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程瑶]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
——以代表作名录中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为例
  作者:程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2-28 | 点击数:77758
 
 
二、认识非遗的活态性:代表作名录中的饮食制备项目
 
  随着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公布以来,“代表作”(Masterpiece)一词的精英主义色彩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最终新的操作性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成为《公约》的法定用语。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随着《公约》的生效被纳入了代表作名录中。从“杰作”意义的“代表作”(Masterpiece)到“代表作”(Representative)的表述转变,意味着非遗项目评价标准由内到外的变化——从由外部客观对比而来的科学艺术价值,到以文化主体内部的意愿为主的代表性意义。《备忘录》指出,审查机构对申报项目材料的审查不涉及对项目本身的价值判断。委员会和审查机构做出不将该项目列入的决定,只是因为申报文件没有按照操作指南的要求提供足够的信息。“(审查机构的)建议完全根据所提交的申报书内容,并不意味着对该项目的价值判断或以任何方式质疑它是否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之下,《公约》框架下的代表作名录为不同文化主体开辟了平等对话的土壤。
 
  名录和项目之间的开放性决定了其相互建构的关系。名录的列入标准框定了非遗项目在申报时的自我表述。名录本身也构成了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其内涵随着项目的累积而不断被重新定义。因此,教科文组织非遗处于2016年开始反思管理名录数据的方式,寻求在国别和年份标准之外找到项目之间的文化关联。在教科文组织叙词表(UNESCO Thesaurus)的基础上,每个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关联10—15个概念关键词,由此在项目间建立了15 000种关联。2018年,“潜入非遗!”(Dive into ICH)项目发布。作为一种以动态交互空间来展示活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和表现形式,“它探索了跨领域、主题、地理范围和生态系统的各个项目,并让它们之间的深层联系可视化”。当浏览者在概念网络中选择一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到与之相关的概念和项目。随着项目的增加,概念网络会越加密集和丰富。在每个项目的页面上,可以看到与之相关的领域、主题、地理和生态系统关键词的标注。本文选取的关键词“饮食制备”(Food Preparation),即是代表作名录中每个项目所属的领域类别名称。
 
  为了更好地突出给定项目与其所关联的不同概念的密切程度差别,每个项目有1—4个主要概念,其余则为次要概念。相似的项目会关联相同的主要概念,而次要概念显示了项目间的细微差别。以“饮食制备”(Food Preparation)为主要概念的项目目前共有18个,其名称、列入年份和申报国家的信息如下:
 
 
表1 代表作名录中“饮食制备”相关项目信息
 
  比较这些项目名称,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看似“重复”的项目,如“土耳其咖啡的传统文化”和“阿拉伯咖啡,慷慨的象征”,“朝鲜泡菜制作传统”和“泡菜的腌制与分享”等。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就能理解这些项目是“名同而实异”——“文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具有多样形式,这种多样性体现为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公约》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社区自我授权为特征,保留了文化创造者、传承者和实践者群体对其文化遗产予以界定的权利”。不同的社区之所以拥有看似相同的非遗项目,是因为非遗的确定和评估是以社区为主,唯有社区才能决定对其来说何为“代表性”,“非遗并非在比较的基础上视其独有性或曰超常的价值而被评定为某种文化产品”。这些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共同被列入名录之中,呼应了《公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宗旨。
 
  非遗保护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抽象的“非物质”。为此,我们需要将物质和时间的维度纳入对非遗的认识中。所有非遗项目都有其物质面相,缺少这一维度,非遗项目就无法被共享,更难以存续。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不断根据社会情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并超越物质形态和人类个体。从时间维度来说,非遗借助社区代代相接的“创造、延续和传承”而始终处于活态演进的过程。这种流动与变化使其不能被固定在某一物质载体上。因此,“我们或许能很好地认识作品本身(乐谱、歌曲、舞蹈、文学作品、仪式等),但可能永远无法了解其创作的过程,特别是集体创作,就像常常在传统社区里遇到的那样”。就“饮食制备”而言,要将来自大自然的原材料变为入口的食物,人们需要进行种植、采摘、筛选、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也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非遗保护的行动中,如果一开始就把物质活动和精神文化割裂开来,就会使得一种文化传统被简化为具体表现形态的产物,自然也无法认识到维系非遗存续力的根本所在。
 
  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四国联合申报的项目“阿拉伯咖啡,慷慨的象征”为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咖啡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与之相关的制作、提供和饮用更是一种表达热情好客、慷慨和社会礼仪的方式。家中来客时,主人要在客人面前准备咖啡,并把第一杯咖啡奉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客人。项目申报书指出,推广与咖啡相伴的待客习俗有助于在全社会保护和促进该项目,尤其是提高年轻一代对阿拉伯咖啡传统的认识。如此,咖啡的香气和慷慨之意才能一同构成阿拉伯咖啡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代代传承带来知识、技能和意义的传递,还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社区主体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的多样实践,非遗的活态性都保证了它能够“不断地被再创造,为这些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把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一视同仁,在博物馆中采取存档和陈列的方式保护与非遗相关的物质产品,无疑是将非遗当作了一种亟须抢救的文化遗留物,默认其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无法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这种凝固化和碎片化的做法来自对非遗“本真性”(Authenticity)的追求,即一味强调还原其原貌或者保持现状。殊不知这种本真性也是一种“传统的发明”,是当代人在对遥远历史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建构活动。这种做法与公约对非遗的定义背道而驰,而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曾明确指出:非遗的动态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遗的问题和障碍。
 
  总的来说,非遗的活态性决定了其保护必须是过程性的。在社区最大限度参与的基础上,相关的知识技能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和实践尤其重要。韩国“泡菜的腌制与分享”项目的申报书中就展示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过程性保护的案例。泡菜跨越了阶层和地区差异,是韩国料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申报书指出该项目在韩国有极强的存续力和可见度。如一项2011年的调查显示,95.7%的韩国人都会定期吃到由家人或亲戚自制的泡菜。泡菜腌制方法根植于韩国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制作者会根据季节变换和材料不同来实施不同的工序。该项目的传承方式和其他许多项目一样以家庭传承为主,尤其是母女之间的秘方传承。韩国政府也采取措施以加强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其中包括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加入泡菜腌制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泡菜腌制的知识,在一些试点学校中,师生还会一起种植白菜,并让学生把亲手种下的作物制作成泡菜在学校食堂享用。据教师反馈的报告来看,当学生具备种植蔬菜和制作泡菜的第一手经验时,就会对这项传统有更深的感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下一条: ·[吕微]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
   相关链接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张多]践行“大文化遗产”观:活态遗产多类型协同保护的中国经验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法国巴黎:将活态遗产带到餐桌上!·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齐心协力保护非裔活态遗产
·对乌克兰流离失所社区的活态遗产进行确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