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以表演艺术类为例
  作者:岳永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2-26 | 点击数:24253
 

五、馆舍化:本真性和活态的陷阱

  总体而言,如今的表演艺术(不仅仅是非遗名录中的诸多表演艺术)面临着资本市场、多元文艺的强力冲击。其本身的艺术性、专业性,更是加大了对其保护与深入研究的难度。对“非遗”的过度强调,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原有累积形成的生态链,打破其因时应势的内发性发展变化、兴衰的自然规律,进而形成一种呈高原态也是悬置的文艺繁盛之状。

  毫无疑问,非遗运动成果丰硕。这部分得益于学界持续的观察、参与和省思。然而,“原/本真性”与“活态传承”也似乎成为学界探讨非遗的两条捆仙绳,以至于难免成为空泛的或赞或讽,自圆其说却无关痛痒的型式。尽管这些规矩的型式、理想的范式,有着在全景敞视结构中被表演的羌族羊皮鼓舞中出现的视觉差,但同样导致大量出于善心而出谋划策的理论构想与保护实际的脱节。

  在实质上,本真性、原生态的持有者,以温和的保守主义和频频回望“三皇五帝”的“过去就是好的”之复古主义为毂,将非遗,不仅仅是表演艺术类非遗,剥离人、事与时,视之为亘古不变的、静态的,定格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擎天柱,而将之博物馆化、化石化与标准化——一种另类的神圣化。顺此逻辑,层层加冕而需要最高级别“安保”的非遗,自然最终服务于小众把持当然他们也津津乐道的博物馆、展览馆、演艺馆等楼堂馆所——“馆舍”产业。有着相对明确边界的大城小镇都是其一试身手、施展拳脚的舞台。

  “活态论”者虽然关注到非遗动态变的一面,关注到人、事、时等因素的掺和、互动,却又容易中“发展就是好的”的蛊,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发展幻象的囚徒,陷入正大光明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和扶贫重任之工具理性的陷阱。敞阔的乡野,也是都市居高临下并臆想为其镜像的乡野,成为天然的实验场、练功房。毫不奇怪,在这一构型的主导下,以服务于人、(古)村落、社区的口号,将非遗舞台化、表演化,并进一步用镜框、镜头婉饰,最终从另一路径为小众的“馆舍”事业添砖加瓦,与本真性论者合流,殊途同归。

  换言之,在相当意义上,正是非遗运动推动了当下遍布城乡的“馆舍”文化的兴旺之象。无论是行政职能部门主导的实践,还是学界的理论探索与建构,欲实现保护初衷的中国非遗运动,还有漫长的路。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智力的非遗伟业,必须始终直面这些基本问题:非遗为何?为何保护?怎样保护?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名义宣誓文化主权,还是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普遍性?是真正服务于以文化持有者、非遗践行者的日常生活,还是将文化剥离生活后再为脱域的文化赋权、加冕而脉络化、情境化?如何平衡非遗不可视的精神与可视的物质之一体两面的双重指向?

  表演艺术类的非遗,核心肯定是不同舞台、形式的“表演”,是观与被观。然而,当所有门类的非遗都具有的表演性、展示性,而成为可观赏的“馆舍”之物时,要使非遗可持续也是良性的传承与发展,除了要诘问“谁的非遗”、“谁在舞台中央”,我们还必须时时警醒,并进一步追问:“谁应该在舞台中央?”“谁真正在舞台中央?”“舞台又是谁的中央?”

  当然,并非仅仅是中国才需要警醒。这些其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遗产保护运动不可避免也必然有的困局。正如梅斯凯尔指出的那样:初衷在于保护人类遗产而满怀理想的遗产保护,不但快速创造出了一个庞杂的技术官僚体系,还引发了更多的纠纷、隔阂,甚至冲突,庸常的现实替代了宏大的理想。

  (本文刊载于《民族艺术》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下一条: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统夏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