔下的乾隆朝“叫魂”案。解决的办法是改善言论环境,公布真相,把“谣言”的判断权交给民众,相信民众在对各种信息的甄别比较中,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言论版。

  另一些人则更进一步,试图发挥谣言的社会批评作用。谣言作为一种“反权力”,往往另有所指,在烟雾之后,隐含着一定的民众舆论。有学者认为谣言可以成为弱势群体的抗争工具,他们会“借助谣言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和影响,为己方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强化自身的诉求。当谣言被脱敏,等同于传闻、舆论时,它就可以成为社会批评的资源。疫情中的谣言往往蕴含着民众对某些现象的质疑和不满,有的网民不但不拒斥,相反还会在明知信息有误时积极转发,以此表达政见。一些失真的传闻,如“江苏医疗队行李在武汉丢失、当地用货车运送医生护士”等能够传播得如此之广,正是因为它们暗合了网民大众对当地防疫能力的质疑。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下一条: ·[陈泳超]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
   相关链接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
·[周争艳]论谣言中否定性箭垛人物的层累与建构·[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
·[刘文江]记忆、展望、重复与认知:谣言“叙事家族”的心理机制研究·[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海力波]“小孩弹弓杀老人”:一则当代传说中的道德困境与集体焦虑
·[祝鹏程]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施爱东]食品谣言的传统变体及叙事生长点
·[周露丹]幸运信的传播、发展及其民众心理·[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
·[祝鹏程]“托名传言”——网络代言体的兴起与新箭垛式人物的建构·[张静]西方传说学视野下的谣言研究
·[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
·[聂强]谣言的编码与解码·[李传军]洪水谣言与两汉之际的“汉家更受命”说
·[施爱东]谣言·[杨楠]书籍推介——《村庄里的闲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