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2020年第2期 总第153期
目 录
学人治学 |
|
|
无法预料的人生与有迹可循的学术事业
— —艺术人类学研习之行与思 |
孟凡行 |
5 |
|
|
|
故事学研究 |
|
|
互文形塑:刘猛将传说形象的历史辨析 |
陈泳超 |
19 |
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 |
陈冠豪 |
30 |
布鲁范德与“都市传说”的关系及其学术贡献 |
张建军 |
41 |
|
|
|
文化研究 |
|
|
农家器乐 — —读王祯《农书》 |
彭兆荣 |
49 |
“刑天”还是“形夭”:基于《山海经》的考察 |
贾雯鹤 |
58 |
衅鼓、衅社与衅龟:《管子》血祭礼仪与经济调控关系考 |
公维军 |
65 |
|
|
|
艺术人类学 |
|
|
对话:多重观看的意义 |
王海飞 邓启耀 |
76 |
话语与制度:潍坊风筝的保护与传承 |
安丽哲 张 岳 |
89 |
后工业社会城市艺术区的景观消费
— —景德镇陶溪川个案 |
王永健 |
96 |
“审美—社会”范式与英国艺术人类学
— —以霍华德·墨菲为个案的分析 |
冯雪峰 |
107 |
薇拉·佐尔伯格《建构艺术社会学》导读 |
原百玲 |
117 |
|
|
|
艺术探索 |
|
|
环舞的文化隐踪与意蕴建构 |
于平 |
124 |
音乐民族志栖身于比较 |
肖璇 |
129 |
戏蛇、巫祭与田猎:信阳楚墓锦瑟漆画图像的叙事解读 |
余静贵 |
140 |
“利益”与“道义”之间
— —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生存逻辑 |
彭庆鸿 |
151 |
|
|
|
发现异邦 |
|
|
菲律宾阿拉安人的色彩语码和象征内涵 |
史阳 |
161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岷江上游藏羌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简介 |
刘雯 |
(封二) |
“岷江上游藏羌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主持人简介 |
刘雯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